暗示疗法的机理及运用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暗示疗法的机理及运用
暗示疗法
暗示疗法,是指利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引导求治者顺从、被动地接受医生的意见,从而达到某种治疗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医生说一些含蓄或隐喻的话,病人略加思索,信以为真。比如,医生说:“你的病临床上很常见,治疗效果一般很好”。这是安慰性言语,但具暗示作用。
暗示治疗的机理,暗示治疗的机理主要有:
(1)暗不能够对个体的生理活动产生明显的影响。大量事实说明,一个人在接受暗示以后,不仅可以改变随意肌的活动状态,还可以影响不随意肌的功能,甚至出现各种幻觉,有些事例近乎于“神奇”令人费解。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块木板的中心部位放置一个支点,让被试者躺在这块木板上,并保持原来的平衡状态,再令其想象自己骑在自行车上,用脚蹬车的情景,但不做实际动作。经过这样的一段暗示之后,一般都会出现靠脚的一端下降,靠头部的那一端匕升原来的平衡状态受到破坏的现象。经研究证实,这是由于被试者本身在用力蹬车这样一个观念的影响下,下肢出现了意向性运动,这种意向性运动造成了下肢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重量相对增加,从而使平衡遭到了破坏。
(2)暗示对人体的脏器、感觉等也都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有一位著名的心血管医生,对自己的心脏功能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后,竟能感受到自己心脏的收缩与扩张,接着又出现了心跳过速和心律不齐现象,到外地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才得到恢复。还有其他的一些实验,也充分说明了暗示的作用。如对个体进行暗示吃饱,结果会引起只有在真正进食后才能出现的血液中自细胞增多的现象;而当对个体进行暗示饥饿时,则会出现与真正饥饿时相同的血液中的白细胞含量降低的现象。再举例说明,由暗示使人产生寒冷感觉时,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量会增加30%,这与真正处于寒冷状态下的呼吸情说是一样的;还有一种发生 在暗示性较强个体的“假性烫伤”,当用木棒轻轻接触被试皮肤,并暗示这是用烧红的烙铁在烙他时,过一段时间会令人信服地看到接触部位发红或出现肿泡。
(3)不良的暗迅可以使人致病。正常人均可接受暗示,但不是每一个人均具有高度的暗示性,接受暗示的能力因人而异。只有易接受暗示的人,应用喑示疗法才能起到治疗作用。美国一位医学教授对癌症的病因提出了新的理论,认为癌症的发展主要不是客观上存在的癌细胞,而是主观情绪、自我暗示导致了癌变。这一理论虽未被广泛接受,但癌症求治者一旦知道了自己患病的真相,病情便会急剧变化却是不可否认的。所以,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一方面,施治者的诊疗语言和行为十分重要,应当慎重使用,以免发生消极的暗示作用;另一方面,施治者必须启发和引导求治者发挥自我意识的调节能力,消除那些使自己增加精神负担,不利于心理健康的自我暗示,培养积极、乐观的自我暗示,使之朝着符合治疗要求和有利于祛除病状的方向发展。
暗示治疗的形式。在淸醒状态下进行的暗示心理治疗,可以分为他人暗示疗法和自我暗示疗法两大类:
(1)他人暗示:即由施治者对求治者施加的暗示,主要是通过医 生在求治者心目中的威望,把某种观念暗示给求治者,从而增进和改善 人的心理状态,调节人的行为和机体的生理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他人喑示疗法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一位求治者到医院就诊,说他如何如何不舒服。医生对他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发现他身体各部位都很健康,没有任何毛病,可是这位求治者确实在一天天消痩下去,束手无策。后来,一位心理医生接受了这位求治者,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彻底检查,然后对他说:我终于发现了,你患的是综合征。还告诉他,现在刚试验成功了一种特效药,专治这种病症,注射一剂,保证 三天后恢复。打针后三天,求治者果然神气活现地好了。其实,心理医生注射的仅为葡萄糖,真正治好病的,是语言的暗示作用。除此之外,
在他人暗示疗法中还有非语言暗示法,如医生或医生发动求治者的家庭或病友运用姿态、表情及环境施加某种影响等。
(2)自我暗示:即求治者通过自己的认知、言语、思维,心理活 动过程,以调节和改变身心状态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自我暗示的力量是非常惊人的。在自我暗示的作用下,一个人可以突然变得耳聋受损,而仅仅是因为大脑管理视觉、听觉的相应区域的机能受到了扰乱,形成了一个病态性的抑制中心,使神经细胞丧失了正常工作的功能。它们不再接受传来的信息,当然不能对这些信息作出反应。这样的求治者可以用催眠暗示疗法治疗,并且可以一下子治好,使不明真相的人大吃一惊。例如,一个人走进了冷藏间,无意被关在里面。开始他并不在意,也并未感到寒冷,后来当他抬头看到“冷冻” 二字时,心里顿时紧张起来。一种死亡的威胁笼罩在他心头。他越想越怕,越想越冷,最后蜷缩成一团,在惊恐中死去。其实,车间的冷冻机并未打开,寒气远不能置人于死地。他完全是由于自我暗示的作用,因恐惧而导致肾上腺素急剧分泌,心血管发生障碍,心功能坏死而导致死亡的。
运用暗示疗法,又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1)直接疗法:是指让求治者静坐在舒适安静的椅子上,施治者以技巧性的语言或表情,给予求治者以诱导和暗示,使求治者接受暗示从而改变原有的病态感觉和不良态度,以达到治疗目的。
(2)间接疗法:是借助于某种刺激或仪器检查的配合、用语言强化来进行的暗示治疗。临床医学上可通过对求治者的躯体检查操作,或使用某一仪器或注射某些药物,以及使求治者处在某些特定的环中,再结合施治者的言语态度进行暗示,从而使暗示效果更显著。例如, 治疗癔症性肢体瘫痪时,施治者可用电刺激肌肉,同时以均匀有力的语调,用预先备好的暗示语句,如“你的肢体已通电,神经电流已逐渐畅通,肌肉开始逐渐有力”等,对求治者进行积极的暗示,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暗示治疗的方法很多,针对不同的发作形式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多采用语言加药物或物理治疗方法。如癔病性抽搐,多采用针灸强刺激,癔病性失明、失音可采用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治疗。上述各种治疗均是在语言暗示下发挥作用的。
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关注心理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官方网站-心理健康:http://www.xmxljg.com
专家微博-心理语录:http://weibo.com/fjxlzx
专家博客-心理案例: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业微博-心理视频: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心理课堂:http://blog.sina.com.cn/xmxljg
↓
权威心理督导:郭潇赢是著名心理学教授/国家级心理治疗师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