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衰老与死亡,人生的最后一课(下)

111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关于衰老与死亡,人生的最后一课(下)

 

② 生命里,是谁陪伴着我?

 

死得有尊严的第二步是:陪伴。医学心理学家认为,当人身患绝症,并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心理的发展可分为 5 个阶段:怀疑和否定期、忿恨期、自责期、抑郁期和绝望期。这里的临终患者大都处于绝望期。他们已经接受自己生命快到尽头的事实,对死亡不再恐惧,情绪变得平静安详。但很害怕孤独。所以,高质量的陪伴尤为重要。那些俯下身子听老人说话的病人家属、护士、社工们,摸摸老人的额头,温柔地握着老人的手,一遍遍地重复老人没听清的话…… 这些最简单的动作, 最容易和临终患者建立心理联系,疗愈她们敏感孤独的心灵。而生活上的陪伴照护,可以维护患者最后的生命尊严,让一个人最体面地离开人世。一位大学退休的老教授刚送进医院时,家属说他已经三天没说过话了。护士们检查之后才发现他的卫生情况十分糟糕。她们马上给老先生进行全面的清洗疗护。几个护工仔仔细细地给他擦脸,擦手,擦身子,帮老先生剪掉满是粪便的发黑指甲,污秽的水换了一盆又一盆。没多久,老先生就去世了。欣慰的是,他最后是干干净净,体体面面,有尊严地走的。对临终患者来说,更重要的是精神陪伴。社工们围绕在汪明昌爷爷的病床前,做一次他的忠实听众,听他用最爱的葫芦丝吹一首曲子。一位常常在医院哭泣的老奶奶引起了护士张敏的注意,为了让她安心在医院养病,她专门帮她录制视频,带去看望她放心不下的老伴,并给她带回老伴的照片给她看。老奶奶这才哭着说,安心了。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

 

“陪伴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正是这些来自亲人、护士、社工的高质量陪伴,帮助临终患者建立起身体和心灵的安全感,让他们慢慢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③ 生命里,最后的心愿是不留遗憾。

 

死得有尊严的第三步是:帮助临终患者实现最后的心愿。82 岁的吴留生,弥留之际,最魂牵梦萦的,是那个离上海并不遥远,却再也回不去的故乡。她已经没有力气再回到故乡,她向儿子提出,“能看看照片也好。”她的儿子本来一直想带母亲回她最想念的家乡,但成了空想。如今,他只能一个人回到母亲的故乡嘉兴海盐,拍下她曾经居住的房子,路边的树木,河流,桥梁。看到那些照片一张张地在眼前出现,吴留生眼眶湿润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最大的遗憾是:我本可以。我本可以在妈妈生前对她更好一点,带她去旅旅游;我本可以在外婆还活着的时候,常回去看看她;我本可以在奶奶还能站起来的时候,多陪她去散散步……

 

英国有一句谚语: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而后是现在。帮助临终患者实现最后的心愿,最好的时候,就是在他还活着的每一个当下。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在你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的时候,多点珍惜。而有些人的心愿只能变成永远的遗憾。患了卵巢癌的朱慧芳,只想在临死之前和自己的女儿见一面。但他们已经断绝往来很多年了。她也不知道自己也做错了什么,女儿就是不肯见她。也许是以前没时间照顾女儿,把她交给她外婆照看。也许,还有别的原因。无论医院的护士和病人家属如何努力,始终联系不上她女儿。最终,老人带着遗憾离世。

 

 

“人固有一死。死了以后,一切从简。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不收葬礼费。现在墓地很贵,海葬我也没问题……“这是看淡生死的汪明昌爷爷写下的遗嘱。但他老婆不同意。“海葬,是不会给你海葬的。”“从简呢,死了不是你说了算了。”汪爷爷不做声了。我想,他是有遗憾的。想看看许久没有回去的故乡,想看看多年不见的女儿,想捐献自己身上唯一还有用的眼角膜……他们心中这些小小的临终愿望,和我们一生劳碌追求的财富、地位、成功通通无关。

却是他们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内心最重要、最敏感、最深刻的留恋。“记得、陪伴、心愿”,简单的六个字,却概括了让生命有尊严地离去的全部。这是临终关怀的目的,也是对一个人离开最好的告别。

 

3.我们真的要教孩子面对死亡,好吗?

 

《生命里》的护士感叹说“有时候病人们是在为家人而活,为了整个医疗环境而活,他们浑身插满管子的时候,我们却没有征询过他们的意见。”为什么在中国,让一个人有尊严的死去这么难?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从小到大,一听说有人家里办丧事,我多问一句,妈妈都会大声呵斥我:小孩子不许问这个。在纪录片里也可以看到,医院周围的居民房都挂着一面镜子,人们认为病房不吉利,挂个镜子可以把晦气反射回去。在一个忌讳死亡的民族,“死是晦气的”这种想法,恰恰体现了中国人看待死亡极大的社会偏见。我们没有认识到一个人从生到死是必然规律。正是因为对死这件事情的无知,让我们在至亲面临死亡的时候,无法坦然选择让他们有尊严地死去。我们真的不能再继续无知下去了。因为,我们还在教育下一代。尼采说:“不尊重死亡的人,不懂得敬畏生命。”

 

10 月 30 日,17 岁女孩因一口凉皮和弟弟起争执,带 10 岁妹妹跳水库自杀;10 月 21 日,贵州毕节一个 8 岁男孩因为不想上学,竟然爬上 33 楼要轻生;9 月 1 日,洛阳一个 10 岁小男孩因不堪作业重负,从 14 楼纵身跳下;……

 

这些屡见不鲜的青少年自杀新闻,一次次地刺痛我们的心。为什么在中国孩子的认知里,“死亡”是用来抵抗家长、逃避痛苦的最后退路呢?因为,中国最缺的就是死亡教育。台湾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中说: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所以,中国一定要有死亡教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说过,“没有充分活过的人最怕死”。接受生命终究会逝去,我们才能在谈死色变的社会里,向死而生。以后,我想告诉我亲爱的孩子:“生命就是这样,曾经朝气蓬勃,风华正茂;而今风烛残年,老态龙钟,没有人能够违背自然的规律,而原本孤独和脆弱的个体,是因为有了爱与温暖的陪伴,才会有勇气,有力量,有希望。”谨以此文献给《生命里》那些勇敢的老人真心希望每一个人在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时都是幸福的,平静的。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4-11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6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