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不要”很烦人(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孩子说“不要”很烦人(下)
3.如果实在是非要做不可的事情,尽量用求助的口气去要求孩子帮助。这样可以减少被孩子说”不“的机会。心理学上来说,儿童会想成为像父母那样的成年人,拥有那样的力量感。所以同样的一件事,用命令或者建议的方式和用求助的方式效果截然不同的。孩子会在被求助的过程中感到自己的力量感,而且对于他们能感觉到自己起了很重要作用的一件事情,他们会充满了成就感并且乐此不疲地帮忙。比如说,命令催促孩子说“快点把玩具收起来”,效果就远不如说“玩具太多了,妈妈(或者爸爸)都不知道怎么收拾了,你来帮忙一起收拾一下好不好?”
4.选择性的忽略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不要立刻去回应。我们必须得承认,教育孩子并不像训练宠物那样必须要当场反馈(如果不当场反馈的话以宠物的智商过后就无法联系起来了,比如排便训练,就必须当时现场惩罚宠物条件反射),人类的学习和心理发育主要也是来源于提升认知能力而不是宠物的那种条件反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成年人当场强烈反馈只会火上浇油。父母更需要做的是,在选择性忽略一些不良行为的同时,选择性赞扬一些良好行为,用正向激励去帮助孩子学习一些人类社会中的行为准则。比如说,短时间把几张卫生纸撕了一地,这时候父母如果去当场阻止,很可能效果很差并且哭闹收场。如果这时候孩子有自己开始收拾的意图,老父亲会立刻说,“大宝打扫卫生可厉害了,玩过了就会自己清理”,假如没想起来自己收拾,那可以用侧面赞扬来提示,比如老父亲会故意跟孩他妈说“你别看大宝现在搞得乱,一会她自己肯定会收拾好”。这个方法屡试不爽经常有效。同时,别忘了,孩子毕竟是孩子,不可能指望他们收拾得很好或者完全独立地很快弄完,只要他们表露出了收拾的意愿和主动的初始行动,大人不要袖手旁观(因为如果大人不去帮助,孩子很可能收拾了一下没干完又不干了那这个教育机会就没了,毕竟还小。),而是应该去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这个清洁行为从而让孩子获得做成一件事的成就感,形成潜意识里的正向心理暗示。
上面的几点原则是老父亲总结归纳出来的一些心得,老父亲也经常跟孩他妈交流这些想法,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孩他妈要一下子完全做到并不容易。这是因为父母首先需要能够努力地跳出当事人的角色来观察孩子的行为才可以做到自己的情绪不被过多地带入。
从老父亲内心来说,真心不认为孩子”听话“这个事情本身是个优点,(”听话“或者”乖“这个词在老父亲这里撑死了也就是个不褒不贬的中性词,所以老父亲从来不在口头上用”听话“”乖“这种词汇去暗示孩子或者用“真听话”“真乖”来表扬孩子。)即使孩子按照父母的意见去做了,老父亲也希望是孩子自己的想法跟父母一致而不是只是因为父母说啥就是啥。因为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独立思想的人(哪怕思想不全对,人无完人嘛),而不是培养唯唯诺诺的只会听大人话的“乖”孩子。因此每次在孩子说“不“或者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老父亲都如获至宝,会问孩子理由,会抓住一切机会去让孩子用他们还有限的语言能力来支持自己的想法,只要按照孩子的意见去做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危害,老父亲都尽量支持孩子去体验这种有不同想法——敢于提出来——尝试说服别人——最后达到目的循环来锻炼语言能力,逻辑思维,和提升自信心。说来也怪,当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要求被尊重了以后,孩子并没有变得很任性,而事实证明老父亲的权威也并没有被削弱。因为在极少数的老父亲认为有原则性的问题不能听孩子意见的时候,老父亲说出的”不“在孩子那里就显得重如泰山,孩子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反应是问“为什么呀?”然后基本都会耐心听大人的解释,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味地哭闹不达目的不罢休。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