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伤害了孩子的钢琴兴趣?

109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谁伤害了孩子的钢琴兴趣?

 

没有孩子天生是不喜欢音乐的!每一个孩子对于音乐的区别在于,有一些孩子对音乐具有天生的敏感,有一些孩子天生擅长音乐的欣赏,有一些孩子天生对某种乐器(以及歌唱)具有掌握能力?但不幸的是,即使每个人都拥有了与生俱来的对音乐的天然兴趣,很多人却难逃脱天性被绞杀的厄运。很多时候,绞杀孩子音乐兴趣的元凶,恰恰是老师、家长奉作“真理”的要求和方法。以下就是歆然教育总结出来的导致伤害孩子音乐及钢琴学习兴趣的一些要素(“元凶”)

 

一  教的“元凶”

 

老师只教手型、动作,不教“音乐”(怎么聆听、怎么表达)老师只教“符号”的认识,不教“音乐”(分辨声音的变化,体验情绪的变化) 老师只教“音的对错”,不教“音乐”(旋律的歌唱、伴奏的意境、和声的色彩) 老师只教“应该的音乐”,不教“每一个人心中的音乐”(教条式地解析作品与风格、不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内心的音乐体验与情感)歆然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老师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二  练的“元凶”

 

只是按“完成作业”的态度练习,从未按自己的兴趣去练习;只是按“练习N遍”的任务练习,从未按自己想表达得更好的目标练习; 只是以“考级”目标及其曲目练习,从未为舞台表演的精彩去练习; 只是按“熟练”为标准练习,从未建立以“演奏得更美”的标准去练习;

 

三  督的“元凶”

 

家长以所谓“严格”方式的家庭督学、督练,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家长以“诱导性谈条件”方式的家庭督学、督练,导致学习功利化 家长以“炫耀性”心态与方式进行家庭教育,导致孩子产生“炫耀工具”的自我认定混淆所以平时有空的时候歆然教育的老师们都会和指导家长怎么和孩子去沟通,怎么陪孩子去练琴。

 

四  考的“元凶”

 

只为考级而学习,并且,一年只练考级曲目家长、学生只以考级为目标,从未体验过演奏钢琴所带来的享受音乐的愉悦 学习钢琴并不是只为了考级,而是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就像歆然教育的校训一样:拒绝钢琴匠,还孩子无限可能!

 

五  演的“元凶”

 

从未体验过舞台表演,因而缺乏寻得共鸣和认同的窗口 有过上台表演的机会,但没有获得过在舞台上的成功感,反而徒增紧张情绪和压力有过上台表演的经验,但没有表演形式的丰富性体验,因而无从体验表演所带来的荣誉感歆然教育会给孩子搭建很多让孩子展现自我的平台,当然也会给孩子很多相关的荣誉,让他们更加愿意去弹琴,去表演。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www.xmxljg.cn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9-03-28
标签 : ,,,,,,,,,,,,,,,,,,,,,,,,,,,,,,,,,,,
分类 : G 学习力提升
评论 : 0条

= 8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