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秀父母,从自我成长开始(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做优秀父母,从自我成长开始(上)
一、绞尽脑汁让孩子自卑的父母
刚过去的春节,很多人与家人团聚,享受着团圆所带来的美好,父母康健,手足情深,爱人厮守,孩子绕膝,阖家欢乐,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但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团圆就没有那么美好了,更多的时候团圆意味着一种痛,一种危险。我在北方小镇的一个破旧茶馆里,在玻璃杯中的绿茶冲了几泡,舒展开的茶叶浮浮沉沉几回的时光里,和朋友W一起,听了L的故事。
L是家中四个孩子中的老三,唯一的男孩,如果按照中国重男轻女的传统,他应该是父母最爱的孩子,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他的父母对他有诸多的挑剔和不满。他今年31岁,大学毕业后在一个三线城市做着红酒代理的工作,平时炒炒股票,每年的收入在当地算颇为丰厚的,他的生活过得也还可以。因为不确定未来在哪个城市生活,他还没有买房。对于他的父母来说,这个儿子没结婚,没房子,过得实在是太失败了。因此,这个春节,他听了许多父母的唠叨、催促、甚至责骂。他说,我春节与父母在一起,没得精神病真觉得自己心理素质好!他喝了一口茶,目光望向我不知道的地方,缓缓地说:这几年,我渐渐明白我内心一直在追求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在追求父母的认可和肯定,我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这个。他接着说:原以为人长大了就不会再渴望父母的肯定,可实际上我似乎还一直活在童年里。
L告诉我,小时候他特别渴望父母能表扬他,夸赞他,哪怕只是一句都好。比如做了某个事情,父母对他说,你做得好。可这个愿望从没有实现过,父母对他总是不满,觉得他不聪明、懒惰、笨拙、学习成绩不好、不会说话,总是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仿佛他令父母蒙羞。其实,他是他们村为数不多的考上高中和大学的几个小孩之一。
为了得到大人的肯定,L常常跑去别人家帮忙干农活,因为其他大人不会像父母一样挑剔和指责他,而是给予很多的肯定和赞美。L经常跟父母对着干,父母让他干得活他就是不干,原本他可以做好的事情,也不知怎么地做得一塌糊涂。这导致L的父母越发对自家孩子不满,觉得他叛逆,无能,不懂事。多年后的今天,L似乎有些醒悟,若不是父母经常那样评价自己,他其实很多事情可以做得更好一点。因为得到的肯定太少了,他从小就很自卑,人际交往中总是感到紧张,难以表达自己。高中时他喜欢一个女孩子,一直不敢去靠近对方,更无法去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三十多年来,父母的肯定是童年未被满足的心愿,像悬挂在驴面前的一根胡萝卜,L就是那头驴,为了吃到这根“肯定牌”胡萝卜,他不停地追逐着,焦虑着,疲惫不堪着。
L深情地回忆起自己高中时去W家做客的情景,看着W和自己的父亲畅谈时事政治,两人可以有说有笑的场景,他无比羡慕,因为自己和父亲在一起时,两个人完全无话可说,就像两根被冻住的木桩。W的母亲温柔的话语,动听的声音,做的面食,美味无比,这些他至今都难以忘怀。他说,当时多么希望自己有W那样的父母。因为这次做客的经历,他一有机会就去W家玩,还跟着W的母亲学做面食,这位母亲称赞他聪明懂事,让他激动得睡不着,他在黑夜中无数次幻想自己“如果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那该多好啊!”
有趣的是,W并不觉得自己的父母是多么好的父母,他觉得自己父母那密不透风的关注和爱令他时常感到窒息,那种对他的学业、工作、婚恋,以及生活中大大小小事情无时无刻的担忧和操心,以及经常在别人面前批评自己,甚至嘲笑自己,所有的这些都让他活得沉重、内疚又自卑,似乎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父母无法信任他的能力。我想起女友小敏曾很难过地说起,男朋友和他的父母来自己家提亲的事情。她的父亲在男朋友和未来的公婆面前说了一两个小时她长得如何不好看,做事情是如何偷懒,脾气禀性是如何不好,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毛病,对方能够娶自己的女儿,自己是如何感恩戴德等话。她一直渴望父母的肯定和认可,这次提亲再次使她旧伤复发,不过也使她决定彻底放弃寻求父母的认可,过好属于自己的日子。
小敏和L的父母是中国大多数父母中的一员,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奉行“赞美会导致骄傲,骄傲会使人落后”“批评才能使人进步”的文化观念和准则,他们的教育是训斥、挑剔、责备和打骂孩子,因为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他们不会在外人面前称赞自己家的孩子,经常的做法是在别人面前贬低自己的孩子,因为这是谦卑的表现,也许也是一种习惯或者社交上的安全策略。所以,当我们取得一点成绩,想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悦时,父母却说:你看谁谁家的某某某,人家可比你强!当你考了95分时,父母会说:你好好想想,那5分丢在了什么地方……这是一种绞尽脑汁使人自卑的教育。也许正是这种教育,培养出自我价值感普遍偏低的中国人。据说,中国人去发达国家,最惊讶的是一个司机、或是一个清洁工,都活得趾高气昂,精致得体。而我们这边,因为普遍的自卑情结,摧毁了一个人的精气神,就像陈丹青说的那样,人人都长了一张受欺负的脸。自卑化的教育使一个人难以活出自我实现的人生。
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需要。孩子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来给自己定位。如果父母经常肯定和赞赏孩子,他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和自信,觉得自己很优秀很特别。如果孩子平时听到的都是父母对他的训斥、挑剔、责备甚至挖苦,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都做不好,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孩子会内化父母对自己的评价,他们通过父母确认自己在世界上存在的价值、意义和对他人的重要程度,他们自我价值感的高低与父母的肯定密不可分。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