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乱用金钱奖励孩子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不要乱用金钱奖励孩子
孩子刚刚考完试放假,一些我们平时都要面对的问题就都出现了,这时候我们该如何来面对,和解决?你对此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欢迎家长们一起来探讨!
金钱的奖励?
期末成绩刚出来,孩子姥姥就打来电话询问:“宝贝,考了多少分啊?”当得知孩子成绩非常优异的时候,立刻许诺孩子:“姥姥答应了,只要都是100分,就奖励500块钱!过两天姥姥给你送钱去。”孩子放下电话看着我说:“姥姥非要给我钱,妈妈怎么办啊!”我耐心的跟孩子说:“姥姥给你钱,是想鼓励你,但是这确实是不正确的。学习是为了什么?你跟妈妈说说。”孩子想了想说:“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让自己的头脑有智慧。”我拍拍她的肩膀笑着说:“说的不错,关于姥姥给钱的问题,我会跟她说,如果能把钱换成一样你学习需要的东西,你觉得是不是更有意义?”
对于这种赤裸裸的金钱奖励,我是非常反感的。
金钱奖励,不要让孩子轻易获得,不要所有的事情都给奖励。如果一切都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可以轻易得到想要的东西,奖励对孩子就失去了吸引力,奖励的作用也就大打折扣或不存在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渴望得到的是被认可的感觉,而不是具体的物质。因此家长需要慢慢地调节激励手段,奖励孩子,要注意奖励孩子好的行为,而不是奖励某种结果;要了解孩子的需要,不应由家长说了算;可以尝试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来取代物质奖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任何奖励的手段都不是目的,只是辅助性的评价,是对孩子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的肯定。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应该运用各种奖励方式,如妈妈温暖的拥抱,爸爸赞许的眼神,一次有意义的旅行;当然也可以是实物奖励,但更多的应是精神奖励,这样孩子才能养成健全的人格。
100分万岁?
进入寒假假期,带着孩子出来的大人之间见面都是习惯性的来询问:“孩子考多少分啊?”当听说别人的孩子考得好时,常常会跟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XXX,人家学习成绩多好,你假期要多努力啊!”过年亲戚们互相见面,也是看到孩子就会询问:“呦,放假了吧,考试考的好不好啊!”
假期本来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一提到学习成绩,很多孩子立即觉得得扫兴起来。家长们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莫把分数高低当作判断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其实很多家长打听别人家孩子成绩,是为了和自己的孩子学习情况作比较,而亲戚朋友从成绩这方面去关心孩子,不管是出于怎么样的想法,都会让孩子感到非常的不愉快。
大家都习惯的把目光集中到了分数上,很少有人会关注,孩子此时的心情是如何的?
其实大部分孩子对此是非常反感的。有的孩子会觉得,父母只“关注”分数不“关心”自己;有的孩子会因为这次考的不理想,而家里人的话题却又离不开学习成绩,自己的内心更加焦虑。对于亲戚们关心学习问题,考得不好的孩子会觉得在公众场合很失面子,尊严扫地。
我结合自己来谈谈,考完试你如何跟孩子沟通。
我家孩子考完试,我从不问孩子考多少分?有时候孩子也会问我:“妈妈,我这次得了89分,你为什么不批评我?”我会和她说:“我觉的批评对你纠正错题没有什么帮助?这次你错,是因为你确实不懂这个题型,我给你讲明白了,可以自己多找类似的题目练习一下。如果是因为丢题、马虎、没有认真检查出现错误,就真的需要批评了。”孩子因为学习上的不足出现考试低分,弄懂弄会了才是关键,这时候打骂、批评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更讨厌学习。如果你只是用埋怨的口气唠叨孩子:你怎么不认真点!你怎么不好好学习!你怎么这么笨!你觉得孩子会好好接受你的奚落吗?换个方式,你要是能静下心来,同孩子一起寻找在考试中遇到的问题,耐心讲解一下题型,孩子会如何表现呢?其实方式很简单,就看你怎么做了。分数不是“关注点”也不是家长们攀比的“筹码”,如果孩子为了给你个“100”分,而去作弊,岂不是更严重的问题。
过年见面时候,建议亲戚长辈们也最好不要直觉去询问孩子成绩。其实聊天的话题很多啊!在学校里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最近在看什么好书?学了什么感兴趣的新事物?等等这样的话题,既能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又不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皆大欢喜,其乐融融,您说是不是啊?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