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孩子变成手机奴

144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当你的孩子变成手机奴

 

在2015年一部中国大陆动画短片《低头人生》里,演绎了这样一个内容:人人都是低头族,沉浸在手机世界,场景让人熟悉又不寒而栗。无论是公交还是地铁上,商场里还是人群中,这样的场景已屡见不鲜,手机似乎已经长出了与手臂相连的“毛细血管”,让人难以割舍。不仅在公共场合如此,手机还日益在家庭中“称霸”,使得众多家长们对其“俯首称臣”,而忽略了一旁的孩子。因此,有孩子调侃道:“大概手机才是亲生的,我是充话费送的。”

 

如果是公务缠身,尚且说得过去,然而现实中,有多少父母是真正因为忙于公务而懈怠了对孩子的看管?父母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是一种“冷暴力”。在家庭教育中,长期遭受冷暴力的孩子容易产生孤僻冷漠的性格,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心理不能健康地发展。孩子甚至还会成为冷暴力这个“接力棒”的传递者,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对他人漠不关心,尤其是他们长大后,在处理自己家庭问题时也可能出现障碍。手机似乎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只要与它接触,周围的事件都会被自动屏蔽掉,这才导致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看管,酿成了一桩桩的悲剧。在网络世界愈加丰富的今天,你尽可享受屏幕中的缤纷和靓丽,但是别忘了,在你身边,有一个小小的凝望着你的背影,时刻渴望着你的爱与陪伴。

 

孩子们不听我们的,他们模仿我们

 

朋友莉莉在一所中学当老师,平时课堂上,有一个小男孩总是心猿意马,不认真听课,成绩班级里也是在倒数。每次莉莉批改作业时,发现这个小男孩的作业本要么是错题连篇,要么干脆空白一片,企图糊弄应付。

 

莉莉把男孩叫到办公室:“为什么遇到不会的问题,不去问家长?”

 

男孩垂下了头:“我问过,可是他们总是在玩手机,根本没空搭理我。”

 

莉莉把男孩的妈妈叫来,还没等她开口,男孩的妈妈就大吐苦水:“哎呀,老师,我这孩子成绩太差,还得劳您多费心呐。”

 

莉莉问道:我听孩子说,您在家时经常玩手机,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顾,是这样吗?

 

孩子妈妈一时语塞,然后尴尬地笑笑:是,孩子他爸也爱玩,不过学习不应该主要是学校里的任务嘛,况且我文化水平不高,他课本上那些东西我也不会。

 

莉莉摇了摇头:孩子的成绩不能仅仅依赖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就算您没法指导孩子,至少不要在生活习惯上给他不好的影响。

 

尤其您因为玩手机而对孩子的学习置之不理,这怎么能给他做出良好的榜样?

 

在陪孩子的时候,父母分心摆弄手机会导致孩子长大后注意力集中时间变短。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一言一语都影响着他们的三观,一举一动都被他们奉为行为准则。在抱怨孩子之前,不如先想想自己平日里是怎么做的。你平时手不离键盘,眼不离屏幕,还希望孩子对某件事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自己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还要求孩子发愤图强出人头地?

 

自己把生活经营得一地鸡毛一团糟,却要孩子样样精通无所不能?合格的家长,首先一定是一个好老师。他会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行为和形象。

 

世界上最有效最成功的教育,永远都是言传身教。

 

你将自己毫无节制,沉迷手机的陋习暴露在孩子眼前,又怎么要求他克制欲望,一心向学呢?

 

手机的世界很大,孩子的世界只有你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曾做过一项研究:

 

招募了172个双亲家庭,对家长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父母使用手机对亲子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如果父母在家庭活动中把大量时间花在手机上,孩子会对父母越来越失望,亲子关系的裂痕会越来越大。

 

研究人员将这种情况称为“技术插足”,指日常生活中由于使用技术设备引发面对面交流中断。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关心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认为“我给你好吃的、好喝的,你想要的东西我会尽可能去满足”这就是他们所能尽的最大义务了。殊不知,这样的“爱”,只会让孩子日益变得冷漠、自闭,时间久了,会变成一架没有感情的空壳。不要在孩子内心充满爱的年纪一次次地浇上一盆冷水,不要让手机成为你和孩子之间一条横亘的无法跨越的鸿沟。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沉迷手机能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灵伤害,不妨看看这个视频:

 

小女孩新学了一首儿歌,想唱给妈妈听,可妈妈头也不抬,直接让她去写作业。

 

女孩想问妈妈一道数学题,结果她妈妈冷漠地将她推开:“你自己不会用手指头算吗?”小女孩无奈,只好掰着手指算算术,手指不够用了,她就脱掉袜子,一个个地数着自己的脚趾。

 

孩子作为自己的骨肉至亲,难道比不上一台冷冰冰的智能机器来得更有吸引力吗?

 

泰戈尔作过一首《孩子之道》: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

 

他所以放弃了他的自由,并不是没有缘故。他知道有无穷的快乐藏在妈妈的心的小小一隅里,被妈妈亲爱的手臂所拥抱,其甜美远胜过自由。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他所以要流泪,并不是没有缘故。虽然他用了可爱的脸儿上的微笑,引逗得他妈妈的热切的心向着他,然而他的因为细故而发的小小的哭声,却编成了怜与爱的双重约束的带子。孩子自从呱呱坠地,到尚未成熟之前,他的生活重心和目之所及,只有带给他们启蒙教育的父母。永远不要低估孩子对你的爱。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能抵得过父母的关怀和陪伴。

 

今天你视手机为宝,明天你的孩子就可能变成缺乏爱的滋润的“枯草”。

 

给孩子最温暖的呵护,请从放下手机开始。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9-02-07
标签 : ,,,,,,,,,,,,,,,,,,,,,,,,,,,,,,,,,,,
分类 : F 青少年心理,G 学习力提升
评论 : 0条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