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入园的利与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过早入园的利与弊
暑假一过,开学季即将到来,很多家庭在考虑能否让孩子早点上幼儿园。有的家庭是因为孩子没有老人带;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早上幼儿园能早学知识;还有的家庭可能因为经济压力,孩子早入园家长能早日上班……究竟该不该让孩子早入园,相信各位爸妈心里很纠结。其实,过早开始集体生活不但不能让孩子领先一步,还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存在不少的危害。具体说来主要会有以下影响:
过早入园,孩子易焦虑生病
孩子在免疫系统发育阶段,不同年龄段抵抗力是不同的。刚出生的孩子,抵抗力很强,因为他能从母乳中获取大量的免疫球蛋白。但从6个月开始,一直到2岁左右,孩子的抵抗力就变得比较弱,自身的免疫系统没有建立起来,很容易生病。孩子3岁之后,免疫力才能达到成年人的2/3。幼儿园里孩子密集度较大,一旦有一个孩子感冒生病,很容易传染给抵抗力低的孩子。另外,入园早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相对偏弱,容易发生不敢或不会表达自己需求的情况,饿肚子、尿裤子、哭闹等会容易让孩子对幼儿园适应过程拉长,甚至引起一些负面体验。所以为了孩子身体健康,最好3周岁以后再送孩子入园,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化。
过早入园,孩子性格具有攻击性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在《养育孩子:三岁以下应该进幼儿园吗?》一书中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在支持他的理论——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幼儿园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它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在日后会遭遇人际关系问题,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外流浪的小狗小猫不能去轻易挑逗抚摸,它们往往很不友好,你很有可能成为被攻击性的对象。就是因为它们长期没有母爱保护,严重缺乏安全感,所以防御心理比较强,具有攻击性。年龄小的孩子入园,会产生明显的孤独感、不安全感,表现为心情烦躁、易哭闹、有攻击性。这种心理状态,会对孩子未来的性格养成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过早入园,孩子“欲速则不达”
有的家长过早地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是出于想要孩子早早学习的想法。但是过早的教育并不能提升孩子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因为孩子太小对于一些学习内容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心理学界有一个着名的实验,即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胞胎爬梯实验。实验中,双胞胎中的一个,在他出生48周起,每天做10分钟的爬梯训练,连续6周,到52周时,他能熟练地爬5级楼梯。在此期间,双胞胎中的另一个不做训练,而是到他53周时才开始练习爬楼梯,结果,两周后他也能爬到楼梯的顶端。由此看来,过早的训练和循序渐进训练一样,最终都能够达到理想的要求,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大的努力。更关键的是,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是这种训练和学习,可能因为成效微小,挫败了自信心,而使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利于他们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过早入园,孩子情感能力不健全
幼儿在3岁之前仍处在亲子依恋阶段,6个月-2岁是与父母的特殊情感连接阶段,2岁左右与同龄人开始主动的社交,2岁半左右逐渐建立逻辑和秩序感,这是早期依恋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爱的刺激是幼儿的大脑发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父母与孩子的交互就是最好的刺激。孩子不仅需要固定的人员养育,更需要专注而持续的关心,而这正是幼儿园所缺乏的。老师面对的是一大群孩子,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如果再加上老师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的参差不齐、师资的变动等不可控因素,都会加重孩子在要求得不到回应和满足时产生的孤独感,长期下去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并在语言发展和情绪调节方面出现问题,不愿意主动社交和表达,情感能力低下,为成年后深层次情感的发展埋下隐患。
家长不要过早让孩子入园,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熟悉幼儿园环境、阅读幼儿园相关的绘本,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对幼儿园充满憧憬,到了适龄入园的阶段,孩子会更加容易融入环境。
养育孩子,就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孩子从父母的陪伴中获得生理满足和安全感,这是一个人成长中最基本的需求。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多一份耐心,用适龄的教育方式和行为带给孩子一段美好温馨的童年时光。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