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回应孩子“性蕾期”的疑问?

101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如何回应孩子“性蕾期”的疑问?

 

前段时间有位妈妈留言咨询,说自己3岁半的儿子最近老是爱问,“小妹妹为什么不站着尿尿”“小妹妹为什么没有小鸡鸡”等这些让人尴尬的问题,还特别喜欢显摆自己的“小鸡鸡”,不知道孩子脑子里在想啥,很担心……

 

其实,对于孩子出现的“污行为”,家长不必过分担忧,这只是孩子的“性蕾期”到了。

 

什么是性蕾期呢?

 

通常儿童在3岁之前会确定自己的性身份,到了3岁之后,随着语言技能的发育、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日趋复杂化,他们会在与家庭成员和周围世界的交往中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性身份。

 

性蕾期就是3岁左右的孩子所处的一个性心理发展特殊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会产生性骄傲、幼儿手淫、性别认同混乱等现象。这个阶段父母如果教育得当,孩子性心理会朝向良性发展,而教育不当,将会产生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

 

性蕾期孩子有什么特点呢?

 

1.性好奇

 

当孩子意识到男女性别不同后,可能会产生好奇心,很想看看异性的“那里”长什么样。当家长发现孩子有这种想法或行为,不要打骂体罚孩子,让孩子以为这是羞耻或者罪恶,否则成年后女性易出现“性冷淡”,男性易出现“窥阴癖”。

 

2.性骄傲

 

当男孩发现自己有“小鸡鸡”而女孩没有后,会有意在大人面前炫耀自己独有之处,不少小男生自发进行的“尿高高比赛”就是性骄傲的典型表现,还有的女孩会模仿男孩子站着如厕。父母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要自然淡定地提醒孩子的不文明行为。如处理不当,逆反心理无法疏解,最严重的情况是孩子成年后易出现“露阴癖”。

 

3.幼儿手淫

 

这段时期,孩子对自己的生殖器很感兴趣,可以从触摸自己的生殖器中获得快感,养成类似手淫习惯。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不要惊慌失策,去强行纠正,让孩子产生性罪恶感,成年后一些心理性的性功能障碍往往与此有关。

 

4.性别认同混乱

 

父母一定要注意3岁左右孩子的性别认同问题。如果是男孩,父母应明确地告诉他,长大后会像爸爸一样是男士;如果是女孩,要告诉她长大后会成为像妈妈一样的女士。有的家长喜欢按自己的愿望,而不是按孩子性别给孩子穿衣打扮,这样很不好,孩子可能会性别认同混乱,成年后出现“异装癖”。

 

面对孩子尴尬的小举动,认真你就输了!

 

在我国,性启蒙教育几乎是空白,人人谈性色变,对于孩子出现的“性趣”问题,大人或者用谎言欺骗孩子,或者严加苛责,禁止孩子提问,甚至给孩子贴上羞耻的标签。其实完全没必要上纲上线,因为儿童的性游戏不同于成人的性欲,他们只是单纯地觉得好玩或者好奇,他们可以接受外界的性信息或性刺激,但并不真正理解它。对此,家长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过分夸大,要正确引导、科学认识,家长可以试着这样做:

 

不要呵斥和嘲笑,更不能打

 

“天生生小流氓”、“知不知道羞”,家长说这话时或者准备动手时,往往忘了自己面对的是个三四岁的小孩。一方面孩子没有恶意,这只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必经过程,家长呵斥羞辱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对性器官产生阴影,长大后如有什么功能障碍,家长后悔都来不及。另一方面,你越是强调“不能”、“不许”,孩子可能会越好奇,越想尝试。

 

轻描淡写,正面回答

 

家长可以试着正面回答孩子的此类疑问,但首先端正自己的态度,把这当成很平常的问题,就事论事,简洁明了,不要给孩子一种神秘感,也不要欺骗孩子,更不要引申或者鼓励孩子联想。比如“小妹妹为什么没有小鸡鸡”,可以回答“ 因为小妹妹是女孩子,小鸡鸡是男孩子才有的。”

 

通过绘本,教导孩子一些性知识

 

如果家长难以开口,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讲一些这方面的绘本,如《小鸡鸡的故事》、《为什么我是女孩》、《不要随便摸我》等,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有位妈妈做得很好,当孩子摆弄自己“小鸡鸡”时,她会开玩笑地说:“小鸡鸡长你身上又不会飞走,赶紧去……”孩子就会忘记玩小鸡鸡这件事,高兴地去做别的事。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或者给他点事情做,能够消耗孩子过剩的精力,分散其注意力,孩子就不会总想着有关“性”的问题了。

 

教育孩子保护自己的隐私

 

昨天广受关注的“高铁女童疑被猥亵”案件,虽经警方调查后表示“系父女,不构成猥亵”,但这也反映出了我们对孩子性教育缺乏深刻认识。近几年儿童性侵案频发,家长可以以性蕾期为契机,对孩子进行性保护教育,比如告诉孩子不能让任何人随便看自己的隐私部位,如果有人试图摸自己的私处,无论是谁,立即严厉制止并告诉大人。这方面瑞典走在了前面,他们的孩子从6岁开始,就会学习儿童性教育课,这个课程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课程,所以他们的儿童性伤害率全球最低。在中国尚没有专门针对儿童的性教育课程,家长就要费些心思,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现在的小孩普遍发育快,心智较早熟,再加上电视、手机的影响无处不在, 家长不要等孩子到了某个年龄再来好好谈谈。当孩子开始问你“小妹妹为什么不站着尿尿?” “我从哪里来”这类的问题时,你就可以开始跟孩子讨论这方面的问题了,自然而然地进行,可以拿生活中的正面反面例子来谈,不一定刻意安排。这样等到了青春期,孩子会更加从容,并愿意寻求你的帮助,向你敞开心扉。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8-12-31
标签 : ,,,,,,,,,,,,,,,,,,,,,,,,,,,,,,,,,
分类 : F 青少年心理,L 老人关爱
评论 : 0条

= 1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