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孩子胆小的原因

177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揭秘孩子胆小的原因

 

1.一位亲戚,一家三口,前来做客。四岁的孩子在玩跳桩,说是桩,其实只是用水泥浇的水泥墩,只有十几公分高。孩子站在桩上,一副很害怕的样子:妈妈我怕,母亲则在一旁焦急的鼓励:没事的,很安全,你一定能做到。

 

我瞄了一眼这对母女,笑着问爸爸:孩子怎样?爸爸无奈的叹叹气:啥都好,就是胆子特别小。哦,真的么?才四岁的孩子,就养成了胆小的毛病,这不符合道啊。按理说,人是生生不息的,挑战、突破自我是不断前进的必然,好好的一个人,怎会对此感到害怕?事出反常必有妖,孩子呈现胆小的毛病,一定是家长在什么地方搞错了。错了,往往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理解错了,二是做错了。

 

 

2.关于胆小的理解,我们要厘清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是胆小?第二,胆小与谨慎的关系。第三,胆小与策略的关系。第四,胆大好还是胆小好?

 

第一,什么是胆小?胆小,百度汉语的解释是做事畏缩、顾忌。这个解释只抓住了表面,只反映了外在的状态,并没有抓住胆小的根本。从本质上讲,胆小指的是以退缩来被动规避风险的行为。换句话讲,就是在压力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退缩行为。可见,被动应对,是胆小的最根本特征。

 

 

3.第二,胆小与谨慎的关系。

 

谨慎,是指对外界事物或自己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它是一种聪慧,是对事物的规律没有完全把握之前的观察、分析、判断和准备。表面上看,它像胆小一样,在挑战面前停下脚步,但实际上,二者有本质的区别。谨慎是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判断挑战是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如果在,则行动坚决,如果不确定,则继续等待、研究。胆小则不管三七二十一,遇到问题,两股战战,逃了再说。在挑战面前,无胆的一味逃跑于事无补,而拼勇斗狠、无脑妄为则更会带来灾难。只有谨慎从事,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走,才能战胜挑战。《道德经》讲,以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这个意思。谨慎的目的,是为天下先,而不是胆小如鼠,啥事不敢做。所谓天生牛犊不怕虎,孩子正处人生的开始阶段,习染较少,不太讲面子,也不懂什么叫害怕,因而胆小的几率也比较小。相反,他们做事情,在遇到自己把握不准的时候,往往会停下来,谨慎判断,以待机会。这是积极的行为,不是胆小。作为父母,要分清这种情况。

 

 

4.第三,胆小与策略的关系。

 

孩子呈现的胆小,是不是一种策略,这一点也是需要我们观察的。胆大和胆小,作为两种外在的状态,经常被高人们当做工具,拿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该胆大的时候胆大包天,该胆小的时候胆小如鼠。所以,有的时候,人们呈现出胆小的状态,并非是因为内心胆小。相反,表面胆大,并不代表内心胆大。人性有个弱点,就是喜欢争强好胜。这个弱点,往往被高人们利用。面对锋芒,高人们从来都是避实就虚的。这种策略在《孙子兵法》里比比皆是。实际上,曹操也是通过示弱在官渡之战以弱胜强,一举拿下傲娇的袁绍的。毛主席的游击战略,也是“敌进我退”。不仅如此,在己方明明占优的情况下,高人们也会主动示弱,迷惑敌方,以待时机。比如,导致蜀吴实力此消彼长的夷陵之战,就是因为吴国的大都督陆逊故意示弱,有意麻痹蜀军,诱敌深入,才一举打败急于给项羽复仇的刘备大军。还有一种情况,不纠缠于小人或小事,看起来也像胆小。比如韩信,志存高远,不愿意在小人物上浪费时间,更不希望这些宵小误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因此,当一个泼皮无赖命令他钻裤裆时,他二话没说,照做。这份能屈能伸的大格局,非雄才不能有。

 

 

5.第四,胆大好还是胆小好?

 

一个人的性格,有阴阳两面。有的人,比较阳亢,所以呈现出胆大、张扬、勇敢的状态;有的人,比较内敛,所以表现出谨慎、拘谨、内向的状态。性格没好坏,只是需要中和。过于阳亢或者过于内敛都偏执一端,都不合道。

 

按理说,过阳或者过阴都不好。为什么我们又会讨厌胆小而喜欢胆大?

 

这是因为我们要面子。阳在外,阴在内。自信、阳光、胆大、有冲劲等等,这些都是张扬在外的,让人感觉兴奋、正能量,所以我们喜欢。谨慎、内向、胆小,让人感觉波澜不兴、寡淡无味,所以我们不喜欢。对于懂道的人来讲,或许他们喜欢阴会多过阳。因为阳代表过去的结果,是看得见的东西,阴则决定未来,是看不见的东西。一般人看问题,只能看到看得见的部分,未免失于根本,只有高人才能见微知著,看到本质。胆大的好处,自然不用讲,但其坏处,人们却容易忽视。粗暴妄为、不尊重规律、没有敬畏心、马虎急躁、喜欢做表面功夫、专注力差等等,都是胆大之人容易犯的毛病。胆小的坏处,也不用讲,但其好处,我们也常常不见。专注、认真、坚韧持久、严谨、周详、可信等,都是胆小之人容易有的优点。只要我们抛开虚荣,客观的看待人的性格,我们会发现,胆小和胆大本身没有好坏,只是需要合理利用。该胆大的时候,要大得起来,比如在做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以及担任独当一面的领导时,需要有担当,要胆大起来;该胆小的时候,要小得下去,比如在做具体执行工作时,就需要谨慎。

 

 

6.孩子之所以会胆小,关键还是在于父母的不当行为。主要有三点:一是保护多了,二是鼓励多了,三是批评多了。

 

第一,保护多了。保护多了,指的是在孩子探索世界的时候,担心太多,保护太多,以至于孩子习以为常,不思进取了。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父母比较能干的家庭。过度的保护,剥夺了孩子体验、探索世界的权利,容易造就低能儿,这是一种私心。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孩子不需要父母,而不是把孩子教的越来越离不开父母。我们一边什么事都帮孩子代劳,一边又埋怨孩子没能力、啃老,这不矛盾吗?

 

 

7.第二,鼓励多了。

 

鼓励多了,指的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被夸张成巨大的成就。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把鼓励当饭吃,一旦失去外部的激励,就容易自我放弃,呈现胆小的状态。这种情况,容易发生在崇尚“爱与自由”的家庭。孩子的成长,犹如大树的成长,一旦内部积蓄的能量足了,就要对外发出来,就会挑战一些力所能及的目标。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让它静静的来,悄悄的去,让孩子自己享受成长的快感,不需要特别鼓励。一动分阴阳,鼓励是一把双刃剑,正面是鼓励,反面是批评。用多了,不仅廉价,还容易伤人。比如,鼓励取得的进步,实际上代表批评没有取得进步。真正的鼓励,不应在外面,而在自己的内心。如何教会孩子不管成败,都能欣赏自己,这是一门父母艺术。

 

8.第三,批评多了。

 

批评多了,指的是对孩子苛责太甚,哪都不满意,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仿佛孩子一做就错。如此,孩子只好以胆小来自保。

 

孩子主动去挑战一个目标,目的是为了获得内心的自我满足,如果有人在旁边整天叨来叨去的批评,谁还有心情继续做下去?还不如两手一摊:我没办法了,您来吧。多几次这样的经历,孩子就习惯成自然,再也不敢主动去挑战目标了。

 

9.孩子胆小没关系,这很可能是我们认知错了,或者做错了,只要改,什么时候都来得及。

 

就怕我们胆小,不敢承认自己有问题,更不敢针对自己的问题下刀子。无胆鼠类,大概讲的就是把所有问题都推给孩子的父母吧。可恨的是,在孩子面前,这些父母往往有天然的优势,仅凭自己痴长几岁,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残害孩子。父母皆祸害,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不无道理。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8-12-29
标签 : ,,,,,,,,,,,,,,,,,,,,,,,,,,,,,,,,,,
分类 : L 老人关爱
评论 : 0条

= 12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