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同意父母生二胎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孩子不同意父母生二胎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一名12岁的女孩离家出走,从天津坐公交车来到北京通州。幸好她遇上了热心的公交售票员与民警,最终其父母才将孩子接回。一个小女孩为何如此胆大离家出走到这么远的地方?原来是父母生二胎,感觉到自己不被疼爱,所以才离家出走。
这则新闻让小编不由地感慨,开放二胎政策后,不少家长选择了生二胎。但家长们往往忽视了“老大”的心理变化,从而引发了很多问题。所以家长一定要关心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多与孩子沟通交流,避免因疏忽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导致不良后果。像新闻中的小女孩,如果没遇到好心人,后果真是不堪设想。那么生二胎后,作为家中“老大”的孩子心里的感受会是怎么样的呢?父母又应该如何让“老大”安全地适应没有“独宠”的生活?
一、“老大”的感受是怎么样?
我们小区里,有户家庭,大女儿3岁半,小儿子刚几个月,妈妈从坐月子开始怕照顾不过来,就让女儿和爷爷奶奶一起住,但原本乖巧的儿女最近却性格大变,发脾气、爱哭,常说“爸爸妈妈不要我了”。其实孩子的心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对于一个3岁多的孩子来说,她是很难从成年人的理性角度去看待和思考所发生的事情——妈妈生了二胎,需要坐月子,需要照顾更弱小的宝宝,没有精力照顾老大,让爷爷奶奶照顾是更好的选择……而在孩子的内心里,最直接的感受是担心被抛弃,会有很多的恐惧、不安和焦虑跑出来,这也就解释了她外在的发脾气、爱哭等行为。要有二宝这件事情上,大人们跟老大(女孩儿)的沟通是不够的,原因也许是认为孩子不需要太多的解释,也许是觉得照顾好她的衣食起居就够了。
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会发现手足之间的竞争十分常见。如果两个孩子之间相差不到三岁的话,这种竞争会更加激烈。作为老大的孩子,他们常常会出现嫉妒、侵犯和焦虑的表现。从他们的眼光来看,在必须和小弟弟、小妹妹共享父母的关注,以及共同拥有一切的情况下,老大是十分不愿意有这么一位新的家庭成员的。
孩子的占有欲是很强的,同时敏感程度也十分高,二胎的出生势必会分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所以这种潜在的敌对心理很容易给他们造成压力,这种压力远比父母感受到的要强得多。所以小女孩出现这样的被抛弃感时,压力是非常大的,这是他们内心最大的恐惧。这种恐惧会强烈地冲击和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形成对自己价值的否定和怀疑,这些在将来都对孩子的健康性格发展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巨大压力而无法疏通的话,很可能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甚至引发悲剧。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年纪小就忽略他们的心理感受,也不要简单地把他们的威胁话当玩笑。
对于这种“失宠”的感觉,年纪较小的孩子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因而便会展现在行为上。例如他们可能会变得爱发脾气、不讲道理、时常哭闹或爱黏妈妈;有些孩子则会出现退化的行为,也就是恢复到小时候的模样,例如他原本已经不尿床了,如今又开始尿床;或者又开始要求用奶瓶来喝牛奶。其次,孩子也可能会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而出现一些问题行为,例如故意捣蛋,或趁父母不注意时,偷偷地打骂弟弟、妹妹。他们这么做,都是为了赢回Ta曾经的关爱。
二、父母该怎么应对?
首先生二胎的父母,应为老大的心理健康提前做好准备。
1.等老大5岁左右再生二胎。
研究表明,如果年龄差别小于18个月,第一个孩子不会嫉妒,因为他还没有理解发生了什么。如果年龄差别2岁,孩子间的竞争就非常突出。孩子的童年期是4~7岁,他们的求知欲更强,并开始了创造性思维,对周围人和事满怀好奇心。当老大年龄在童年期时,父母选择要第二个孩子更为 明智。另外,3~6岁的孩子,自理能力也会得到提高,父母因此能腾出更多时间去照顾更小的孩子。
2.一定要先征求老大的意见,降低孩子的危机感。
打算生二胎的家长,一定要先做好老大的思想工作,应通过耐心的沟通让孩子明白,生二胎是爸爸妈妈自己的事情,并且是一件好事,因为弟弟妹妹是爸爸妈妈送给他的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最好的做法就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让老大喜欢尚未出生的弟弟或妹妹,可以通过照顾布娃娃、抚摸妈妈肚子等方式让老大与父母一起期待弟弟妹妹的出生,并在这个过程中让老大了解父母对他的爱是不会因为一个新的生命而减少,他原本享受的爱和温暖并不会改变,他的生活只会越来 越丰富多彩,让他的情绪渐渐正常化。
如果老大已经懂事了,可以让其参与到照顾弟弟妹妹的过程中来,例如怀孕期间陪同购置宝宝所需的物品,出生后让其为弟弟妹妹喂辅食等,从而培养同胞间的感情。还要让孩子明白,多一个弟弟妹妹,可以让他感受到兄弟姐妹在一起玩耍的快乐,成长的过程中有人陪伴,也不会孤单。此外,爸爸妈妈还要告诉老大,以后爸爸妈妈老了,如果多一个弟弟妹妹,就有两个人一起照顾父母,可以减轻他的辛苦。
3.父母要注意维持家庭情感的平衡。
家人要增加对妈妈的支持,让妈妈可以有精力和时间陪伴老大,而且最好是一对一的单独相处时间,让孩子感受到妈妈专注的爱。因为幼小的弟弟需要成年人更多的照顾,老大可能因此而失落嫉妒,家长可以告诉他,他也曾经这样幼小过,也曾经这样被妈妈呵护照顾,还可以给他看他婴儿时期的照片,让孩子可以多一些的理解和了解,因为孩子对这些是没有记忆的。还可以告诉老大,弟弟(妹妹)是个小婴儿,就像他曾经那样,现在还需要妈妈的很多照顾,而他已经可以比弟弟(妹妹)多了很多能力了,可以在很多方面自己照顾自己了(增加老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样老大也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和妈妈一起对弟弟的照顾当中,形成在一起的感觉,而不是被排除在外。比如给小的喂奶,也把大的搂过来,不要让他们有差距感,进而觉得父母有偏向。当孩子产生排斥情绪时,要表示理解;当孩子还不能完全接受时,应适当接受孩子的坏脾气。
4.父母应尽量做到事事公平,实事求是对待孩子。
平时教养中,父母一定要一碗水端平,要尽量平等地对待两个孩子,比如给老大买一件新衣服,就给老二买一个新玩具。即使其中一个孩子老是犯错,也要抓住机会表扬他、肯定他;即使另一个孩子较完美,也要抓住机会批评他,确保两个孩子的心理平衡,让两个孩子感受到同样的爱,千万不能出现偏爱或情感倾斜,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阴影。当孩子发生冲突闹矛盾时,如果父母出面干涉,无原则偏帮小的,老大肯定不服,等父母走开,就要报复性欺负小的;而对于有些很逞强的老二,家长更不能一味地护着,这不但会让老大产生心理不平衡,更会滋长老二逞强的性格,加深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
父母的教育引导非常关键。父母应该尝试启发孩子们,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比如一样东西两人怎么分,一人一半,还是两人抽签或者轮流,学会把矛盾解决掉,让孩子在矛盾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如果生活中老大确实有做的不妥的地方,父母应该单独与孩子交流,尽量不要当着老二的面训斥老大;有些父母总是拿两个孩子进行比较,“你不乖,还是弟弟听话”“你看姐姐就比你懂事”,这样的话尽量不要说;或是认为大的谦让弟弟妹妹是理所当然的,这也会导致同胞间矛盾的激化。
5.保持亲子交流,让孩子们单独相处,培养责任心和互助能力。
老二出生以后,爸妈要经常和老大交流。“弟弟妹妹不会走路讲话,这么弱小,我们怎么帮他呢?” “你这么小的时候,就是爸爸妈妈帮助你的。”家长可以试着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老大,爸妈以前也是这样照顾他的。等老二稍大点时,父母还可以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们单独相处,并要求他们相互配合完成一些事情。比如让孩子们参加某项活动,在陌生的环境中,让两个孩子体会团结互助的力量。若老大年龄再大点,可以讲讲做哥哥姐姐的好处,告诉他是家中的老大,他要有老大的责任和担当。父母做好这些,让你们孩子们和睦相处,就能带给孩子们快乐健康的童年。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