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心理的表现与治疗(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报复心理的表现与治疗(上)
授课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个事例:一年夏天,战士杨某在乘公共汽车时因与人争坐位,被一位老人说了几句,杨某觉得非常难堪,不但不认错,反而认为是老人有意同自己过不去,多管闲事,让他在大庭广众之前丢了面子,心中十分不满,但碍于车上人多,不便发作。下车时他拿起一根铁棒就去“教训”老头,不料,一棒下去就把老头打死了。杨某因此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杨某的下场就是报复心理带来的恶果,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这个问题。
一、 什么是报复心理
据《辞海》解释:“所谓报复,就是恶意回击自己认为是伤害过自己的人的心理状态。”这里不难看出,只要是报复,主观上就是一种恶意。例如,有些人对待别人的伤害,不管是有意或无意,首先想到的就是“以牙还牙”或者“走着瞧”,这种心理状态就是报复心理。
据专家考证,报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在30%以上的人身上都存在,而且在不同人身上和不同情况下,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报复心理一般程度比较轻,作用时间短,没有明显的恶意,只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狭义的报复心理则主观恶意十分明显,矛盾双方互不能容,谁看谁都不舒服,谁看谁都不顺眼,动不动就要“修理”和“教训”别人,直至大打出手,不计后果。一般情况下,广义的报复心理对个人和集体没有多大的危害,只要分寸和场合把握得当,一般不会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但是,狭义的报复心理则不同,行为人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谁都碰不得,谁都惹不起,半点亏都吃不得,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往往带来严重的后果。值得注意的是广义的报复心理如果不加以克制,也会发展成为狭义的报复心理,给个人和集体带来严重危害。下面我们分析的内容,泛指狭义报复心理。
二、 报复心理的特征及表现
(一)报复心理的特征
报复心理作为一种剧烈的心理状态,有其明显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性”:即主动性、持久性和残酷性。
所谓主动性
持有这种心理的人不需要别人提醒,只要他自己认为时机成熟或者心中积聚的能量达到其心理难以承受的程度,他就会主动去攻击别人,达到泄愤、排解和愉悦的心理满足。
所谓持久性
行为人可以把攻击别人的意念暂时隐蔽起来,积蓄能量,寻机滋事。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时机不成熟,一种是环境不许可,隐蔽的时间因人因事而异,也有长短之分,短的只有十几分钟、几天,长的可达几个月或几年,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残酷性
行为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不分场合,不计后果,把集体的形象、个人的前途、家庭的幸福甚至自己的生命都统统抛到脑后,甚至意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不达目的不罢休。
(二)报复心理的表现
报复心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行为人为了达到报复的目的,往往是不择手段。比较常见的表现主要有三种:
一、是以牙还牙
某部战士王某在打饭时,因不按规定排队,炊事班长想给他点颜色看看,有意只给他一点点菜。王某心怀不满,随即大骂炊事班长,炊事班长不甘示弱,凭着自己人高马大,将瘦小的王某“收拾”了一顿。王某怒向胆边生,迅速找来一根木棍,趁炊事班长不备,一棍下去,便把炊事班长打昏过去了,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王某报复心重,以牙还牙,结果酿成惨痛的恶果,被判死刑。
二、是变本加厉
某部战士史某违反部队规定同本单位女战士王某谈恋爱,时间长达两年之久。后来,女方觉得长期下去不会有好的结果,提出脱离关系。史某在多次纠缠无效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过错,赶紧刹车,而且变本加厉,报复女方,利用夜色,用偷来的菜刀将王某砍成重伤,结果进了牢房。
三、是一意孤行
某部四级军士长单某和干部肖某同时与一有夫之妇谈“恋爱”,彼此不能自拔。单位领导发现后,主动靠上前去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发动双方的亲朋好友劝说他们,让他们不要为情所迷,为情所困,主动退却。肖、单二人执迷不悟,一意孤行,意欲报复,最终酿成惨祸,单某将干部肖某杀害。最后,单某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双双命赴黄泉。
三、产生报复心理的原因
报复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呢?从客观上看,主要是受传统的小生产者“不吃亏”思想观念的影响,从主观上分析,报复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与一个人的文化层次、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具体地说,报复心理的产生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一、是修养不好
因为平时不注意学习,不注意修身养性,知识面窄,思维方式片面,总是把别人的一般性攻击行为,甚至善意的挑逗当成恶意的挑衅,以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并依据自己的理解程度,去进行思考,以为最好的自卫方式就是报复别人,结果不但使自己作出了无谓的牺牲,而且还让不少人蒙受了不白之冤和巨大损失。
二、是性格缺陷
一般来说,性格呈多血质的人往往情绪比较容易激动,遇事不冷静,沉不住气,行为鲁莽,不计后果,结果经常干出一些痛快一时,痛苦一世的事;呈抑郁质的人则多愁善感,不善交往,喜欢偏听偏信,钻牛角尖,听到风便是雨,冷不丁地干出些蠢事、傻事来,让自己追悔莫及。
三、是不良家教
有些家长由于自己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孩子出门在外,要想不吃亏就要处处逞强,不甘示弱。给子女灌输一些消极甚至十分错误的“理论”,诸如:“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软蛋没出息”,“好人就是窝囊废”等等。结果,非但没有让子女成为“强者”,反而把他们引上了邪路。
四、是书刊误导
有的战士从小就爱看武侠小说,对其惊险情节和江湖义气津津乐道,但又分不清真理和谬误,正义与非正义,对其精华与糟粕一律兼收并蓄,对各路义士和武夫十分崇拜,盲目仿效,对一些不健康的“训示”,奉若信条,牢记在心。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是不报,时机未到”,“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等等记忆犹新,生搬硬套,强化了“复仇心理”。
四、 报复心理的严重危害
报复心理一旦形成,就会给当事人戴上沉重的精神枷锁。一方面是积聚心中的“怨气”和“仇恨”急于暴发,要千方百计寻找机会与场合,加害于他人;另一方面又要防范别人的报复。一天到晚忧心忡忡,一年到头劳神过度,久而久之就会工作消极,精神萎靡,甚至意志消退,自毁前途,其危害显而易见,最直接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破坏形象
每个人和集体都存在一个形象问题,良好的形象本身就是战斗力,是完成任务和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俗话说得好:“形象重于生命。”一个单位、一个人形象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我军官兵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奋斗、流血流汗,甚至牺牲生命,树立起了威武文明之师的高大形象。倘若我们之中总有那么几个报复心理严重的人,置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于不顾,动不动就报复社会、报复他人,互相斗殴,伤害老百姓,给人留下“解放军打死人”的印象,岂不是自毁长城,自毁形象。我们每名官兵都是人民军队钢铁长城上的一块砖,正是这成千上万块的砖才筑起了巍巍长城。如果我们不注意从自己做起,每一个人都成为胸怀宽广、深明大义的革命战士,而是为斗一时之气去报复他人,谈何立身做人,保卫祖国,“人民战士”的巍峨形象岂不毁于一旦。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