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孩子“自尊”的那些做法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中心-毁掉孩子“自尊”的那些做法

家长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是否常常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对孩子进行错误教育呢?看看以下18种做法,你是否中枪,不想毁掉孩子“自尊”千万别这样做。

 

1、你是否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

例如:一直跟他说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

 

2、你是否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

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摧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3、你是否让孩子产生罪恶感: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

举例如下: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你连电影也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由于他造成的。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自己早就在事业上有大发展了。

 

4、你是否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口气从来都不和蔼:从来不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达到70分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

还配合一些挖苦讽刺的汉语词组。如“你真蠢”“你混”“没见过你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等等。

 

5、是否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没有给他一点儿自由,他的行踪你都密切注视。

例如:他如果有日记,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这样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一个怀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绝不可能奋发上进的。

 

6、你是否曾经迁怒孩子?

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后要想方设法找理由给孩子泼狗血。无论什么事都归功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并制止他流眼泪。这样做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同样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

 

7、你是否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

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8、你是否在他口出污言秽语时,讥笑他。

这会让他的词汇会越来越不成体统,说出话来把人气个半死。

 

9、你是否永远不对他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让他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他自己去决定一切。

 

10、你是否避免对孩子说他犯了错误,免得孩子有时候会感到内疚。

这样他将来出去偷东西,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时候,会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对,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11、你是否把他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千万不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免得他累着。

这样他会养成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

 

12、你是否不论好坏书刊,任其自看,不闻不问,更不予干涉。

而家里倒是收拾得干干净净,餐具也做了彻底的清毒,但就是不管孩子的脑袋里装了多少垃圾。

 

13、你是否会经常吵架,恶言相加,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

这样,将来父母感情破裂,离婚时,孩子不致于感到意外。

 

14、你是否,孩子要用多少零用钱都照给不误,不要让自己干活挣钱,也别叫他节省,何如让他和父母当年一样受苦受累呢?

 

15、对他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无理要求,总是姑息迁就,否则万一他生气了,着急了,那可不得了。

 

16、是否当他和邻居,老师或警察发生冲突时,你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边,让孩子知道:那些人都是对你不公平的。

 

17、当孩子闯了大祸以后,慎重地声明说:“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小题大做了吧?”。

 

18、当众出孩子的丑。

 

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偷看我的日记、偷听我的电话。我觉得他们看我就像看贼一样!这样下去,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的隔阂越来越大,甚至不愿意和他们交流了。”

 

这个学生的心声并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孩子在“隐私”问题上都深有同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的增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秘密”,日记就变成了孩子倾诉的“朋友”。但很多父母以对孩子“负责”“关心”为由,想方设法翻看孩子日记,偷听孩子谈话,殊不知这些父母亲的做法却正是孩子们最反感的行为。

 

刘女士的孩子在太原一所小学读四年级,她认为:“现在社会上很乱,不听他电话怎么能知道他都结交一些什么人啊?家长就要有家长的监护权,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了孩子好啊!”

 

家长偷看日记、偷听电话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对孩子关心不够、缺乏信任的表现,容易造成孩子对家长的不满情绪,产生新的沟通障碍。这实质上反映了目前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或老师在侵犯了孩子隐私权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伤害。如果长期下去,可能还会使孩子患上抑郁症,甚至出现性格扭曲,原本浓厚的亲情也会淡薄很多。

 

郭潇赢教授建议:父母应尊重孩子们的隐私权,不要轻易去动孩子抽屉上的锁,因为它是用来珍藏孩子的“秘密”的,如果强行打开,孩子的心灵大门就会从此对你紧闭。父母亲应该平视孩子,走近孩子,多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解决他们的烦恼,给他们一片快乐纯净的心灵空间。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官方网站:心理健康 ◆ http://www.xmxljg.com

专家督导:心理辅导 ◆ http://weibo.com/fjxlzx/

企业微博:心理词典 ◆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心理课堂 ◆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权威心理督导:国家级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学教授郭潇赢

厦门心理咨询(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文章引用图片均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6-11-02
标签 : ,,,,,,,,,,,,,,,,,,,,,,,,,,,,,,,,,,,,,,,,,,,,
分类 : D 心灵成长,H 考试压力
评论 : 0条

= 1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