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勿拔苗助长-厦门心理咨询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教育孩子勿拔苗助长
人这种动物必须是在错误中成长的动物,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试验错误的过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一种惧怕错误的观念在我们的家长(上一篇文章的案例)心中生了根.就像这位母亲,不能允许孩子哪怕犯一点点错,一出错就非打即骂.在学校,也有许多与这位母亲观念相同的老师.这是我想不明白的,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因为道理太简单了呀,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的话我们说了都几千年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失败怎么能有成功呢?正确与错误也是这样,它们就像孪生兄弟一样,没有错误也就没有成功.错误是有价值的,学校与家庭应该是一个允许孩子犯错的地方(金苹果老师观点:学校和家庭是孩子进入社会前的演练场,要多提供犯错的机会,让孩子认识怎么不犯错,这个时间犯错代价相对小很多,进入社会再去认识错误,那代价是非常昂贵的).你只要考察那些成功者的经历,差不多都是在大量的失败、错误当中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即使这样,那些所谓的成功者随时都会面临出错,甚至失败的可能.一个人,只要他活在世上,永远都有出错的可能.人们早都忘记这个道理了.许多家长以为孩子的大脑就像电脑一样,出现的错误不及时处理就会越积越多,所以当孩子一旦犯了错误的时候,成人总是想让他们刻骨铭心,永不再犯,甚至在孩子出错之前就加以提醒,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失去了认识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成长机会。
我们大人也会常常出错,为什么要求孩子绝对正确呢?人的优点总是伴随着对于缺点的克服而生长出来的,一个缺点也没有的人是平庸的.课堂上,老师不允许孩子出错;在家里,父母不允许孩子出错.结果,孩子也就只能尽力不出错了.为了不致出错,他们只好收敛幻想,自我绑束,缩手缩脚.成人在禁止孩子出错的同时,也使孩子失去了通向正确、通向成功的机会.当孩子一旦形成这样的人格,父母就不愿意了,就会说哎呀,你看你看,你怎么一点想象力都没有?一点探索精神都没有?为什么胆子这么小?父母不去反思自身,却毫无道理地责怪孩子.他们费了好大劲把孩子终于折磨成了胆小如鼠的人,现在,为了让他们胆大,又开始新一轮折磨.关于错误,还有一个儿童心理成长机制与成人对错误的看法是否正确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成人认为的错误在孩子的精神成长机制中是不是也是错误?有时候,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在孩子来说是成长中的一种形态.孩子不是一个没有长大的人,而是一个内在机制与成人完全不同的人.即便孩子真的错了,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先剥夺他”错”的机会,而让他亲身感觉到自己的错误,这要比你直接告诉他不能这样做效果要好.当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告诉他哪是正确哪是错误,给(金苹果老师觉得这里用帮,比给更合理,概念大人给不了孩子,因为概念需要孩子自己肉体化)孩子建立一个关于正确和错误的概念.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错误”作为养料来促进成长,他们只有在”错误”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确”.这就像粮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长非得靠粪便给养一样.
所以,在我们中心,我们的口号是:在错误中成长.不光对孩子,对老师,对管理人员,连对我都是这样要求的.新来的孩子不敢下笔,我们的老师就会说:某某同学,往错画,给老师犯个错看看!画成狗屎蛋都行!听了这句话,孩子便一下子轻松起来,对技术的恐惧就烟消云散.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在于得出正确的结果,而在于走向正确的那个过程.这个过程最有价值,也最能使人幸福.现在,凡来我们中心的家长都对我们的老师的精神面貌啧啧称奇,说李老师,这里老师的状态太好了,我们在其他地方都没见过.为什么呢?除了其他原因之外,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怕出错.我也像鼓励孩子犯错误那样鼓励老师出错,所以我们的老师特别放松,很勇敢,精神气儿特别足,工作对他们来说是幸福的.
金苹果老师说:在我们身边太多大人喜欢盯着孩子的错误,不停的说(骂/打),最近我发现,老喜欢盯着别人犯的错,是一种心理问题,是自己不接纳自己,尤其不能接纳自己认为不好的地方,这时就把这种自己对待自己的模式,投射到跟别人的关系,包括自己的孩子.我以前也是老盯着别人犯的错,在大学时一个师姐说我,你怎么老发现不好的事呢,经过了将近二十年的努力,我终于看别人,看自己先看到的是优点,对缺点不是指责了,是同情.所以这是个心理问题,也是心理成长的问题,只要你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有意识的观察自己的这些行为,慢慢的你会发现自己成长了,能接纳自己的不好,犯的错误,也能接纳别人的不好,以及犯的错误.心理学称这个叫心理空间变大了.
心理咨询预约: 0592—5515516
心理健康官网: http://www.xmxljg.com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