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拿走孩子的幸福-厦门心理咨询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请勿拿走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孩子的幸福观是什么呢?有些家长发现只要不让孩子学习,只让他们成天吃喝玩乐他们似乎就幸福了.如果我们这样想,我们就是不信任孩子.这个信任指的是我们不相信我们的孩子具有人类的普通特征.因为人类普遍的特征是: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无所事事是最痛苦的.所以我们的孩子也会因为无所事事而痛苦.目前如果他们认为不上学是幸福的,那么我们就要反过来想一想,我们能否将上学这件事变成是让人幸福的一件事.我们在本书中反复地提及”幸福”这两个字,是因为人这种动物活着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幸福,如果不幸福就说明他痛苦了.如果人因为做某件事而感到痛苦,比如孩子因为学习而感到痛苦,那他们就无法做好这件事.人活着只要幸福了,他的生命价值就高;不幸福,他的生命价值就低.我们这样说会让人以为我们提倡给孩子幸福就是让孩子一点都不烦一点都不痛苦,其实不是这样的.人类自然成长中的烦恼和痛苦会被人们自己所吸纳,使它变成反思中的幸福,它是有意义的,是人们生命的需要.但是一些由于外因所造成的痛苦和烦恼会扭曲人们的心理,一颗被扭曲的心灵会让这个人一生不能获得幸福,无论他得到了多少幸福的外在条件,他都不会获得幸福。
有一次上的课名为”我的幸福”,是由一个刚刚培训完的老师上的,她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被家人当做宝贝,每个人周围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着我们;在物质上,我们要什么就有什么;星期天可以游泳,放假了还可以旅游…那么,在这样的生活状态里,我们一定感到很幸福了…话音未落,孩子们齐声回答:老师—-,我们不—-幸—-福!这个回答太让人意外了。那个老师非常尴尬,愣在那儿了。这也不能怪她,因为过于年轻,她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境地。她以为孩子没有听明白,还想继续引导。她说:老师小时候就不如你们了,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连糖都吃不上。所以,老师那时候所向往的最最幸福的事儿就是能够拥有很多很多很多的糖,一房子糖,甚至一间用糖做成的房子,连书桌、椅子、床、枕头也是用糖做成的,这样,当我想吃糖的时候呢,伸出舌头随便在哪儿舔一下就可以了。孩子们一听,全都大笑起来,说老师你真傻,太傻了,你怎么会喜欢吃糖呢,糖是吃的东西里面最“low”的,你怎么能喜欢这样的东西?还把拥有糖当做最幸福的事儿?
这一下,那个老师彻底懵了,她不明白这些孩子为什么会是这样,脸腾地红了,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她就问:那你们向往的幸福是什么呢?这一问全班一下子活了,全都举起手来,其中一个10岁的男孩子,在文化课学习方面是年级第一,他站起来说:老师,我们的幸福是星期六、星期天的早晨可以躺在床上睡懒觉。另一个女孩等不及了,抢着喊:我的幸福是放长假,到沙滩上去玩。孩子们渴望的幸福五花八门:买一大堆零嘴坐在床上吃;爸爸妈妈不要老是叨叨;学校老师少留点家庭作业;他们家买的彩票得了大奖;他的床放在百货大楼里,一边是货架,一边是游泳池…孩子们太渴望幸福了,但是这样的幸福多少让我们感到吃惊。孩子们是真真切切地渴望着幸福,他们说的全是真话。孩子的幸福其实就像能够调出所有颜色的三原色,但是成人只给了他们一种或者两种,她们调不出幸福的颜色,他们的幸福被人拿走了。(内容摘自李跃儿《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心理咨询预约: 0592—5515516
心理健康官网: http://www.xmxljg.com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