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对女性的危害

137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三胎对女性的危害

 

前段时间, #专家建议放开三胎#又上热搜了!话题一出,阅读量高达6.4亿,网友吵得沸沸扬扬。二胎政策才刚开放几年,三胎又提上了日程。看看底下的评论,清一色的质疑:“三次鬼门关一日游?”“一胎都不想生,还三胎。”“坚决不能生三胎,会累死。”

 

三胎对女性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三次艰难的怀胎十月、三次生产的鬼门关,甚至是三次痛不欲生的“产后抑郁”、似乎永远看不到头的“丧偶式育儿”,以及再也无法摆脱的职场歧视、家庭歧视……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生完三胎再养育,后半辈子就没了。”Facebook上有个主页叫“我后悔生了孩子”,拥有近万名粉丝,每天都有大量人匿名投稿,倾诉自己的苦闷和抑郁。“在我心中孩子曾跟呼吸一样重要。不幸的是,生孩子实在是太可怕了。一直在生产后的半年后我都在接受治疗。”“我被两个孩子折磨得快疯了,丈夫却因为我不满意于现在的生活,觉得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本来以为孩子是人生中的幸福,但是我现在每天都在哭。”“我是爱他们的,但是如果能重新来过,我绝对不会再生,之前跟丈夫约好生三个孩子,现在算了吧……”这些充满无奈和心酸的文字,看哭了很多人。催生的人总对女人说:“有了孩子会很幸福。”却从不曾告诉她们: 生孩子,可能是会要命的;养孩子,可能是会崩溃的。“在你生完孩子之后,你基本上还要再生一遍——把一袋叫做胎盘的人肉‘生’出来。”“你生完孩子后第一次大便,痛感跟生孩子一样。”和这样的内容相反的,是她微笑着描述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疼痛,并且表示这些都是“正常”的。而评论区也有很多妈妈更进一步分享分娩的痛苦:视频中所形容的,一点也不过分。所有的分娩过程——甚至包括无痛分娩——也同样面临难以忍受的疼痛。而所谓的无痛分娩,实际上面临着更大风险:你可能生下孩子后长达4小时双腿没有知觉,如果用错药物,还可能瘫痪。“产后很多时候,你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你会认不出自己。”

 

还有人说到生产过程中的撕裂:

 

而且,产妇可能会在床上大便——“我知道这似乎不是一件大事,但是我不想当着别人的面大便啊!”这和产妇哺乳被家属(包括男性家属)围观而崩溃一样,而且还有最不可思议的:产后出院后,觉得自己一切正常了,可是在如厕时,还是可能会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子宫排出来。这种现象叫“子宫脱垂”,听上去不可思议,但这确实是“正常的”。而皮肤松弛、肚皮上遍布妊娠纹这些事情,对于产妇来说,更是再正常不过。这并不是一句“正常”就可以弥补的遗憾。她们面对镜头,把其他人最意想不到甚至是难以启齿的事情展现在所有人面前,而这些却是每一个产妇会面临的风险和有可能的牺牲。尽管一些情况因人而异,可这些“正常”的现象,确实是时时发生。这些生产的巨大代价和痛苦,却鲜有人知——就像视频中的几位女性说的那样,在她们亲自生产之前,也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多数人会用“伟大”来形容女性为了繁衍后代作出的巨大牺牲,但是她们实际上经受的痛苦,绝不是这样一句赞美就可以抚慰的。妈妈是人,不是神。每一句“母子平安”,背后都是血淋淋的生死。所谓的伟大,都是用命在搏。而且,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生产只是个开头,之后的养育,才是重头戏。养育孩子的第一环,母乳喂养也常常伴随着痛苦。乳头被咬破还要坚持喂养,孩子的一口吮吸就可以让新手妈妈疼到一边掉眼泪一边喂奶。朱丹说过,自己看到女儿靠过来吃奶的样子,她都在害怕。而此外,生产还伴随着各种后遗症。比如产后漏尿。Ella就曝光过自己的后遗症——被诊断为“应力性尿失禁及膀胱脱垂第二级”的她,打喷嚏、原地跳跃、跑步等动作都会造成尿失禁,不仅会弄湿护垫,有时还会把裤子弄湿。而随着近两年不断有人为其发声,“产后抑郁”这个生产后遗症也终于越来越得到重视。

 

在《新生日记》中,虎妈刘璇就承认了自己深陷产后抑郁的经历——“我陷入了一种想要逃避现实的情绪,那段时间仿佛自己与别人隔着一堵墙。”而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对于不接受“产后抑郁”这个概念的人来说,产妇这样那样的情绪不过是无病呻吟的“矫情”,说得严重些就是不配做妈妈。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的一份数据调查显示,中国妇女患有产后抑郁症状的人群比例高达50%——70%,超过10%的人如照料不周会发展成严重的抑郁症。很多人对“妈妈”都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她们生产结束就可以恢复魔鬼身材,希望她们刚做妈妈就能“为母则刚”。可是“母爱”“伟大”不应该成为每一个妈妈的禁锢,妈妈们也在面临一切挑战,她们也会生病,也需要适应和照顾。而在她们成为妈妈之前,自己也是被当成公主呵护的。可能连“专家”也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女性,早已越来越不想生孩子了。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很好的诠释了这个现象。金智英出生在平民家庭,像所有普通女孩一样上学、长大。入职后,她的工作表现明明很出色,可到头来升职的却是那些能力不如她的男同事,只因她是女人,可能要结婚、要休产假……结婚后的金智英,过得很不开心。婚后,迫于长辈的压力,金智英不得不放弃工作,去生孩子和带孩子。关于金智英和丈夫大贤在商量要不要生孩子时,大贤说了句很有趣的话,他说:“反正总是要生的,早生晚生都一样,等孩子出生了,我会好好帮你的”。蛮有趣的,在这里大贤用了”帮“这个字。好似在他潜意识里,带孩子是智英这个母亲一个人的职责,父亲只需要偶尔帮忙照顾一下。

 

为人妻的不容易,除了难在丈夫的不理解外,更难在三重身份上:既要当妻子,又要当母亲。为人妻,金智英得照顾好丈夫的生活,保证不管多晚丈夫回到家,都有热饭吃;为人母亲,金智英要照顾好孩子,孩子的一日三餐,哭闹玩耍都要陪着,还要接送孩子上学回家;一家人在客厅逗孩子,金智英得一个人在厨房,默默准备菜,默默洗碗。有时大贤心疼智英,帮她洗碗,婆婆还觉得心疼,金智英还得赶紧解释一句:“妈,在家都是我洗的。”但就算这样辛苦的为这个家付出着,被要求做一个完美的妻子、母亲,没有收入的全职妈妈依旧被人看不起。在一些人眼里,全职妈妈是很“享受”的,不用工作,只用做做家务,带带孩子,花着丈夫赚的钱,很轻松。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金智英一样的女性,被要求着成为更好、更能干、更完美的妻子、母亲、儿媳,若是做不到这一点,便是不好。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披上了“母亲”的外衣,便无人问津。为母则刚,是世上最扯的鸡汤。每一个看似正常无比的妈妈,都曾无数次在深夜里流过眼泪。有人说:每一个被冠名“母亲”的女人,从怀孕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遭受诸多磨难;从走进产房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死神盯上。其实,女人从来不怕生孩子的苦,她最怕的是,我九死一生,你却云淡风轻,我受尽折磨,你却漫不经心。生育是一项权利,而不是一种义务。生孩子需要勇气,不生孩子也需要勇气。

 

杨澜说:“女人不应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或社会平等指标里的数字,她的价值不是看她做到什么职位,赚了多少钱,生了多少孩子,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拥有充实丰盈的人生。”人生的最终目标,不在于养育与否,而在于选择背后的坚持,以及开拓幸福的能力。希望有一天,所有女人都不再被“生育”绑架。无论是否生孩子,无论是否成为完美妈妈,都能甘之如饴,活出丰富的自己。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3-06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