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误解如何解决?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沟通的误解如何解决?
杨晓鸥的丈夫毫无征兆地突然要求离婚,并且态度坚决,丝毫都没有回转的余地。让杨晓鸥感到一头雾水的是,一直到两周前,他们夫妇俩一起参加同学的生日会,席间还欢声笑语的。当天晚上回家,两个人还像往常一样聊天到后半夜。一直以来,他们的婚姻生活虽然算不上你侬我侬,但也就是像大多数普通夫妇那样平平淡淡地过,离婚,是她做梦都想不到的结局。但现在无论怎么劝说,丈夫都是那句话:“我受够你了,你就是永远只顾自己的自私鬼,我再也不想要过这样的生活了,我们必须离婚!”。杨晓鸥本来是以为丈夫只是闹闹脾气,但是他很快就搬到单位宿舍住了,丝毫不给她机会做补救。眼看丈夫如此的决绝,杨晓鸥百思不得其解:我们的感情基础挺好的,经常动不动就是长达几个小时的聊天,自认为两个人沟通得挺多的,怎么丈夫就非要离婚呢?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了?
跟杨晓鸥不同的是,严娜最苦恼的是跟丈夫余志高沟通不畅。她和余志高结婚八年,孩子今年六岁了,正在面临升小学的关键时期。严娜希望托托关系给孩子找一个好点的学校,她认为学习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不能马虎。而余志高却觉得她杞人忧天,他认为孩子自己会长大,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刻意地安排。让严娜气馁的是在他们这么多年的婚姻生活里,从来沟通就没有通畅过,很多挫败和沮丧。她觉得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余志高从小父母就离婚,他是在没有人管教的情况下长大的,所以就意识不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有时候说着说着我就不想跟他说下去了”,严娜说,“我们俩思想从来就没有一致过,所以跟他沟通就很费劲儿,什么都说不通”。一个沟通很多,但是却面临离婚。另一个是沟通不畅,经常有很深的挫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前者沟通很多,但是他们的沟通有效吗?后者沟通不畅,是什么原因导致?
他们并不真的了解沟通,因而误入沟通的误区!
沟通误会之一:沟通=聊天?
杨晓鸥常常和丈夫持续聊天好几个小时,她据此认为他们的沟通非常好。这大概也是很多人对沟通的误会。但是再细问起他们这几个小时都聊了些什么,我们会发现他们聊的内容其实只是“别人的事”,而不是“我们的事”。两个人花好几个小时说弟弟和弟妇的事情,说父母的健康,说某个社会新闻,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但惟独没有说他们自己。说“别人的事”,只能算是聊天,而聊天不是沟通。杨晓鸥和丈夫都是十分敏感的人,由于种种的原因他们都很害怕受伤。所以在日常的交流中都会尽量的不提及自己——提及自己必然就会涉及到情绪感受、立场观点,但他们的情绪感受很脆弱,很容易受伤,为了维护表面的和谐,两个人很有默契地都不提及“我们的事”。所以表面看来他们经常聊天,但其实从未进行过真正的沟通,殊不知问题并不会由于你不面对就自动消失,日子久了两个人中压抑较多的人就会爆发。所以沟通,是“说我们的事”,而不是“说别人的事”。即便有时候是以“别人的事”为开端,但最终都是要回归到“我们的事”。“别人的事”,只是事件本身。“自己的事”,则是对这事件的观点、看法和感受。
沟通的作用是化解矛盾冲突,增进双方的了解,拉近心理和情感的距离。而聊天的作用只是消遣和交流信息,同时也有减压的效果。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聊天,但是更需要沟通。
沟通的误会之二:沟通=说服?
在与严娜的交流中,我发现在她内心深处认为丈夫学历比自己低(严娜是硕士学历,丈夫是大专),所以他的很多观点自然就不对,不全面。在沟通的过程中,就总是试图说服他,希望他能够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去做,一旦丈夫不妥协,她就认这个沟通是失败的,进而有很多的无力感和愤怒情绪出来。在日常生活中,何止是严娜,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当对方妥协,放弃自己的观点,归降到我方阵营,沟通才算通畅。这就是本书前面谈到的“给对方拔刺”并视对方的疼痛为理所当然的行为。这种以“说服”为主要沟通方式的夫妻,自然就容易爆发激烈的冲突。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观点是绝对正确,或绝对不正确,也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必须一定非要按照某个原则去处理不可。基于前面所述三大差异(原生家庭、天生气质、男女性别)的原因,每个人之所以形成现在的观点和行为习惯,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你要他放弃自己的观点,谈何容易呢?因为对于有些人来说,放弃自己的观点,就是对自己的否定,甚至是对祖先的背叛!在沟通中总是要努力地说服对方,除了换来因一人屈服而带来的短暂和平(长此以往就会两败俱伤),就只剩下无休止的争吵或冷战了。婚姻,要么两个人都幸福,要么两个人都痛苦,绝对不存在一个人幸福而另一个人痛苦的情况。两个方向,只看你的选择。
本文来自:心理师肖雪萍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