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男童的意外事件(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3岁男童的意外事件(上)
最近,3岁男童被拴门绳勒脖吊挂致昏迷的事情登上热搜。1月22日,海南东方,一名三岁男童在家中院子玩耍,他将拴门绳套在脖子上脚踩空油桶玩,突然脚下油桶滑走,男童双脚立即悬空脖子勒紧被门绳套吊在铁门上,孩子不断挣扎逐渐陷入昏迷。最近,3岁男童被拴门绳勒脖吊挂致昏迷的事情登上热搜。1月22日,海南东方,一名三岁男童在家中院子玩耍,他将拴门绳套在脖子上脚踩空油桶玩,突然脚下油桶滑走,男童双脚立即悬空脖子勒紧被门绳套吊在铁门上,孩子不断挣扎逐渐陷入昏迷。
事发时,孩子的母亲在屋里做饭,六岁的姐姐发现后将弟弟的身体抱起,并向母亲呼救。所幸,孩子经过恢复后已脱离危险。孩子的母亲带三个孩子确实辛苦,发生这样的事情绝对是她没有预料到的,一个普通的栓门绳,一个空油桶,看似没有任何危险,其实隐藏着非常大的危险和伤害。新闻出来后引发热议,很多网友发出疑问:为什么有栓门绳,为什么这么巧有油桶,这些隐蔽的安全隐患该怎么防范?当今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更复杂,各种隐形暴力犯罪频出,除去肉眼可辨的人身伤害之外,还有些不易察觉的暴力形式,包括心理伤害、精神伤害,每一天都在威胁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相比那些一眼能看到的风险,隐性的伤害显得更为可怕,也更不易规避,作为父母,我们更需要关注了解并加以防范。
隐蔽的身体伤害
我国死亡检测网报告显示,意外死亡为0-14岁儿童的第一死因,我国平均每年有近20万名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 7%~10%的速度快速增长,远超传染病和儿童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人数。生活中,那些日常很不起眼的小物件,都可能成为“隐形杀手”,让人防不胜防。2017年,8岁的男孩小飞将零食袋里的干燥剂放进饮料瓶里,发生了爆炸。他的右眼被碱性液体侵蚀,眼球被溶,终生失明。2018年,贵州一名6岁男孩用打火机烧涂改液的瓶子,没想到瓶子爆炸,涂改液喷溅到男孩身上,导致脸、脖子和胸口多处烧伤,烧伤面积达30%。还是2018年,江西一名13岁男孩因为好玩,将身体探出汽车天窗,没想到通过高速路限高横杆时,他的身体与限高横杠发生碰撞,当场身亡。很多人肯定会意外,怎么连干燥剂、涂改带怎么也能杀人?答案是肯定的,这些隐蔽的伤害能伤人,甚至杀人。干燥剂就是生石灰干燥剂,遇水后会产生氢氧化钙,瞬间释放巨大能量伤害孩子。而涂改液的主要成分中有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遇到明火和热源就有爆燃的危险。
父母请记得告诉孩子:涂改液和干燥剂都不是玩具,千万不能玩。如果孩子在使用涂改液,请记得远离明火、不跟皮肤直接接触、不在密闭空间长期使用。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像涂改液、干燥剂、汽车天窗这样看似稀松平常,但其实暗含危机的安全隐患,它们就像“隐形杀手”,时时隐藏在暗处,给我们致命的伤害。中国安全教育专家王大伟说:绝大部分的意外伤害是可防可控的,其中父母和照顾人对于意外伤害的重视程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监护人,想要避免这些隐蔽伤害的发生,需要做到三点:对各种安全隐患有所了解和预知;在陪伴孩子时,做好全方位的防护;及时、全面地给孩子做好安全教育。每个父母养育孩子都需要付出无数心血,请一定提高防范意识,避免酿成难以挽回的悲剧。
隐蔽的心理伤害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4亿学生遭遇校园霸凌,比例达到学生总数的32%,而其中将近有30%的学生不会反抗。校园霸凌被称为“隐匿的校园之恶“,它不光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娱乐圈的艺人也曾遭受校园霸凌。金马奖加冕的马思纯在综艺节目《看我的生活》中,自曝曾度过三年“地狱般生活”,讲述了她遭受校园霸凌经历。当时她正在上初中,因为胖,每次跑步遭嘲笑,而班上有一个女生总是针对她,充满恶意地调侃她。有一次马思纯把没有喝完的可乐放在抽屉里,想回来之后继续喝,谁知道那个女生居然在里面掺了抹布水、粉笔灰、拖把水。她也曾把这些经历告诉过父母,但父母却让她忍着。虽然后来那位女生道歉了,但态度并不诚恳,而且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个霸凌的女孩儿是马思纯不自信的开端,“她让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 “我就觉得,我没那么好。”也因为霸凌,导致她到现在都不够自信,这种孤立无援的不安感一直伴随她到了成年,马思纯被确诊患上焦虑症。虽然过去这么多年,这依旧是马思纯的心理阴影,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她总是把姿态放得比较低,连在感情上也是如此。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