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为何要拼父母?

152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养孩子为何要拼父母?

 

前几天,大连的一位爸爸因为一段在疫情期间给女儿监考的视频,而走红网络。视频中,爸爸认真打开密封试卷,并郑重告诫女儿不准跟监考人交头接耳。举手投足温和又严肃,爸爸瞬间化身监考老师。这位爸爸告诉采访者,1月7号学校举行统考,疫情期间让孩子居家考试。虽然是居家考试,孩子也只上四年级,但也要按照学校的流程来,包括考试时间以及对孩子要求都要按照以前的规则来。不能因为在家里就让孩子对考试就放松,这样才能养成一个好习惯。不得不说,这位爸爸用心良苦,这么有仪式感,是想让孩子知道考试的规则与重要性,更想让孩子认真对待每一场考试。

 

从小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越早立规矩,越能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少走弯路,也能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可反观生活中,很多为人父母的人为了走捷径甚至图方便都在“藐视规矩”,甚至带着孩子一起破坏规矩。他们看似很聪明的做法,其实在酝酿着一场悲剧。前不久,在永嘉桥头新城大道与壬田交叉口处,上演了惊险的一幕。一名女子带着孩子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急匆匆地行驶在马路上,前面路口亮起了红灯了,她却没有停下来,直到撞上了正常直行的轿车。车流中,女子连人带车翻倒在地,后座上的孩子也摔倒在地,更惊险的是,女子距离身边滚过的车轮仅不到半米。这一幕看得揪心,我不禁想问,这位妈妈真是疯了吗,带孩子还敢这样闯红灯。有位网友在评论区说,她是在教育孩子闯红灯是要被撞的。这句评论非常扎心,在马路边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父母们一边拉着孩子闯红灯,一边跟一边跑一边说来不及了。还有的上公交车不排队拼命往上挤,恐怕抢不到座位。对于规则有恃无恐的父母,不仅给别人增添了麻烦,也将自己置于危险中,更让身边的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带来躲不掉的灾难。金星面对一些不守规则的人,她教导过自己的孩子,以后遇到不守规则的人,不必跟他们争辩,永远让着他们,因为咱们的日子长着呢。是呀,因为不守规矩的人兴许哪天人生就走到终点了。

 

近日,有个16岁男孩咬伤民警的新闻冲上了热搜。在辽宁沈阳,一名男孩以给母亲送身份证为由插队,受到工作人员阻止后,男孩还不服气,不仅用脚蹬踹执勤民警,还将其手指咬伤。工作人员当场把小男孩制服,被制服后,男孩依然不停辱骂民警,语言不堪入耳。男孩的行为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网友表示,都16岁了,还不懂规则,社会不是你妈,不会惯着你。是呀,不知道他的父母看到后会有何感想,但孩子现在都不遵守规则,长大后不知会做出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来。

 

美国黑人作家鲍德温曾经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我们经常会在公共场合看到,“视规矩如无物”的父母比比皆是:在超市结账时,父母牵着孩子插队;过马路时,他们抱着“反正车也不敢撞我”的侥幸心理,带着孩子破坏交通规则;在动物园里,明明饲养员一再告知,禁止私自投喂小动物,可父母总是不以为然,结果孩子的手指被咬掉等等。在规则被漠视和践踏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是纵容的帮凶,也都是受害者。《银魂》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自由不是无法无天,而是按照自己的规则活下去。最好的自由,就是引导孩子遵守规则。家长不遵守规则,孩子的人生没有标准,也很难有幸福的人生。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视频,至今印象深刻。有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每天有20分钟的玩平板电脑的时间,可有一次时间到了,爸爸跟他要回平板电脑。他很不情愿地说:“你每天都规则规则的,太烦了,我想要自由。”爸爸说:“好吧!”那次,男孩很开心地玩了很长时间。结果第二天男孩起来晚了,埋怨爸爸没有叫醒他,爸爸温和而坚定地说,你不是要自由吗?我干嘛让你起床!男孩无言以对,只好低头离开了。周末时,孩子跟爸爸说要去游乐场玩,他们俩有了以下的对话:“可以,你是自由的,可以想去那里就去那里。”“那你可以给我钱吗?”“这世界坐车打车是规则,你可以跟出租车司机说,你是自由的,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司机必须载你去哪里。”“出租车司机又不是傻子!”“所以要守规则呀!孩子记住,这个世界不守规则、不守承诺的人终将被世界狠狠惩罚!”“爸爸我错了,还是按以前的规则来吧!”男孩低下头承认自己的错误。有智慧的父母,都懂得在孩子面前言必行,行必果。他们在要求子女的时候,会以身作则,用行动让孩子懂得“规则”的重要和不可破坏性。

 

在规则面前,家长必须温柔地坚持。家长在坚持原则的时候,要用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而不是用大人的地位去压制孩子,更不是批评和打骂。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带头犯错,更不是无底线的溺爱,而是要从小时候开始,就为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感,父母对规则保持敬畏,孩子才会遵守规则。提到当红小花关晓彤,很多人都夸赞她懂礼仪、举止得体大方。其实,这跟她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在一档节目当中,她说从小父母对她就立了不少规矩。比如吃饭不能吧唧嘴;在给客人盛饭的时候,不能直接说你还要饭吗?而是应该问对方,您还需要加饭吗?在长辈还没有拿起筷子的时候,作为晚辈的一定不能先动筷子。正是这样,才养育出这样有家教、懂规则的孩子。上行下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想让孩子学会懂事有礼,不仅要将道理告诉给孩子,同时也要家长给孩子做出合格的榜样。让孩子跟着家长一起实践这些道理,这些道理才能成为孩子内心最深刻的品质。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教育孩子,父母最应该给予孩子的就是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铠甲。愿所有的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都能有一个强烈的规则意识,拥有一个平安幸福的人生。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2-12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8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