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父母怎样教孩子(下)

133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聪明父母怎样教孩子(下)

 

第二种方法是学会运用积极的暂停,来消弭冲突。

 

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时,硬碰硬不是好办法。因为在生气的时候,人们接通的是“原始脑”,要么争夺权力,说些过后就后悔的话;要么逃避沟通。所以,在冲突爆发时,父母可以主动喊个暂停,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直到能够用理性大脑来思考时再解决问题。本书举了个例子,爸爸正在加班干活,儿子赛思不小心把饮料洒在了爸爸的文件上,爸爸骂了添乱的赛思。这让赛思下意识地觉得自己没有归属、没有价值,就对爸爸说“我恨你!”这个时候,如果爸爸以尖酸刻薄的话语来回应,双方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如果爸爸感觉仍然很难克制自己的怒火,他就可以主动喊暂停,当双方都觉得好受些后,再探讨下怎么解决问题,比如让赛思去帮爸爸找些新的打印纸,爸爸许诺等工作完工后就和赛思一起做游戏等等。

 

第三种方法是用特别时光维系亲子情感。

 

有的孩子会向父母提出很多要求,把父母指使的团团转,疲于奔命。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孩子之所以寻求过度关注,是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父母可以定期拿出一些时间来,营造一种特别时光,专心陪孩子,作为和孩子的特殊感情纽带,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作者建议,对于2岁以内的孩子,父母要花大量时间来陪他们;对于超过2岁的孩子,父母也要每天为孩子至少留出十分钟时间,一起读绘本书、做游戏、唱唱歌或者聊聊心情。如果你实在太忙抽不出时间,也需要跟孩子专门解释一下,自己现在不行,但特别盼望稍后的特别时光。这样孩子就会明白,父母虽然没时间陪他,但仍然很在意他,这会让孩子内心充满信心和期待。

 

第四种方法是通过家庭会议达成共识。

 

本书指出,“家庭会议”是全家人共同参与,加强家人之间合作和亲密感的好办法。每个家庭成员轮流来做会议的主持人,召集大家开会,带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监督并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发言机会,使每个成员都能体会出价值感和归属感。本书拿吃饭来举了一个例子,我们经常会看到,父母和孩子之间为了吃饭而拉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就可以召集家庭会议,议题设定为,和孩子一起计划每周的菜谱。比如安吉一家就发明了一个“家庭晚餐计划表”。每周末全家都会坐在一起,在计划表里填上谁做饭和做什么饭,以此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尊重他们,在吃饭这件事上孩子有一定自主权。这样的家庭不会在餐桌上发生“战争”。父母如何发挥自己性格中的优点,避免缺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来自父母性格基因的遗传和生活态度的影响。本书介绍了父母常见的四种性格取向:安逸型、控制型、取悦型、力争优秀型。如果你认为当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舒适的时候,心里踏实,那么你很可能就是安逸性。如果你觉得当事情井井有条,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中时,自己才觉得踏实,那么你就是控制型。如果你觉得为了避免冲突,取悦别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么你可能是取悦型。如果你觉得只有成功能让你开心,那么你就是力争优秀型。父母的性格取向,会影响他们养育孩子的风格和方式。父母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取向,以及它对孩子的影响,才能够扬长避短,给孩子留下正向的影响。

 

比如,安逸型的父母,能教会孩子随和、圆熟,让孩子学会享受生活,但也有可能娇纵孩子。所以,这类父母需要在家庭中建立日常规则,通过召开家庭会议等方式,来教给孩子自主决策的,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控制型的父母,也可能会因为控制过度而引起孩子的反叛。这时候,需要父母多多放权,用启发式问题,给孩子提供更多选择。取悦型父母能教给孩子友善、体谅、谦和等品质,但也可能会遗传给孩子逆来顺受的风格。所以,这类父母要帮助孩子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战胜挫折和不公。力争优秀型父母能够以身作则地为孩子树立成功和成就的榜样,但也可能会因为期望太高,让孩子觉得力不从心。这类父母需要放弃对成功的执念,无条件地爱孩子,尊重孩子的需要,帮助孩子享受努力的过程。

 

好老师要学会正面管教学生

 

有人说,有两种职业可以改变世界, 第一种是父母,另一种就是老师。作为老师,每天面对众多学生,如何“赢得”孩子的心,而不是凭教师身份“赢了”孩子呢?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出现问题时,应该怎么应对呢?本书指出了一种有效方式,那就是开班会。学生们围成一个圆圈,老师引导学生们去回想一下值得自己感恩的事,去说出感谢的表达,这能帮助学生去理解他人,理解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还可以围绕问题,比如学生不愿意吃午饭,来进行讨论了。老师带领学生们围绕问题的产生原因、带来的后果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头脑风暴。学生们在头脑风暴过程中能产生许多独特的想法。当他们被倾听并被认真对待时,而且他们的想法被认可的时候,学生们就会感觉受到了鼓励。最后,就在头脑风暴的基础上,制定出非惩罚性的解决方案。当孩子们参与了决定的制定时,就会非常愿意合作。不止是老师,所有的父母都要注意,在正面管教的过程中,要放弃控制的姿态,主动邀请孩子合作,多用一些启发式问题,来帮助孩子寻找答案。当下,似乎每个父母都为自己的孩子操碎了心。书中说:“孩子经常不知道,父母有多么爱他们。”但实际上,父母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爱你。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不管父母是美是丑,有没有钱,孩子都会爱的毫无保留。网上有这样一个视频,几位妈妈吐槽自家的熊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主持人问:如果满分10分,你们会给孩子打几分?妈妈们打了5到8分。但是同样的问题问孩子,孩子们全部给妈妈打满分10分,一个在妈妈眼里极其不懂事的孩子,竟然给妈妈打了一万分!我们总以大人的思维去评判孩子,其实,他们的淘气顽皮,也许是他们在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爱。孩子盼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也在父母的期望中成长。作为父母,要给孩子创造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我们不仅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爱孩子。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9-20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5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