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不愿与你沟通(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孩子为何不愿与你沟通(上)
学会倾听,首先是看到。
不仅看到眼前这个小孩的调皮、叛逆、懂事、哭闹,还要用心灵的“慧眼”看到孩子这个“人”。这需要我们放弃“我执”,放弃想当然,放缓脚步,蹲下身子,设身处地去体会他的心情和感受。有一天晚上,橙子整理书包,献宝一样翻出他在学校画的“军事地图”给我看。我有一堆事要做,走过来匆匆瞟了一眼:“哦,挺好的,有意思。”橙子没再说什么,自己拿着画琢磨着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敷衍。家务事稍后再做不迟,陪伴更重要。我坐下来,和橙子一起看这张地图。细看之下,发现很多“玄机”:“哪个是你的国家啊?”橙子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在“地图”上指点江山:“这是我的国家,那是小华的国家,我把领土分给小华和小蓝一些,这样就比较势均力敌了。这是我布的阵,在这里把小蓝的军队包围了……”我边听边问,渐渐地,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一下课,几个三年级小男生就凑在一起,兴致勃勃地“纸上谈兵”,有你争我夺,也有互助配合,有童趣,也有若隐若现的成人规则……橙子说得开心,我听得有趣。如果我不曾坐下来,带着好奇问出那个问题,那么我只看到了那张笔法幼稚的地图,不会知道地图背后还藏着一个孩子的灵动世界。
除了“看到”,更进一步,是从话语中发掘孩子内在的力量。
好的倾听,是能够带给人力量的。这需要我们在听的过程中,去看他“有”什么,而不是去看他“没有”什么。去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看他“没做”什么。这样的倾听,就会带来好的问题。什么是好的问题?就是那种会让人微微一愣,促使他思考的问题。因为他从未这样想过,这个问题突破了他惯常的思维模式,让他发现:咦,问题还可以这样想,我还有这样的潜力——就像文章开头那个女孩的故事。不妨多问问孩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why)——你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什么会这么做?你是怎么做到的?(how)你这样做时,有什么感受?心里是怎么想的?(what)
有一天上学的路上,橙子说:“这个周末我要做个数学课的PPT,下周我要演讲。”
我说:“哦,下周要轮到你了吗?”橙子说:“不是每个人都要去讲,是自愿报名的。”我的好奇心起来了:“你是自愿报名的?”(要知道,不久之前的语文课PPT主题演讲,要不是老师要求每个人都讲,橙子就不打算讲了。看来是那次演讲让他感觉良好。)橙子说:“是啊,我想讲。”“哇,真不错,小孩好棒!”我摸摸他的小脑袋。(一般情况下,对话就到此为止了。)我想了想,又问:“对了,你为什么想演讲呢?”小孩明显思考了一下,说:“演讲的感觉很爽。”我再追问:“怎么‘爽’呢?”“就是我可以把我想说的表达出来,特别过瘾。”(出乎我的意料、却很棒的回答。)“明白了,这种站在大家面前,把自己的想法大声说出来的感觉确实不错。不过这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和练习,你打算讲什么主题呢?”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讨论他要讲的主题。我的提问让橙子原本模糊的“想演讲”的念头清晰化了,让他看到“想”的背后原来是他喜欢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
每一个人的自我都是被“建构”的,被周围人的反馈所建构,孩子更是如此。积极的倾听会给到孩子积极的反馈,让孩子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看到自己内在的力量,看到自己的擅长——这实际上是在帮助孩子一点一滴塑造他的自我认知。同时,倾听也会让你更加了解孩子,创造出一个积极、温暖的亲子关系。孩子需要你的倾听,真正的倾听。
倾听,不只是耳朵的事,也不只是头脑的事,它需要心灵参与其中。
回想一下,我们会在谁面前敞开心扉?她有什么魅力,让我们愿意把内心深藏的一面袒露给她?我们又会在什么样的谈话中感到内心安稳、充满正能量?是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聊天?是自说自话、轮流倒苦水的吐槽大会?是口口声声为你好的苦口婆心?还是能让你审视内心、看到自己独特之处的促膝谈心?我们希望自己怎样被对待,就知道了该怎样去对待孩子。真正的倾听就由此开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也由此开始。
凌想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