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不愿与你沟通(下)

101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孩子为何不愿与你沟通(下)

 

我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一直被抑郁情绪所困扰,对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来,不愿意上班,甚至不愿意出门,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生活了无生趣。咨询师专注地听完她的诉说,很认真地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说你觉得快被抑郁情绪吞没了,不能自拔,可是,你还是每周一次,让自己梳洗清爽,努力走出家门,穿过半个城市,坐到我面前。我很想知道,是什么力量让你能克服抑郁情绪,坚持做到这些呢?”女孩一下子愣住了。答案显而易见,却又是她从未想到的:是她自己的力量啊!虽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种种不如意,可是内心深处,她还是不想放弃自己,还是想把自己拉出情绪的泥沼。原来自己还是有力量的啊!这句问话像星星之火,唤起了她内心的力量感,尽管是那么微弱,但,转机就由此发生了。这个故事让我有所触动。也是由这个故事,我渐渐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倾听。我曾经以为自己很擅长倾听。

 

在一场谈话中,我更习惯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我有很好的耐心,也有帮对方解决问题的热心,我也学习了倾听的礼仪技巧: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专注,以注视对方眉头到鼻尖之间的三角区为宜,要时不时地有所回应……直到我进入心理学领域,我才发现,我所谓的善于倾听,只是皮毛,远远没有触及倾听的本质。真正的倾听,不仅仅是身体的靠近,更是心与心的靠近。一个很好的朋友陷入感情的困境。我自以为很清楚地看到问题在哪里,于是各种角度、深入浅出,掰开了揉碎了给她分析,这样做为什么不对,应该怎样做,往往一通电话就是一两个小时。好友点头称是:嗯,你说的有道理,我明白了。然而过不了多久,她还是苦恼地问: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如此几次,我很是挫败:苦口婆心说了半天,又回到原点了。现在想来,我的倾听里充满了建议、评判,我拼命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灌输到她的头脑中,想让她开窍——这么简单的道理她怎么会不明白呢?然而我错了。

 

 

这不叫倾听,这叫评判,叫灌输。

 

我并没有真正“看到”她——这么简单的道理她为什么不明白,这就是问题啊。她一定有她的想法,她的思维模式,她的犹豫,她的软弱。我是用头脑去听她的故事,而没有用心去听。倾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习惯了用理性的头脑去听,在听的时候,头脑高速运转,忙着算计、分析、评价、解决问题。而真正的倾听,就像台湾心理咨询师周志建博士所说:需要一种单纯、一种简单。我们必须把自己“变成五岁的孩子”,用一颗“赤子之心”进入生命,它是情感的、灵性的、直觉的。真正的倾听,不是靠理性的头脑,而是需要一种生命的投入,去解读对方的生命故事,“只有生命可以抵达另一个人的生命”。如此说来,这么多年,我们真的“听到”孩子在说什么吗?孩子兴冲冲地跑过来:“妈妈,你看这个小石头多好看,我刚发现的!”“你看看你,弄得满身是土,看这小脏手,一会儿回家好好洗洗手!”孩子赖在床上:“妈妈,我今天不想去上学。”“那怎么行,只要没生病,每天都要坚持去上学。快点起床!”孩子很开心:“妈妈,我今天语文考试得了95分!”“哦,不错。你们班多少90分以上的?小明考了多少分?你那5分丢在哪里了?”孩子把腿磕破了,疼得直哭。“早就告诉你,走路看着道,别上蹿下跳的,说多少遍你不听,这下知道疼了吧。”多么熟悉的场景和对话。我们看到问题,看到分数,看到自己的正确,就是没看到孩子。孩子把腿磕破了,疼得直哭。“早就告诉你,走路看着道,别上蹿下跳的,说多少遍你不听,这下知道疼了吧。”多么熟悉的场景和对话。我们看到问题,看到分数,看到自己的正确,就是没看到孩子。

 

凌想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8-14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