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幸福成长(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如何让孩子幸福成长(上)
约翰•戈特曼,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是“情绪训练”方面的著名专家。他认为家长大致可分为两种:情绪抹杀型、情绪管理训练型。情绪抹杀型父母,无法感知自身和孩子内心的情绪,并把负面情绪视为禁忌,一厢情愿地渴望孩子能永远开朗和幸福下去;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则会包容孩子的情绪,认为情绪不存在好坏之分,当孩子表达情绪时,能够给予足够的耐心。父母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充分地接纳和理解,孩子才能真正地幸福成长,并最终走向成功的人生。
你是情绪抹杀型家长,还是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
带孩子去看牙医,接受龋齿治疗,孩子却吓得不肯配合,对家长牙医拳打脚踢。“我讨厌看医生!我要回家!我怕疼!”孩子在医院里大声吵嚷,让家长感到很难堪。再瞧瞧其他孩子,安安静静地排队等候。一股无名火油然而生。情急之下,四中不同类型的家长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缩小转换型家长:想尽办法哄孩子接受治疗,用奖励“诱惑”孩子如果你不哭不闹,像个男子汉一样,让大夫好好检查一下,爸爸答应给你买个游戏机,好不好?面对哭闹不止的孩子,家长急于让他配合治疗,于是用奖励来“诱惑”孩子,这种类型的父母就属于把“缩小转换型父母”,缩小和忽视了孩子内心害怕的情绪,迫不及待将重点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对于缩小转换型家长来说,孩子的情绪没那么重要,他们对于孩子的情绪不以为然。例如,当孩子疼爱无比的小狗不幸死去,孩子忍不住伤心大哭时,这类家长往往会漠视孩子的情绪,冷漠地说:“这点小事都哭,至于吗?”。缩小转换型家长认为喜悦、快乐等情绪是好情绪;相反,生气、愤怒、悲伤等情绪就是不该有的坏情绪,于是极力逃避。在这种类型父母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在感受和调节情绪方面会表现得比较迟钝。
由于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情绪,孩子不但会产生不被他人重视的感觉,而且由于没有正确引导,孩子对于自己正在经历的情绪,也无法分辨对错,于是陷入彷徨和困惑中,一点点失去自信。一旦不能正视自己的情绪,自然也就无法知晓如何调节自我情绪了。身边不乏因为失恋而用暴食或疯狂购物等方式来发泄的人,这些人大多都是在缩小转换型父母膝下成长的。由于无法正视自己的情绪,因此试图用更快捷且简单的方式来转换心情,要么干脆逃避问题。压抑型家长:故意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表情,严厉训斥哭什么哭,赶紧给我把眼泪擦干净了!男子汉怕看牙医,那怎么行?赶紧给我安静点。压抑型家长同样是不重视孩子的情绪,把悲伤、生气等情绪看作是坏情绪,甚至极力把孩子的负面情绪看作是错误,每当孩子有情绪流露时,就会加以训斥,甚至是惩罚。压抑型父母认为负面情绪是阴暗的,一旦允许孩子产生这样的情绪,就可能会带坏孩子的性格。出于这种担忧,他们会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全方位的严厉管束。当孩子哭或生气时,压抑型父母会偏执地认为,这都是因为孩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表现出的行为,而不是想着先弄清孩子哭的原因,常常是单刀直入地一句:“不许哭!”有时甚至会大打出手。压抑型父母照顾下长大的孩子,自尊感非常低。女孩通常会表现出意志消沉,带有忧郁倾向,且情绪调节能力不足;男孩则具有冲动或攻击性行为倾向,生气时会本能地用拳头解决。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仅因为表露了情绪就受到斥责或打骂,所以也只能用同样暴力的行为来表露情绪。据研究表明,压抑型父母照顾下长大的男孩,会更早学会吸烟、喝酒,也会比较早熟,较早地萌发性意识,参与青少年犯罪的概率也较高。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