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选择性缄默症(下)

104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浅谈选择性缄默症(下)

 

优先解决上学这件事

 

处理拒学症以及选择性缄默症的共病,优先级是以让孩子顺利上学为原则。因为,当孩子没有办法顺利到学校上课,这时,也就不存在教室里开不开口的问题。虽然,选择性缄默症的问题依旧存在。先解决孩子拒绝上学这件事。当孩子愿意上学,多少也反映出他的压力似乎相对有了一些释放。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孩子相对要开口会比较容易。反而,当害怕、恐惧、焦虑、畏缩全部集结在一起的时候,将更容易让孩子出现开口上的困难度。

 

同侪的助力

 

到底该如何让孩子愿意去上学?除了前面提到找出真正压力源的症结点之外,另外,善用同侪的影响力,将有助于孩子愿意到学校。在班上,找出两三位比较能够接纳、友善的同学,例如平时会主动和当事人透过社群网络(Line、FB、IG等)对话、聊天,或者彼此约定好,在上学的路上在哪里碰面,或是一起走路上学意的举动,都有助于孩子提升他到学校的动机与动力。

 

分离焦虑症与选择性缄默症的鉴别与共病

 

选择性缄默症很容易同时伴随着分离焦虑症,这两者的厘清,必须要非常谨慎。分离焦虑症主要是和孩子的依附关系发展有关。当主要照顾者离开孩子的视线,使得当事人产生过度的焦虑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分离焦虑症孩子普遍可以说出话来,最常遇到的状况是,孩子会说:“老师,我妈妈会不会回来?”“老师,现在几点了?”“老师,我想要回家。”“老师,我可以去找妈妈吗?”你会发现,这类型的孩子依然可以在教室里,甚至边哭边开口说话。当选择性缄默与分离焦虑同时存在,这时,你会发现,孩子纵使非常担心,离开他视线的妈妈,或主要照顾者而焦虑,但这时,却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而不敢表达他自己的想法或需求。两者在处理的重点上不尽相同,但需要优先处理分离焦虑的问题。因为若孩子伴随分离焦虑,在未获得有效处理的情况下,将更加恶化选择性缄默症的问题。

 

合并社交恐惧症

 

有些孩子伴随着社交恐惧症。当事人担心自己的表现,不符合别人对于自己的期待。过度担心自己在同学、老师面前,会不会表现得不得体。有些障碍较为明显的孩子,当面对眼前有社交性的互动时,内心的焦虑很容易浮现。同时,在脑海里,会很明显地出现不合理的负向思考。虽然,当事人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有些想法不尽情理,例如担心自己在同学、朋友面前的表现过于笨拙。但是,自己却也无法摆脱这些负面的错误解读,而让自己在面对社交互动上,更加显得畏缩、退却、恐惧。有时,面对同学走过来,孩子也不知道该如何响应,是否该对他微笑?自己的微笑是否让对方觉得好笑?于是笑得很尴尬,笑得很僵硬,笑得很不自然。当孩子整个思绪在这负面的漩涡里快转时,他整个人的焦虑、恐惧、害怕,又很容易地浮现上来。许多选择性缄默症孩子,也同时伴随着社交恐惧症的问题。当然,共病这件事情,会让孩子的缄默问题显得更加地复杂,也更加深在处理上的难度。

 

多种共病组合

 

另外,也有孩子同时伴随分离焦虑症、选择性缄默症以及拒学症,三者共病的现象。当然,每一种障碍或疾病,本身在处理上,就有它的难度。当三种障碍同时存在于一个孩子身上,这时,在优先级的处理上,先针对分离焦虑症、拒学症,最后才是选择性缄默症的问题。更有甚者,孩子除了以上的三种之外,又再加上社交恐惧症的共病,这在处理过程中,更显得相当棘手。进行以上的鉴别,是希望可以很清楚地厘清每个孩子缄默、不说话的核心问题。我再次提醒,诊断是一种沟通,而不是一种标签。当我们能够正确厘清孩子的核心问题,后续才能够更明确地找出问题解决的方向与策略。——《本文转自领风心理工作室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6-18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8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