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106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浅谈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一个有自我存在感的人,就是一个有承担责任能力的人。其所做的决定与选择,来自于自己的思考(即便请教了他人的意见)与行动的过程,担负起结果所带来的责任。即使后果不尽理想,也不推诿给他人。他不自怨自艾,也不抱怨他人,而是从结果来反思过程,进一步的调整而求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选择——培养

 

承担责任能力的方式

 

承担责任能力的培养有很多方式,贝德的孩子,是透过选择的过程,来培养他们承担责任,进而准备未来有一更为稳定做决定的态度。 承担责任不难,只要在既定的目标上,设定选项,以便让孩子去经验,去增加自我存在感。这些选项必须是他们可以思考的,探索的;可以去反省的,没有伤害的;有能力承担的,是对比性的。强制的语言,是让人不舒服的,是没有孩子空间的,没有选项的。选择,所用的语言是中立的,是有自由意志的,可以经验的。幼儿的选项,只能限于两个。选项的内容一定要经过观察孩子的状况,再设定。举例: 例一强制:“你如果不吃饭,你就不可以吃点心。”(恐吓的态度,不吃点心是处罚。)威胁:“你如果不吃饭,就长不高哟!”(态度可以是强硬的或温和的。)选择:你有两个选项,一个是“你可以不在限定时间(合适孩子的时间)内吃完饭,那么你下午的点心就没有了。”一个是“你可以在限定的时间内吃完饭,那么你就可以吃下午的点心了。”

 

例二强制:“你如果不做作业,我就不让你看电视。”(做作业是被动的,没有环转的余地,不看电视是处罚。)

 

威胁:“你如果不做作业,将来就考不上好学校呢!”(态度可以是强硬的或温和的。)选择:你有两个选项,一个是“你如果现在不写作业,你就不能看电视喲!” 一个是“你如果现在写作业,你写完后,就可以看电视了!”(孩子是有空间的,可以选择的,并且在决定后承担责任。) 乍看,强制与选择没有什么差别,其实差异性非常大。二者的态度是囧然不同的,强制与惩罚的态度是生气,较真,没办法,强硬;选择的态度则是开放,容许,信任。威胁的方式,无论是强硬或是温和,都是将孩子推入恐惧中的伎俩,孩子在不确定中,会产生害怕与对抗的情绪。 幼儿的自我意识是在逐渐发展中形成,他们没有很多的主见,有的只是聆听与接纳,开放与容受。蒙特梭利曾经用“心灵胚胎”来表述孩子的天性。我喜欢用“有机心灵”来描绘孩子内在自主性。如果没有强制、威胁或恐吓,他们的自我就会随着如树苗跟着太阳的自然规律来生长,否则,就会因为生长的闭锁环境而扭曲。

 

实例:例一小鹰,一个5岁的孩子,有一天不想午睡,上过贝德家长课堂的爸爸就让他选择:第一个选项:“你如果不睡觉的话,就可以安静的坐在那儿,但是什么都不能做,下午就有可能没有精神。”;第二个选项:“你可以选择睡觉,那样下午你就会有精神。” 通常午睡的时间是2小时。爸爸的目的是希望小鹰能够因为这样的选择而去睡觉。这种让孩子学习做决定的选择,为这个爸爸也是第一次,内心很是忐忑。由于孩子还很小,太复杂的选择,会让他难以做出决定。“请你重复一次你听到了什么。”爸爸再次确定孩子明白选项的内容。孩子准确的重述了爸爸说的两个选项。 生活的选项也是如此,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对孩子的生活教育辅导也是如此。透过孩子的探索与经历,来达到面对后果的责任承担。人生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透过不美好的经验,来了解生命的智慧,继而进入自我能力的扩展,自我存在价值的体现。幼儿的生命教育,就可以透过选择与决定的方式来传递。 第一天小鹰选择了不睡觉,安静的坐着。两个小时安静的坐着。爸爸有点着急,但稳住了焦躁的心。第二天,小鹰仍然选择不睡觉,安静的坐着。爸爸开始担心,担心小鹰以后的日子中也会不睡觉而选择安静的坐着。其实,担心是爸爸的,如果孩子决定静静的坐着,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他是在思考,在体验,在观察,并且在衡量利弊。他的自我在运作着。还好,爸爸没有干预。这是属于孩子的过程。到了第三天,小鹰决定睡觉了,因为他透过安静坐着的经验,明白了那是一件很无聊的事,他决定不再如此。这种选择是成功的,因为小鹰去体验了,然后了解了“安静的坐着”是怎么回事,他有了自己的想法,也做了决定。这个选择是出自他的内心。他从此睡午觉了,有时候仍然睡不着,但是却能静静的躺着。

 

例二贝德小朋友吃完午饭的自由时间有个规则,那就是可以小声说话,不可喧哗。有一次,有个小朋友汤豆一直大声喊叫,辅导员提醒了也没有用。贝德辅导员是不可以强制,也不许处罚孩子的。贝德是有规则与界限的设置,但是当孩子出现违规的情况时,我们会请孩子到心理陪伴室了解怎么回事,或是用选择来协助孩子意识并承担行为的后果。至于选哪一种处理方式就视情况而定。这天,我用了选择。我看着他的眼睛很温和但有力度的说:“汤豆,你有两个选项,一个是你可以大声说话,只是如果你继续如此,下午户外活动就不可以去。”另外一个就是“你现在就小声说话,那么下午就可以去户外活动。”汤豆看着我,非常坚定的说,“我选择大声说话,下午不去户外活动。”这个孩子4岁。我很惊讶他这么坚定,因此再确定他是否听懂我的话。他说他听懂了,并且非常确定他的选择。他继续大声的说话。其他小朋友自在的玩着橡皮泥。我也容许他的行为,因为那是他的决定。午睡起来后,是孩子户外活动的时候。所有小朋友都穿戴整齐,准备出去。汤豆也准备好了,但是我提醒了他中午的选择。他开始哭泣,想要耍赖。但是我很清楚,也再次看着他的眼睛很确定的告诉他他的选择。他是知道的,也明白我的确定。他就承担了他的责任,没有跟着出去。第二天,不需要提醒小声说话,他自然就没有大声喧哗了。孩子,不需要强制,不需要惩罚,真的是很容易承担责任的。

 

选择的注意事项

 

选择的目的,为的是让孩子了解所有事情是可以在有限的选择下,自己做决定,然后承担责任。这是他经验世界的一种方式。世界不是予以予求,也不是只有大人意见的地方。所以,在给予选项的时候,不能只是有利的,有趣的,也不是只有不好的,难受的,而是要有对比的,要清楚的,不能模糊不清的。将教育的内容植入在选项中,孩子就能自然按照生活的规律生长,而不会漫无边际的找方向,或是活在大人的阴影下。

 

无效的选择

 

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要有规则与界限,以保障他的边界感,而不会坠入无边无际的空虚感与孤独感中。在学习规则与界限中,他必定要将这些“观念”透过自己的经验与探索来成为自己的独立、自主性。成为独立、自主,是一个人的需要,非常重要的需要。选择,恰恰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但是有很多大人没有能力提供正确的“选项”,反而利用选择来压制了孩子。他们在面对自己的无力无奈的情况下,就将强制改头换面,用选择之名来行恐吓之实。如果是这样的话,选择就会失效。 再者,太常用选择来植入我们的“目的”,那么这种选择就会是失败的。因为,孩子的心灵是弱小的,是无法承受经常选择的压力。是的,选择,是要用“自我”的力量,而幼儿的自我还很脆弱,需要我们的陪伴与协助。如果需要经常用“选择”来达到教育的目的,那么我们就模糊了焦点。再者,同样一件事,如果经常用选择,那么这个选择必定出了问题。此时,了解,才是根本之法。——《本文转自贝德幼儿全人教育辅导中心的博客》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6-15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6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