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关注孩子的劳动教育

110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关注孩子的劳动教育

 

欧文.斯通曾说过:“劳动是伟大的,是劳动使人类变得更加先进、聪明和富足,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劳动,将是他人生道路上一个好的开端。”对于生活在现代都市的孩子们来讲,劳动似乎是离他们很遥远的事情。他们所能从事的劳动大概也就是家务劳动中的擦擦桌子,摆摆椅子,扫扫地板,洗洗袜子。不知现代的孩子们是否能体会到劳动所能带来的幸福感?那种自豪感和幸福感或许是家人的几句赞扬,或许是老师奖励的一朵小红花。这是我们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初衷吗?

 

看完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之97《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其中苏霍姆林斯基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的具体而生动的做法,使我深感佩服,更让我对劳动的看法有了新的感悟。在他的教育世界里,把劳动赋予了鲜活的生命,给予了丰富的想象,正如他如是描述对劳动教育的观点:“应该从最幼小年龄起就吸引儿童参加劳动,而且要使劳动进入儿童的日常生活,变成他感兴趣的事,通过劳动激发他们的幻想,使他像幻想到遥远的国度去旅行和去发现新大陆一样。”我投入地看着他笔下一个个关于劳动教育的鲜活实例,体会着孩子们从对劳动热情的掀起逐步到的兴趣减退,再到热情的另一次掀起,最终达到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一生对于劳动的态度。“劳动已经像读有趣的书、欣赏音乐、和朋友聚会一样成为需要。他们热爱劳动,因为劳动从童年起就进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成了他们的理想,唤起了他们的最深刻的欢乐感——发现世界,进行创造的欢乐感。”我细细体会这位教育大师的经验做法,感受着他因为孩子对劳动态度的转变而幸福的感觉。

 

平心而论,我感觉这样的劳动态度在现代社会中似乎是一种理想状态,很难得到培养。这和我们的国情有关,和家长的教养态度有关,更和学校的教育导向有关。对于当前的教育现状,大家似乎都有很多的不满,各自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总也无法改变这个大的局面。很凑巧的是,无意间我又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美国家庭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其中论述了中美家庭对于教育的不同观点和做法:美国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积极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甚至很多家庭采用付给报酬的方法调动孩子的劳动积极性。中国家长却恰恰相反,认为:“百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很多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我不敢轻易苟同美国家长的做法,赞同用付报酬的方法调动孩子劳动的积极性。但也不赞赏当前我国家长轻视孩子劳动习惯培养的不良做法。关于孩子当前对劳动的态度和家长对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确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一个问题。——《本文转自听雨观荷的博客》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6-11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9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