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是自我评判(下)

6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不要总是自我评判(下)

 

第一,害怕被惩罚。

 

对“禁止通行”的越界是对未知的恐惧,还有被罚款的风险;女儿弄脏衣服是怕妈妈批评;我交不了稿是怕被认定不讲信用;闯红灯、迟到是害怕警察、领导的责罚。惩罚是因为“你不好”,而“你不好”就会被惩罚,这是相互滋长的恶性动力,反复轮回。

 

第二,害怕失控。

 

存在感是建立在掌控感之上的,如果没有一点掌控,就是死一般的体验。“爬野山”“突破禁忌”“闯红灯”“强迫性完美”,本质是重新夺回掌控感和自主权,而不被他人、外界主宰。有多少评判就有多少突破评判的渴望,与此同时,会发展出诸多模式,来抵消突破过程的害怕。而“自我恶性评判”是全面失控的开始。我是个垃圾、我一无是处,我烂泥扶不上墙,还有什么价值?还配存在吗?我已不再对掌控感抱任何希望,我听天由命、随波逐流、任人宰割,我全面失控、坠入无底的深渊。

 

第三,我只有“不好”,才是最大的反抗。

 

这是潜意识的发生,因为意识上没人不愿意自己好。你病了,就会被照顾、被关注,就会逃离一些“责任”,这些责任是别人的需要,比如需要你考名牌大学、需要你要光宗耀祖、需要你不断优秀。那么,你为了重获掌控权,必须要考不上名牌、不要光什么宗耀什么祖、必须要颓废和不成功。若直接反抗无果,潜意识会曲线救国,比如骨折,比如厌食,比如抑郁,这样就可以光明正大反抗了。我好了,你就得逞了,我干嘛要好起来?此时的自我评判就是武器,是获益的,有好处的,代价就是牺牲掉一部分社会功能,比如不能去学习、赚钱;甚至全部,比如精神分裂。以上3点就是“自我评判”的内在动力:恐惧惩罚、恐惧失控、恐惧被利用。根源再简单不过了:你曾经无数次的“被使用”,且被认为“不太好用”。或者“只有那样做,才会有用点”。只有努力学习才有用,只有考上北大才被爱,只有乖乖听话才被喜欢,之类。人的部分变少了,被物化的部分多了,你变成了某种“功用”满足他人需求,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别人的评价慢慢变成了自己的,甚至隔上段时间不给自己差评就浑身不得劲儿。你就这样被限定了。我呼吁:砸碎这些所谓的条条框框,去他妈的我不够好!

 

要怎么做才能不被限定,才能砸碎心中的规则?

 

第一,多问问自己“愿意吗?”

 

任何行为举止都问问自己“这件事你愿意去做吗?”愿意,就去做;不愿意,就滚犊子。倘若真这么简单孙悟空就不会被压在五指山下500年了。因为与“我愿意”相对应的是“我应该”。我愿意爬野山,而我应该回工作室赶稿子。女儿愿意探险,而应该乖乖回家写作业。如果没有应该,就太爽了。要知道,这不仅仅是不情愿的任务,还有“获益”。每一个“应该”的本质,都是交换。写了作业就避免了老师批评,写好了还能奖励小红花,那可是代表荣誉啊,而荣誉就意味着你是有价值的。赶了稿子就完成了任务,完成了任务就得到稿费了啊,写好了还有奖金,还有更多读者喜欢,我被鼓励了,也会有成就感啊。这就是交换,是满足了另一种需求,当你还要被这个世界认可,就必然存在“交换”,也就必然存在“应该”。因此,“我愿意”和“我应该”都是你的需要,而且很多时候它们并不冲突, 它们的本质是“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第二,警惕“不应该”。

 

“我应该”是需要,是获益的。但“我不应该”则是自我限定。几乎每一句“我不应该”的背后都是对自己的惩罚。“我不应该”的反面不是“我应该”,而是“我允许”。我不应该打孩子的背后,不是我应该不打孩子,而是我允许自己攻击性的释放。我不应该出轨的背后,不是我应该出轨,而是我允许内心情感的满足。我不应该那样说话的背后,不是我应该怎样说,而是我允许自己当时真实情感的流露。不应该就是不接纳,而这诸多“不应该”你觉得耳熟吗?是否曾被无数次地这样叮嘱、训斥、指责过?这些声音不是你的,还给他们!你只是调整途径,不是不应该。

 

比如:

 

攻击性的释放途径,有没有比打孩子更好的?

 

情感被满足的途径,有没有比出轨更好的?

 

真情流露的途径,有没有比那样说更好的?

 

我们拒绝被“不应该”限定,也要尽量降低砸碎规则的副作用。比如我可能选择爬野山,而并没有把那铁栅栏砸碎。

 

第三,别啥事都往自己身上揽。

 

自我评判多了就喜欢自我分析和觉察,有时没那必要。3岁小朋友骂你,你或许觉得蛮好玩,但闺蜜伴侣领导骂你,你会受不了,一定反击,同时反思。反击是对的,但别过度反思,别总认为是自己哪哪不好别人才这么对你,别觉得自己有问题他才不爱你,你不需要这么自恋。是他错了,你可以让他道歉或选择包容,但别再把那些评判勾引出来自我伤害。记住,“你难过”和“你不好”是两个概念。你很生气很伤心,这是一个事实,而你人不好,则是另一个事实。它们不需要非得有关系。承认自己难受,并知道对方戳到了你哪里的痛点,其余都是对方的错,仅此而已。最后我要告诉你,砸碎心中枷锁,并不是“咔嚓”一声,而是需要很长的过程,我陪女儿爬山带给她的体验,需要反复、常态地拥有。既然早年束缚的形成是多次的、常态的、反复的过程,那么摘掉紧箍咒也同样如此,否则也就没了取经的艰辛,一个筋头云就办了。从一只傻猴子到齐天大圣再到斗战胜佛,就是个人成长。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4-12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6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