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谈论育儿学(中)

89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妈妈们谈论育儿学(中)

 

都不会。他们会找靠山和安全港湾求助。

 

有些人说了,我孩子根本拒绝沟通。这要问问你之前是怎么跟孩子交往的。这注定了孩子是“坦然交流”,还是 “以闹分配”。关键在,亲子之间是否存在良好、稳固的连接。什么是亲子连接?以前我们说的亲子关系比较虚,不太好想象,而亲子连接就具象多了,这头牵着你,那头牵着孩子,两方都受到影响,都彼此关联。良好、稳固的亲子连接意味着,父母会在意孩子的真实感受。比如不会认为孩子的哭闹是“有目的性”,需要被训练,而会理解孩子正处于情绪风暴,也许需要成人的帮助。像孩子犯困时的暴风哭闹,如果成人能理解原因,那么自然充满怜爱,而不至于心生暴怒;而孩子也在意父母的感受,当一些不合适的行为会让父母伤心难过,他们也许会因为不想损害这连接而自己多考虑考虑。而李教授判断,孩子哭闹三岁以后就有目的了,从小我就会让你知道,我冷血我无情我绝不会受到你哭闹的胁迫。

 

克制任性?防止压抑?

 

李教授提出的克制任性的训练在我看来很残忍。她说如果孩子在商店闹起来,你直接扛走回家,然后把孩子放卧室里。门一关,一对一,拿个板凳坐在孩子跟前看着。在另一个讲座里,李教授说得更加令人毛骨悚然,说是要“笑眯眯看着”。她很会提炼,提出这时候四个“不要”——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说教不要走开。他这是闹给你看的呀,你一定得看,仿佛这是孩子的一场好戏。

 

“孩子今天这事儿不行就是不行”,也不用听他说,只告诉他“你闹吧”,只让他哭个筋疲力尽,磕了脑袋也没事,问他“疼不疼?不疼接着磕”,这就是一场赌局,家长冷冷赌这孩子敢不敢会不会继续伤害自己。哭到这,李教授说“孩子哭到那程度,挺难受的。给点爱,拿热水给擦把脸”。哪里是给点爱啊,我还以为是给点饲料。给完还担心孩子以为自己“回心转意”,还必须补一刀插准心脏——“还哭吗?要哭接着哭。”教授很满意的说,你看你没有不文明,没有打骂孩子,只是告诉孩子我不心疼我也不让步,你随便闹。只一次孩子就知道,以后闹是没有用了。确实家长还真没动手,只是孩子遭受了这一切,能有什么感受?“我这是亲生的吗?”且,这不是冷暴力,还有什么是冷暴力?这就是教授说的克制任性训练。我们假设李教授是你妈,你跟她的关系能好吗?这养育者从头到尾都没有给孩子哪怕一丝毫的帮助,去度过情绪难关,甚至当孩子哭累了,还得撂句狠话:“要哭接着哭”。她爱不爱你,就视乎你听不听话;对你是否冷酷,只完全建立在你是否能服从她的意愿的基础上。

 

紧接着,教授谈了第二点,防止压抑。刚给孩子造成这么大压抑,又要怎么防止压抑呢?她要求孩子好好说,不管孩子怎么说,说完之后,按3次只准许1次的频率来满足孩子。至于为什么是3比1,不是4比1,不是其他比例,估计她自己都不清楚,她讲的太多话无法溯源,也许是个人偏好?她并不在意这三次孩子交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否真的有理,更在意的是父母的权威有没有被维护好,比如嘱咐“不要每次都给”,这一来,“以后你说不行的事她就不闹了”,“这样青春期关系就好处了 ”。是啊,那是真“好处”。第一,孩子跟家长提需求干啥?反正无论合理与否,这种随机的态度已经让人失去基本信任。真有需求不找家长怎么办?自己想办法吧,别让父母发现就成,比如玩具不买?偷呗。

 

第二,谁说青春期一定是叛逆的?窦靖童从来没叛逆过,因为家人从来有商有量。一个不注重建立良好沟通机制的家庭,什么年龄都可以是叛逆期。有网友评论:只要把家长替换成狱警,孩子替换成犯人,所有办法完全成立。多文明的看守呀!此外,谈怎么“克制任性”,这里的任性就类似人们说“上火了怎么办”一样。“上火”包括的内容包罗万象,嘴角长泡、便秘、口臭、有眼屎、咳嗽、发烧、有黄痰……究竟是哪种?任性在李教授嘴里也只不过是一个形容词,我想,起床气、想要好吃的、想要好玩的、情绪一上头什么话都不听、甚至哪件衣服孩子不想穿,在李教授眼里可都是任性、无理取闹。克制任性四个字本身就是个好吃懒做的说法,把孩子的所有“不乖”都囊括进去了——真要事事顺心顺意顺从,你养的是奴隶还是独立的人?有网友提到了自己育儿的愿景,我觉得很美好,截图跟大家分享:

 

学会控制?

 

开始图解[学会控制]。请坐稳,这次是真的训狗——李教授介绍“学会控制”指的是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用现在我们的话来说这应该叫内驱力,即权威人物不在的时候,孩子也能发自内心的控制自己。李教授怎么做这个学会控制的训练呢?准备好吃的,3天给孩子吃一次(幸运数字3又出现了),持续一个月形成习惯后,告诉孩子你今天这别吃,吃了三天后我就不给你,不吃的话三天后我给你三倍食物,然后说到做到。李教授说,这可以让孩子知道“等待获取更大的满足”,而且以后上学也可以用这件事告诉他,“现在的克制是为了你今后的长远,他就明白这道理了!”

 

孩子:什么鬼???

 

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孩子,经过这一次训练,难道就真的理解了等待可以获得更大满足吗?我猜李教授想效仿的是一个著名心理实验,叫棉花糖实验。但这个实验目的和李教授的目的完全是南辕北辙,说这算东施效颦都不为过,李教授甚至把内驱力和延迟满足力混为一谈了。1968年开始,一名美国心理学家在位于斯坦福大学的比英幼儿园主持了一项实验。有600多名孩子参与了实验,他们的年龄大概是3-5岁。实验开始,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假如能等待一会儿(计时15分钟)再吃棉花糖,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则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实验中孩子的能够等待的能力,被称为“延迟满足能力”。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9-12-30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9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