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谎言的背后真相(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关于“爱”谎言的背后真相(上)
我仔细读过了下面的这篇文章,我之所以推荐给各位父母,是因为这真的需要我们认真的去反思,在生活中我们给与孩子的到底是“爱”还是爱的假象。我们关爱孩子的方式是我们自以为是的行为,还是真正出于爱的理解。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这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仔细读一读下文,我想我们能够幡然醒悟!
过去的一年里,“健康心理”版做了许多沉重的话题,譬如邱兴华特大杀人案、董姓大学生的弑父案、易上潮和飞琼芬的爱情悲剧、溺爱、分离和自杀等等。这些沉重的话题,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都发生在亲密关系之中,都错用了爱的名义。这些沉重的话题,看似典型而奇异,但实际上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是我们日常最容易碰到的问题,可以清晰地归为“六个爱的谎言”。这些谎言,少数时候是意识层面的,是我们有意借用爱的名义,而行使欺骗之实,但多数时候是潜意识层面的,即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在用爱的名义,而行使仇恨之实。我们必须对这“六个爱的谎言”有足够的警惕,否则我们必然会严重地伤害自己最珍惜的亲密关系。
谎言一: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这是天下无数谎言中的No.1。这个谎言如此绝对,以至于很容易被驳倒。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找出一个例外就可以驳倒这个断言,而这样的“例外”又实在是太多太可怕了。譬如:
广州花都区的女孩阿俊,被母亲割掉双耳;复旦大学研究生ZLL,因虐杀几十只猫而轰动一时,但他虐猫的另一面却是爱猫,而这种“我爱你,所以虐待你”的变态心理却源自父亲对他的苛刻和虐待,譬如多次因小事暴打他,还常将其关在家门外过夜;尽管发生这么多父母虐待孩子的案件,仍有许多人认为,“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成立的。他们强调说那些案件是特例,一个朋友对我说:“父母不爱孩子的,我估计是千分之一。”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可以上百度的“爸爸吧”、“妈妈吧”、“父亲吧”和“母亲吧”去看一看就会发现,以爱的名义虐待孩子的父母,或者不屑于借用爱的名义而直接虐待孩子的父母,实在是太多太多,而对父母仿佛有刻骨仇恨的孩子,也一样是太多太多。我自己收到的信件中,至少有20%的信件谈到了父母对自己的身体虐待或精神虐待,也有部分信件是做父母的意识到了自己对孩子的虐待,但他们控制不住自己,于是写信向我求助。
这是一个必须直面的事实。现代的临床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假若一个人没有什么理由地残忍虐待甚至杀害其他人,那么可以基本推断,这个人曾被残忍虐待过。从这个角度上看,最终展现在一个成年人身上冷酷的恶毒,可以回溯到他的童年关系,而且多数可以回溯到他与父母的关系。复旦硕士ZLL在虐猫的时候,不过是把父亲对待他的方式转移到他对待猫的方式上而已。直面这个事实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或者冷酷地对待自己的配偶和儿女,或者残忍地对待社会上的其他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直面自己有一个“坏父亲”或“坏母亲”的事实。我们的社会特别讲孝道,即便父母虐待了自己,我们也要认为父母是对的。但是,这种理性上的接受不能遏制住他情感上的仇恨,但父母是不能恨的,所以他们把这仇恨转嫁到配偶、儿女或其他人身上了。
这种转嫁机制,是很多恶行的基础。经常有人给我写信说,他想杀人,他想伤害别人。假若你和这样的人对话,他们一开始会对你说,那些人如何如何对不起他,但随着聊天的深入,他最终会承认,最对不起他的不是那些人,而是他的父母或其他“至亲至爱”的人。
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别讲孝道的社会,“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魔咒,让我们宽恕那些虐待甚至杀死孩子的父母,也让我们看不到恶最初是如何孳生的,从而让我们整个社会都不能直面相反的事实。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向欧美国家学习,有一个成熟的社会体系,监控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并剥夺严重不合格的父母的抚养权。
厦门心理医生: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这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
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假若你特别迷信这句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定需要检讨。
谎言二: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
这是我们社会最典型的一个爱的谎言,父母们用这个谎言控制孩子,老师们用这个谎言控制学生,男人用这个谎言控制女人,女人也用这个谎言控制男人。这个谎言是我们的一个集体无意识,它源自我们共同的一个经历:1~3岁时,当孩子蹒跚学步并开始探索世界时,大人们忍不住要替孩子们完成任务。譬如,孩子跌跌撞撞地拿玩具时,大人们递给他;孩子四处爬来爬去时,大人们因担心而制止他;孩子快乐地玩耍并大喊大叫时,大人们警告他们小声一点……总之,大人们为了安全,为了“爱”孩子,而严重妨碍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努力。并且,等孩子长大后,我们变本加厉地这样做。譬如,帮孩子解决一切难题,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当孩子拒绝接受时,就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接受。家长们在这样做,老师们也在这样做。这样做,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只有做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假若这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别人在替他做选择,那么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不管别人给了他多少东西,不管那些选择从理性上看多么“正确”,他都会因此而虚弱无力。以爱的名义替孩子做选择,这会有极大的迷惑性。父母觉得自己做得对,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反抗。但是,父母和孩子都会因此而苦恼,父母发现,他们必须一直为孩子操心,而孩子则会经常感到“闷”、“烦”,甚至还会有窒息感,就仿佛有人在掐着自己的脖子一样。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www.xmxljg.cn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