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假放养”毁了孩子的成长

166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别用“假放养”毁了孩子的成长

 

我的一位朋友,她对于教育孩子一向秉承放养教育,说要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快乐生活。

 

所以她对孩子从不说教,更不打骂,任由孩子放飞自我“做自己”。

 

孩子独自在卫生间玩水,她赞同;

 

孩子破坏力展现,对失去兴趣的玩具摔打踩踏,她欣慰;

 

孩子在幼儿园不服管教,跟老师对着干,气到老师没办法,她觉得好玩。

 

她觉得对于孩子来说,一切行为都正常,因为是孩子嘛,很多成人不能忍受孩子的行为,那是很多成人心眼太小,不包容孩子的原因。

 

身边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推崇这样的放养教育,觉得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童年一定要过的肆无忌惮,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放养教育,明明就是自己懒,不愿意花心思花时间高质量陪伴孩子,却拿放养教育做挡箭牌。

 

真正的放养教育,放的是孩子的思维,养的是孩子的习惯。

 

但却被很多父母理解为对孩子的放任不管,冠冕堂皇的在孩子的教育上偷懒。

 

盲目的放养教育,对于不愿意保持自己的学习力,不愿意精进自己的教育方式的父母来说,最轻松。

 

毕竟,想要养出一个三观正,心理健康的孩子,是需要父母对孩子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高质量的陪伴的。

 

很多父母有自己的时间规划,把时间完全用在孩子身上,不现实,也不自我。 事实上,能被我们注意到并奉为榜样的优秀人物,父母在培养他们的时候,更注重的是,让他们学会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以及他们好习惯的养成。

 

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孩子的教育,堪称美国精英教育的典范。

 

他为孩子制定了九条家规,包括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承担责任,为自己做的事后果负责;守时;不抱怨不嘲笑别人,不追星;课余活动要坚持做等等。

 

都是在告诉孩子,“无规矩不成方圆”,该遵守的规则,不能因为你是孩子,就逃脱。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从小接受的是父亲的“魔鬼”教育,7岁时开始做家务,不让照镜子,不允许她把时间花费在打扮自己上;

 

只要求她看书,大量阅读,看不懂的古文古诗就抄写、朗诵并长期坚持,还要每天早起去跑步。

 

虽然父亲的教育方式严苛而又让人难以接受,但却陪她度过了工作后一年又一年的苦闷和煎熬,让她养成了阅读和坚持的好习惯,并最终成就了她。

 

而我们同龄人中,能一直保持优秀状态的人,他们父母对他们的教育,从来都不是放任孩子,任由孩子野蛮生长的放养形式,而是亲历亲为。

 

经过了必要的刻意培养,一面挖掘他们自身的优点加以引导,一面教会他们遵守社会运行的规则,适应社会。

 

这世间,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你在孩子教育上偷懒,回报给你的,只能是偷懒后的苦果。

 

而若你能用心陪伴他们成长,带给他们和你自己的,将会是更多美好。 放养教育本身是没错的,你可以对孩子进行放养教育,但一定要有合适的度,有边界有规矩。

 

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你真的不能一味松手,任由孩子释放天性,而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教会孩子懂得并理解规则,培养他们的敬畏之心

 

让孩子理解规则,是教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教会他们保护自己的重要一步。

 

就像告诉孩子,马路上是不可以随意跑动玩耍的,因为车很多,速度又很快,如果随性玩耍,很容易被车撞到。

 

所以为了保护我们自己,走在马路上的时候,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样人和车才可以在马路上和平相处。

 

我们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过是希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如果说健康快乐成长是硬币的一面,那么理解并遵守规则就是另一面。

 

只有教会孩子理解并遵守规则,才能保证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

 

孩子最开始是没有敬畏之心的,就像他们只知道火可以做饭,可以取暖,却不知道玩火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失控的火威力很大伤害也很大;

 

他们只喜欢可爱的小动物,对于他们不喜欢的小动物,可以随意踢打。

 

甚至杀死它们,如果不教会孩子敬畏生活敬畏生命,释放天性的放养教育,只会成为让孩子变成恶魔的训导方式。

 

二、 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教他们意识到分寸感和界限感

 

每个孩子都爱玩,天生排斥好习惯,可是一旦好习惯养成,对于孩子来说,将是毕生可用的财富。

 

学会长久的坚持和认定目标做事情,对孩子来说无比重要。

 

《刻意练习》这本书里讲过:

 

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曾管理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研究不同领域和行业中许多杰出人物的童年。

 

结果发现,这些杰出人物在孩提时代,其父母曾想尽各种办法防止他们半途而废。

 

所以说,哪有什么放养教育,不过是一些父母为了偷懒找的借口而已。

 

教会孩子们分寸感和界限感更是重要,人和人、人和物之间都会有各自的安全领域存在,一旦没有分寸随意跨越边界,便会引来无数麻烦,这如何让孩子快乐生活呢?

 

所以那些希望孩子快乐的父母们,请先让孩子改掉自身的不足之处,建立自己的好习惯,意识到分寸和界限的存在。

 

只有这样,在未来时候,他们才会有能力去快乐生活。

 

三、 父母的言传身教,真的是教育孩子的最有力方法

 

如果父母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复印件上出了问题,我们要去改的应该是原件。

 

如此简单的道理,总有好多父母不愿意接受,不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只一味利用自己的权威不断对孩子施压。

 

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而简简单单的言传身教,却很少有家长去做。

 

简而言之,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你就要做到什么样。

 

不要再迷信什么释放孩子天性的放养教育。

 

如果你做不到“放思维养习惯”的收放自如,不如踏踏实实教育孩子,给他们有质量的陪伴,不要用名义上的陪伴去代替;

 

不要再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对于孩子的教育,你必须做到“行动上的巨人”;

 

关于那些熊孩子,家长该管的时候,是必须要管的,如果你不想让他们继续熊下去的话。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但也隐藏着恶魔的一面,良好的教育就是要让天使战胜恶魔,才能让孩子快乐平安幸福健康的长大呀。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9-02-10
标签 : ,,,,,,,,,,,,,,,,,,,,,,,,,,,,,,,
分类 : F 青少年心理,G 学习力提升
评论 : 0条

= 8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