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怎么看管小孩子?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假期怎么看管小孩子?
暑假来临,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们的安全。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经常跟孩子开展安全教育,如一定要和陌生人保持距离,或是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等。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被拐这种事情不可能在他们身上发生,甚至离他们很遥远。
应该不会,我们嘱咐过孩子不跟陌生人走。
不会的,他从小就有这个意识,别人的东西不吃,生人不跟着走。
丢不了,平常都有教育这些基本常识,比较有信心的。
那么,真实的效果如何呢?孩子真的不会跟着陌生人走吗?国外有很多街头实验,比如:
结果让妈妈们真心捏一把汗!
用糖果、玩具、零食等诱骗孩子可能效果已经不大了,这回实验人员用一只可爱的小狗作为诱饵,跟孩子套近乎。
被测试的三个孩子,无一例外跟着陌生的实验人员离开了妈妈的视线,理由仅仅是想去看看“小狗”。
许多街头实验表明,面对陌生人手里感兴趣的东西,很多孩子还是选择了跟陌生人走,所以这里需要提醒家长,在孩子的安全教育方面一定要加大力度,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以防出现这样的事情。
防拐,从父母教育开始!
和孩子做角色扮演
据德国警方的数据显示,德国每年约10万儿童被报警失踪,但超过99%的孩子都能安然无恙找回。因为为了防止孩子被拐,德国铺开了一张“防拐网络”,并且十分重视孩子防拐意识的培养,其中一招就是经常进行“角色扮演”的防拐模拟演习。
德国的幼儿园和学校规定:必须给孩子们传授防拐防骗知识,同步进行模拟练习。
在模拟练习中,包括遇见不认识的人给自己糖果如何回应,遭遇强行抱走如何反抗,如何想办法告诉家长,被坏人带上车如何求救,如何报警和自我保护等,孩子们在模拟练习的游戏中学会保护自己,可以说是从小就做到轻车熟路了。
爸爸妈妈也可以跟孩子在家里进行角色扮演,大人扮演不同的坏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时间,以不同方式做防拐游戏。比如爸爸扮演在火车站的坏人,给孩子零食或者与孩子搭讪;妈妈扮演假装孩子亲戚的坏人,在放学路上把孩子掳走等,通过游戏,训练孩子如何在危急时刻辨别和自救。
低龄孩子不要“放养”
先说个真实的案例,2017年,深圳市龙岗区一名4岁女童独自在路边玩耍时,被一陌生男子抱走,男子欲乘坐网约车逃离现场。上车后,网约车司机发现异样,女童不停地哭着要爸爸妈妈,司机随口问:“你妈妈在哪里呀?”“在家里做饭。”“爸爸呢?”“也在做饭,我不认识这个人”,此时司机意识到可能遇上拐卖孩子的了,遂立刻报警,最终警方将涉案嫌疑人抓获,女童获救。
就在警方联系上女童父母时,其父母还没意识到女儿差点丢了,这才赶到派出所将孩子带回。据了解,女童父母因整天忙于餐厅生意,孩子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在店外面玩,但餐厅周围毕竟人员繁杂,一不小心就会让坏人钻了空子。
所以,不要“放养”低龄孩子,这是对孩子最基本的爱。6岁内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户外,都需要父母的监管。
不要在网上发布孩子信息
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天天晒娃成为了一种时尚,可是这种时尚好还是不好?
有的父母很喜欢在网上发孩子的相片,甚至孩子就读的幼儿园和学校等隐私信息也罗列出来,父母们常常沉浸其中,却忽略了对孩子的保护。孩子信息的泄露,极其容易被坏人利用,他们会顺着有关孩子的相片和文字准确地找到孩子,甚至摸清孩子的生活规律和上学放学的时间。这背后的隐患,身为父母的您,不得不注意了!
明确“陌生人”的概念
父母在进行“防拐防骗”教育时,喜欢用“陌生人”的字眼,比如让孩子不要相信“陌生人”。但事实上“陌生人”对孩子来说是抽象和难以理解的,他们不能想象“陌生人”是什么,他们更多地会把“陌生人”想象成“长相恐怖的人”。但是穿着和外表不能轻易判断出他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而且坏人不一定就面目狰狞,有的也可能长得很漂亮或很帅气。
所以,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具体的标准,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不认识”或“以前从没见过”的人,让孩子别相信“不认识的人”。
教孩子紧急关头的自救方法
记得新闻中曾报道过,一名小男孩单独到超市帮妈妈买酱油,正在认真地看价格时,一位从没见过的阿姨拽着他的手就要走。他心里“咯噔”了一下,费尽力气想把自己的手从对方的手里掰开却掰不开。
慌乱中,小男孩用脚踢掉超市货架上的酒瓶,“哗啦啦”酒瓶就摔了一地。超市的经理气急败坏地跑过来,一把揪住了女人。就这样小男孩机智自救了,女人最终也被证实是人贩子。所以,家长们要告诉孩子,万一被坏人抓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起旁人注意。比如大喊大叫说“坏人抓我”之类的话;或者故意破坏身旁的东西,引起别人注意;或者紧急关头抱住路人。
教孩子牢记家庭信息
要孩子牢记家庭信息,并且不能告知他人。从孩子学会说话开始,家长就可以逐步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并让孩子能够背诵下来。同时也要嘱咐孩子,如果不熟悉的人问起这些信息,或者问到孩子的姓名、年龄、幼儿园等,孩子有权利不告诉他们。家长们千万不要以这个作为“才艺展示”,随意炫耀孩子会背得下来这些家庭信息,让孩子以为这些信息可以随意告诉他人。
没有什么比孩子的生命安全更重要,安全教育,很多时候就是父母的教育,低龄儿童由于自我认知能力差,父母不仅需要尽到监护的责任,更需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愿我们时时刻刻保持警惕,给予孩子更多的防范技能,不让坏人有机可乘。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