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之心理异常(四)

188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健康之心理异常(四)

 

  由于焦虑状态时出现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几乎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因此焦虑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如焦虑时心悸可能去找心脏科医生;呼吸困难时去找肺科医生,消化不良时去找消化科医生,头痛或肢体无力时,去找神经科医生。 哪些因素容易引起焦虑?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年龄:成年之前与更年期之后,均有发生焦虑的倾向,儿童几乎都有些焦虑症状,如怕黑暗、怕陌生人、怕孤独等,青年人遇到异性时可有紧张不安,对遗精、手淫等产生害怕和忧虑。中年期最少见到焦虑。更年期后焦虑倾向增大,对老年人来说,孤独和怕死常是焦虑的重要原因。②素质:有些人从童年就比另一些人更为不安。胆怯、容易紧张、自信不足、常过分注意自己内脏机能。这种性格特点往往成为神经症发生的基础。③环境应激:很多实验证明,焦虑同特殊的应激有关,通过条件反射作用,心理因素可以形成焦虑倾向,如某些恐惧症。④健康状况:任何引起健康情况下降的因素,均可以引起焦虑。包括消耗性疾病、睡眠不良、体重下降等。在内科临床上,甲亢、心脏病、常伴发焦虑,应予以注意。

 

  焦虑症临床上常见三种表现:

 

  病理性焦虑情绪: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紧张,害怕胆小,有一种期待性危险感,灾难来临,甚至是死亡的感觉(称为“溯死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突然昏倒或“神经失常”。70%患者同时伴有忧郁症状。

 

  躯体症伏:焦虑症患者几乎都伴有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躯体症状。常见症状有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胃胀、腹部难适、全身疲乏、多汗、手指震颤或麻木、有阵发性发热或发冷感觉、生活能力低下等。反过来,这些症状加重病人的忧愁和焦虑。失眠、早醒、梦魇等症状也很明显。

 

  精神性不安:这是几乎见于每一位病人的特征性症状。表现为坐立不安,心神不宁,搓手顿足,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经常来回踱走,惶惶不可终日,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惊恐不安。 临床上按照病程和发作形式又分两种类型:慢性焦虑症,又称”’泛发性焦虑症”;急性焦虑症,又称“惊恐发作”,虽比前者少见,但是症状非常严重,常被误作内科急症抢救。

 

  治疗措施:

 

   采用抗焦虑药和抗郁剂相结合药物治疗,加上心理治疗预后较佳。60.8%可望缓解康复,短期内有明显效果。同时服用适量的抗焦虑药物,可降低其紧张、不安情绪,以利心理治疗的进行。

 

  (Ⅴ)疑病症

 

   何谓“疑病症”?

 

  病症或疑病性神经症也是常见的一种神经症。据调查,内科门诊病人约5%以上属于本病。日常生活中具有疑病性心理缺陷者大有人在,其中只有一部分程度比较严重,导致身心痛苦者才来求医。

 

  疑病症是指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身体某一部分的功能过分关注,怀疑得了某种严重疾病,紧张焦虑,害怕担心,常常四处求医,一般说服不易消除其思想顾虑的一种神经症。构成疑病症的重要条件是必须与患者实际健康状况不符。客观检查无阳性病理征象,医生对疾病解释无法消除患者的固有成见。如果本身确有躯体疾病,患者对此有思想顾虑和担心,产生情绪障碍,但是经过医生检查和说服后消除心理反应,不能视为疑病症。后者属于“疾病心理反应”、这是临床上更为普遍的现象。

 

  诊断疑病症至少需要具备下四项中一项条件:

 

  ①为自身健康或病痛所烦恼,其严重程度与患者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

 

  ②对自身的各种正常生理征象和变化,过分关心和注意,并作出疑病性解释;

 

  ③经常出现感觉异常,并作出疑病性解释;

 

  ④有疑病观念,表现为在缺乏充分根据时,对自身健康状况或患有某种疾病持有固定的偏见。

 

  疑病症患者还有以下特点:上述症状促使患者积极求医,但是对医生的解释和保证持怀疑态度。患者的疑病观念与其症状背景相适应,并不荒谬,可以理解。至少有3个月以上的反复就医或服药的过程。

 

  性格缺陷是本病的重要致病素质基础。以下人群易患疑病症:疑病性格缺陷、无力性格、抑郁质、明显的瘦长体型等。女性疑病症比男性多见。

 

  疑病症的防治原则

 

  1、必须明确诊断,对患者的主诉慎重对待,只有经过详细认真的客观检查,排除躯体疾病,也非心理疾病反应,才下本病诊断,否则易延误病情。最后要透过细心的诊视、关怀,坦诚的讨论建立起医生与患者的信任关系,是治疗的起点,医生协助病患者了解身心互相作用的原理。

 

  2、遵循对抗疑病症4项心理治疗原则:

 

  ① 不要看医学书籍,半年内不要接受任何医学信息知识;

 

  ② 尽量减少其他求医问病的习惯,二者皆有助减轻疑病观念;  

 

  ③不要过度自我注意身体感觉,纠正自我暗示习惯;

 

  ④对身体功能性不适症状,抱着“听之任之”不予理采的态度,这点至关重要。

 

  3、接受医生劝告,不要担心健康。适量服用药物。

 

  (Ⅵ)癔症

 

  何谓“癔症”?

 

  “症”又称“歇斯底里”,常见于16一30岁女性,是青春期女性多见的一种神经症。男性只占十分之一左右。

 

  癔症是一种典型的“心因性疾病”,由明确的心理因素,精神创伤诱发。重大的生活事件,痛苦的心理矛盾冲击,个人欲求无法满足,暗示和自我暗示等作用下产生本病。一般来说,没有精神刺激,不会引起癔症发作。

 

  癔症又与本人的性格缺陷有密切的关系。病前癔症性格缺陷越明显,日后发生本病的机率越高。故而人格素质与精神刺激两者呈反比相关性。就是说具有明显癔症性格缺陷者,稍受精神刺激即触发癔症发作;相反癔症性格不明显者,需要较强烈精神刺激才能诱发。

 

  癔症主要表现为感觉或运动障碍,或意识状态发生改变。症状无器质性基础。而且这些症状带有明显夸张倾向。其症状形态非常复杂多样,可以酷似其他多种器质性疾病,常使医生和家属真伪难辨,鉴别诊断异常困难。

 

  常见临床症状为:

 

  1、症发作:即俗称“歇斯底里大发作”。常在刺激下,突然神志不清,四肢抽搐,类似癫痫样发作。有些病人全身肌肉僵直,数十分钟至数小时逐渐恢复。本病与癫痫症不同,很少发生自伤,能回避危险(馒慢倒下,绝无马路上发作的危险),人多容易引起发作,无小便失禁症状。通过暗示可中止发作。

 

  2、癔症性瘫痪:突然肢体瘫痪不能动弹。但是经过检查,发不符合符合神经解剖规律,证明病人的麻痹症状是一种心理因素的躯体化表现。

 

  3、癔症性功能障碍:失眠、失听、痛觉丧失等。甚至可发生急腹痛、腹胀症状而被怀疑为外科急症进行手术。

 

  4、假性痴呆:又称“癔症性痴呆”。突然出现幼童样的低能表现,如不会用打火机点烟,不会数个位数。回答问题荒唐,给人一种故意做作的感觉。

 

  5、双重或多重人格:病人同时表现两个人或数个人的不同身份。

 

  癔症防治措施:

 

  1、预防比治疗重要,从小纠治癔症性格缺陷,提高精神卫生水平。

 

  2、治疗采用心理疗法,辅以药物60%~80%。催眠疗法效果较佳。

 

  3、正确解释病情。本病预后良好,即使未加治疗,症状在一年内消失者达60%~80%。关键问题是预防复发,学会精神刺激调节法。

 

  (二)抑郁神经症

 

  何谓“抑郁性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又称“神经性抑郁症”。这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而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精神性症状,生活能力也不受严重影响。鉴于本病是以持久性心境低落为基本疾病特征,故本病另一学名为“心境恶劣”。

 

  本病和抑郁症是抑郁性心理障碍的两种代表性疾病。病情虽无抑郁症严重,但是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效率降低,信心不足,妨碍积极的人生追求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长期情绪低落苦恼,消极言行,自杀企图不乏其人。

 

  早期识别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表现为:

 

  1、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三项:①兴趣减退,但未丧失;②对前途悲观失望,但不绝望;③自觉疲乏无力;④精神不振;③自我评价下降,但愿接受鼓励和赞扬;③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接受同情;①有想死的念头,但又矛盾重重;③自觉病情严重,但又主动求治,希望能治好。

 

  2、符合神经症基本特点,无精神病症状表现。

 

  3、抑郁症状特点是持久性(2年以上),程度轻度至中度,并不太严重。

 

  4、不存在以下各项症状中的任何一项: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表现(动作迟滞,少劝,甚至卧床不起)②早醒和症状有晨重晚轻特点;③严重的内疚或自责;④持续性食欲减退和明显的体重减轻; ⑤ 不止一次的自杀未遂; ⑥ 生活不能自理;出现幻觉和妄想; ⑥ 对自己疾病持否认和拒绝求医诊病。

 

  5、起病时已满18岁,病程至少长达2年以上。在此期间半数以上时间有心境不良。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8-10-31
标签 : ,,,,,,,,,,,,,,,,,,,,,,,,,,,,,,,,,,,,
分类 : L 老人关爱
评论 : 0条

= 5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