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强迫症的泥潭(上)

4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走出强迫症的泥潭(上)

 

  几乎每一个强迫症患者,都有一段让自己很不高兴甚至恐惧的生活经历……

 

  在下意识里,你会认为如果做某件事,就能避免再次出现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事或物。当遇到有可能发生那种不快的情况时,就会无意识地重复那个动作或想法,来达到你心理的平衡。

 

  实际上,这是一种人类自我保护的过激反应。

 

  压抑性遗忘的内容往往是强迫症的症结,只要解开这个症结,就等于找到了治疗强迫症的最佳途径,所以,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患强迫症,就要设法找到你不愉快的回忆。

 

  阿莲的“烦恼”

 

  阿莲的办公桌是全部门最干净整齐的,大大小小的文件物品,要是不安顿齐整了绝不罢休,桌角上多了一点灰尘都会让她浑身不舒服。领导把活交给她干都很放心,因为阿莲对每项任务都会反复再反复认真检查,一般不会出错……这仿佛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令同事们相当“钦佩”。阿莲半开玩笑地说:我不会是有强迫症吧?

 

  “这不是强迫症,是强迫个性的一种表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副教授谢海燕这样说。但是,目前在大都市的白领中,强迫症确实相当常见。

 

  正常人都有轻微的强迫经历

 

  先谈一下强迫现象:几乎所有的人可能都经历过强迫现象:比如有时会有一首歌老在脑海里响起,或者出门后总在担心屋门是否忘记锁了?煤气是不是没关好?甚至会因此回家检查。可以说80%以上的人都曾有过强迫现象,如果这种强迫现象程度轻微,持续时间短,不会感觉很焦虑,也没有“反强迫”的心理,就是一种正常的表现。

 

  怎么样才算是强迫症?

 

  强迫症是焦虑障碍的一种,包括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①强迫观念———患者反复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怀疑、回忆、穷思竭虑等;②强迫行为———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以及仪式性动作等等。强迫和焦虑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强迫症患者往往会有明显的焦虑症状。

 

  强迫症状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患者明知强迫症状不合理或没有必要,但无法控制自己,越是企图努力抵制,越感到焦虑不安和痛苦。为了避免焦虑的发生,患者只好去想、去做。这个特点称之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2.患者能够意识到这种强迫的意识和冲动来自于自我,而不是来自于外界,是自己的想法。

 

  强迫症的心理根源——害怕

 

  “洁癖是强迫行为中最常见一种。”谢海燕指出,在强迫症的发生中,社会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之一。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洁癖人群由于害怕受细菌病毒污染,在这一强迫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相应行为,每天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反复洗手、洗衣服、消毒杀菌,明知没必要却控制不住。

 

  “洁癖患者的房子可能很脏,但总会控制不住洗手,洗完手后用一条他认为很合适的,其实已经几个月没洗过的毛巾擦手。一天洗掉两三块肥皂,洗到手的皮肤已经洗烂了都不罢休。”谢海燕说,洁癖患者往往来自于“不安全家庭”———父母经常吵架、留守儿童,父母亲过分严厉、常年被父母忽视……这些成长环境没给孩子足够安全,他们就会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地洗,来自我保护。

 

  而在一些来自农村的患者中,更突出的表现是道德感过强,对“性”的过分自我谴责。他们认为性是不洁的、很脏的东西。一些女患者表示自己一看到男性,就会忍不住看他的下身;而一些男患者则是看到女性就会幻想与她性爱的场景。这种思维和行动让他们很害怕,觉得自己很脏,于是他们不断压抑自己的这种想法和行动,却越来越严重。

 

  而在城市的人群,发病则更多由于习惯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追求完美,事后反复检验,苛求细节,以及遇事犹豫、怀疑或按部就班。为此,他们常焦虑紧张和苦恼。体系化的思维和高强度的工作容易造成身心疲惫,也会形成公式化的反射依赖。易受上司苛责的工作环境,更容易使个性内向的人产生工作隐忧。当躯体健康不佳或长期身心疲劳时,均可促进具有强迫性格者出现强迫症。

 

  强迫症的发病原因还与以下几点有关

 

  No.1 遗传因素

 

  患者近亲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父母患有本症,则子女的强迫症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4倍。

 

  NO.2 性格特征

 

  1/3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其特征为犹豫、固执、谨慎、过分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NO.3 大脑病

 

  据谢海燕介绍,抽样调查显示,强迫症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化学成分与正常人有所区别,主要是大脑神经递质失衡,从而出现各种强迫症状。我们的大脑之所以能够实现各种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种不同神经递质的传递来实现,神经递质就好比是邮差,不同的邮差传递不同的信息,发挥着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体内往往会有5-HT(5-羟色胺)、DA(多巴胺)、Sigma(西格玛)受体以及中枢谷氨酸能神经元功能障碍,而抗强迫药可使失衡的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使强迫症状改善。

 

  教你摆脱强迫症

 

  “强迫症相当于精神心理科的癌症。通过治疗,强迫思维能少50%已经不错了。”谢海燕指出,强迫症在临床工作中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从精神疾病的分类中看,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属于轻的精神疾病,但实际上,强迫症的治疗比抑郁症、焦虑症都要困难一些,症状改善可能比较慢,服药剂量一般也偏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强迫症的治疗。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官方网站:心理健康 ◆ http://www.xmxljg.com

专家督导:心理辅导 ◆ http://weibo.com/fjxlzx/

专家督导:心理治疗 ◆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业微博:心理词典 ◆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心理课堂 ◆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公司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7-06-12
标签 : ,,,,,,,,,,,,,,,,,,,,,,,,,,,,,,,
分类 : D 心灵成长,G 学习力提升
评论 : 0条

= 7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