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心理医生咨询:孩子重复行为究竟是为什么?

114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孩子重复行为究竟是为什么?

 

当我口干舌燥地再次给小宝读完这本故事书的时候,忍不住再三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故事呢?”小宝说不出所以然,但是到第二天,他依旧从书架上抽出这本书……而且,在我给他读书的过程中,一旦某句话读得和上次不一样,小宝立即就能够指出来;当我故意在某句话停顿的时候,他也能自然而然地接下一句话……足以可见,这本书于他来讲,真的已经烂熟于心了。

 

可是,小宝为什么会一直重复这个行为呢?

 

我本以为他是对某本书情有独钟,可是后来就发现,有好多类型的绘本,他都会不厌其烦的要求读一遍、再读一遍,如果我实在是没有时间,他就会自己翻来覆去的看,没有丝毫厌倦。现在家里的很多绘本,他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依旧会要求继续读。看着他娴熟地找对地方、准确地抽出绘本,充满希望地看着我,眼睛里迸发出热情,仿佛在不断地说:“妈妈,妈妈,就是这本,再读一遍、再读一遍,好不好?”身边好多朋友家宝贝也是如此,总会在某一个阶段,反复的重复某一件事,或者读某一本书。其实总结下来,我想宝宝喜欢重复阅读,无外乎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1、这本书里有宝宝特别喜欢的某个地方或细节

 

比如小宝前段时间喜欢的一个绘本,里面的两个小外星来客,让小宝爱不释手。每每翻到这一页时,小宝的小手就会反复的临摹着这两个小外星人,然后打断读书的顺序,开始问一些关于外星人、太空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讲,发散型思维非常重要,哪怕是天马行空的念头也是值得鼓励的。这个时候我就会暂停读书,让小宝自己去畅想畅谈他所想到的一切,外星人的生活、月球、火星、外太空,他所能想到的随心所欲地去说。如果有一些硬核的知识点,我可以稍微告诉他一下,不必在意他记不记得住,下次再重复就好。所以,如果宝宝反复的要求阅读某一本书,妈妈不妨细心找到孩子的乐趣所在,在他关注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兴趣与知识同行,岂不美哉?

 

2、宝宝通过重复阅读的刺激达到自己的机械记忆

 

孩子的记忆能力多是机械记忆,通过不断的重复和刺激,最终达到记忆的目的。反复阅读可以减少孩子对于未知领域的迷茫,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控制感和安全感。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宝宝的重复行为总会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出现一种跃进。具体表现于:他忽然会大幅的重复绘本中的内容、他能够用绘本中的某个知识来解释一些事情、他可以独自思考一些生活中的常识、他也乐于时不时对于绘本的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这本就是孩子学习、接受新知的一种模式。前段时间,我家里新养了一只小狗,小宝看了一会儿就告诉我:“妈妈,你知道吗?小狗狗现在没有对着我们摇尾巴,是因为它还不认识我们,它感到紧张,同时充满了防备,最好不要和它玩,可能会误伤。只要我们天天给它食物,为它打扫,过一点时间它熟悉了我们,小尾巴就会摇起来,这时我们就可以安全的和它玩了。”是的,这是一本书里告诉他的常识,那本书,我连续给他读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小宝也一直在详细的翻看图片中小狗的样子。

 

3、重复阅读是宝宝最为放松舒适的模式

 

有时候晚上睡觉时间的确很晚了,小宝早就疲倦了。这时候他也喜欢挑选一些之前反复重复的绘本让我给他读。听故事的时候,他就不用像听新书那样,反复的翻看图片、仔细地思考故事里的事,也不用讨论故事里的情节。就是慵慵懒懒地躺在被窝里,眼睛半眯着,舒舒服服地听我给他读,偶尔还会用鼻音哼哼两声,就是告诉我又和上次读得不一样了。这样的放松,的确是很舒适的模式,玩累的小宝,需要在这种淡淡的平静中,休息了!而妈妈的声音,就是他睡前最为温暖的慰藉,伴随他进入香甜梦乡。作为妈妈,我也非常珍惜每天和小宝这样的时光。厦门心理医生咨询-翻看新的绘本,我们一起“探险和思索”,共同领略书里的新知;翻看旧的绘本,我们一起“回忆和重复”,共同感动书里的闪光之处……当我们常常在感叹,不知道能够陪伴孩子多少年的时候;不如抓紧眼前的时光,和孩子共同度过每一个温馨时刻。对于反复阅读,也不必烦不胜烦,这是孩子的一种习惯,也是对父母的一种考验,如何更好地把一本书、一个故事,再从广度和深度进行开拓和挖掘呢?

 

文转自:沫沫的静好岁月的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11-18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0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