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来自哪里-厦门心理咨询

139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烦恼来自哪里?

 

掌握了行为后果法,你会发现,这的确是一个英明的办法。惩罚手段不予儿童任何选择余地,父母说了算;行为后果法则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自己进行选择。选择恰当的行为,一切正常、快乐;选择不恰当的行为,就要承受令人难过的后果。心理健康的儿童(以及成年人)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选择那种让自己愉快的行为。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教给孩子什么是恰当的行为,却没有权利将任何行为强加给孩子。的确,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迫使孩子做任何事情,选择权在孩子手里,责任也在孩子肩膀上。有了选择的自由,就有了成长的烦恼:前边说过,别人替自己选择,是容易、舒适、懒惰的出路;自己进行选择,则往往比较痛苦,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要鱼还是熊掌,不是一件容易决定的事情。

 

我清楚地记得Sam最初接触“重大”选择的几次情景:

 

2004年2月底,我们邀请了一些朋友带着他们的孩子到北京郊外的意大利农庄给女儿庆祝周岁生日。Sam和有些小朋友虽然见过几面,但是不十分熟悉。他拒绝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儿,拒绝跟他们分享自己的玩具,哼哼唧唧地要我们跟着他。Sam爸爸反复地要求他跟小朋友在一起,跟他们分享玩具,Sam不从。我对丈夫说,你越追着他劝他,就越迎合他的动机和目的:要你跟他在一起,你给他特别的关注,把你跟其他人分开。你岂不是“上当”了?丈夫闻言,离开了Sam。我对Sam说,今天是妹妹的生日,大家来聚会,他们是我们的客人,如果我们不跟他们在一起,总是跟着你,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我知道你跟一部分小朋友不太熟悉,有些认生,不过,你认识虎娃和东东吧?他们是你的朋友啊!这样吧,你自己决定,是跟大家一起玩儿,还是自己单独玩儿。我和爸爸选择跟大家在一起,不能总陪着你了。说完,我就去加入了朋友的行列,留下Sam自己进行选择。Sam拖着自己的一堆玩具进了屋子,独自坐了一会儿,看着这样的行为并不能引起我们的任何反应,没人来劝他,也没人陪他,自己待着怪没意思的,就跑出来跟小朋友一起玩儿。

 

那之后不久,我们全家去樱桃沟爬山,走到半路,Sam说他要大便,爸爸说他记得附近有一座干净的公厕,要带着儿子去,Sam断然拒绝,说他要回家拉。我知道这是他的一个习惯,在他印象里,所有的公厕很脏,小便还凑合,大便他就不干了。但是当时肯定不可能立刻返回家里,因此我给Sam提出了两个选择:要么跟着爸爸去公厕方便,要么再等待两个小时,爬完山才回家。Sam站在那里,放声大哭。我搂着他,对他说,这的确令人左右为难,大便是憋不住地,家又那么远,想回家大便,就要放弃爬山,况且,他很可能根本等不到回家。那么他仔细考虑一下,到底是选择现在大便,还是选择憋着呢?Sam看着得不到最理想的状况(又能回家大便、又不耽误爬山),非常难过,不停地哭。我对他说,看来你给自己提供了第三种选择,就是站在这里哭。我们尊重你的选择,但是我们选择不参与,你可以自己在这里哭一哭,我们在旁边等着你。Sam很快得出结论:哭是无济于事的,还是需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他努力控制住了悲痛,跟着我们往前走。到了公厕外边,他还是犹豫着不肯进去。丈夫对我说,你就拉着他去吧!我说不行,他都这么大了,强制不起作用的,再说,谁能逼着人拉屎?我先进去查看了一下厕所状况,发现有一只西式马桶,的确非常干净,出来向Sam汇报,并且继续让他选择:如果现在上厕所,肚子马上不难受了,还可以继续爬山;如果憋着,不仅非常难受,还有可能导致便秘,我可能还需要给他开塞露。Sam思考了几分钟,终于决定跟着我上厕所,痛痛快快地解除了排泄问题。

 

当年夏季的一个周末,我们上午去青春湖公园玩,接近中午,我们约了朋友吃午饭,就向外走,快到门口了,Sam看见一个小孩子手里拿着一根棒棒糖,说他也想要。我知道公园里有卖棒棒糖的地方,可是如果折回去,时间上来不及了;再说,我们一向规定吃正餐之前不可以吃零食或者甜点。于是,我跟Sam说,现在不能吃棒棒糖,一是马上要吃午饭了,二是这会儿一下子找不到卖棒棒糖的地方。Sam开始哭,我告诉他,出门后我们可以试着找到一个商店买来帮帮糖,但是他不可以在午饭之前吃糖。他有两个选择:要么吃糖,就不吃午饭了(因为甜点是在饭后吃的,吃上甜点就表明已经吃过饭了);要么买了糖,等到午饭后再吃。接下来,原本商量好的另外一个计划也突然遭到Sam的反对:跟朋友约好饭后去北海公园,Sam这时大概饿了,有些胡搅蛮缠,提出来一定要去朝阳公园。不然就站在那里哭叫,不是真的流眼泪,而是“干”哭,其实就是耍赖。我对Sam说,唉,想吃棒棒糖,却不能马上吃到;想去朝阳公园,却已经计划好去北海公园,这的确让人感到难过。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就是这样,你自己选择好吧?要么哭哭啼啼,既吃不上饭,又哪个公园都去不成,既饿了肚子,又高兴不起来,而且我们不参与你的哭闹;要么跟着我们去吃午饭、去北海公园好好玩,你觉得呢?

 

Sam又使劲儿哭叫了几声,我们耐心地平静地带着他走。最后,当发现一意孤行、哭闹耍赖达不到目的时,他想明白了,情绪的好坏由他自己来决定:要么做情绪的奴隶,无法享受生活;要么做情绪的主人,让世界充满阳光。最终他选择了让自己高兴的情况:接受现实、延迟满足。他止住了哭声,对我说,“那我吃完饭再吃糖,行不行?”我说当然行了。他又提出下星期再去朝阳公园,爸爸立刻保证下星期一定带他去。随后的这一天,Sam过得非常愉快。我丈夫是严格家教养出来的人,对儿子的态度也不由自主地秉承了自己父亲的态度,比较家长制,认为儿子应该对自己言听计从。遗憾的是,他儿子是一个内心力量非常强大的孩子,坚决不服从任何居高临下式、不由分说式的管教,时不时地跟爸爸闹矛盾。爸爸命令他的声音越大,他反抗的声音分贝也越高。所以,我一方面训育儿子,一方面开导丈夫。最初对Sam实施行为后果、自由选择方式的时候,他爸爸没有立刻掌握其中的道理,还挺不服气,批评我骄纵孩子。

 

心理咨询预约: 0592—5515516

心理健康官网: http://www.xmxljg.com

3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3-30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