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教育中的角色-厦门心理咨询

102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物质在教育中的角色

 

一个人由外在的样貌、情绪和行为构成,通过这些,我们才能判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是,有句话说的好,相由心生,外在所呈现出来的是由内在的心理和精神所决定的。对于早教课所呈现出来的课程,肯定也是有内在的精神内容。我们用25个词来说明金苹果早教课的精神内容。点燃,不主宰;平等;尊重;接纳;责任;自由和规则;物质;关注;自我效能感;延迟满足;60分父母;错误;关系;自我;情绪;安全感;专注;放松的感觉;智能开发;探索;自我照顾;卑微感;秩序;合作;依恋

 

 

物质在教育中的角色是怎样的呢?

 

孩子需要食物、衣服等来生存,孩子需要探索物质世界来发展大脑,但孩子又超脱于物质,孩子对物质的喜欢和占有是短暂的,我们常常看到,买的新玩具,孩子几个小时后就没兴趣了。我们今天不是说孩子和物质,而是父母对孩子有关物质的问题。

 

第一,我们要纠正一个概念,早教不是给孩子买一堆标着“益智”、“早教”字样的书籍或玩具。在市场的误导下,这种现象太严重,很多父母买一堆“这些物质”“抓着”孩子早教,我见过一个两个月的宝宝成天听大人不停的读绘本(大人并没有和孩子链接,只是机械的读书)这不会帮助孩子成长,而是阻碍孩子成长。玩具是大人设计的,不能要求孩子按大人的设计来玩玩具,如果非要按照玩具的设计来玩,一方面会破坏孩子的创造力,一方面让孩子感受到挫败感。

 

第二,在孩子会表达他要某个东西时,或者是想买某个东西是时,这时即不能要什么买什么,或者要什么不买什么,还告诉孩子没钱买或者你太贪心等等。要什么买什么,对小的孩子是好的,被满足,不会让孩子觉得物质是很难得到的,而沉迷于物质,但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要让孩子明白物质的得到,需要自己付出努力才能得到,这个努力是孩子为别人做一些别人需要的事,以此来交换获得的。教育是引导孩子社会化,明白社会规则,但是孩子要,大人告诉孩子没钱或者孩子贪心,这会让孩子对物质有负罪感,要不就觉得自己需要物质是可耻的,要不就疯狂的占有物质。我们要让孩子明白,物质是为人服务的。另外,要保护孩子对欲望的表达,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明明想要某个东西,但嘴上会说不要,而且两三岁的孩子中已经有这些问题了,这些孩子的身心已经分裂了,这是不应该的,更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注

 

“关注”对孩子的成长像人需要空气,虽然空气是看不到的,但没有空气人是活不了的,虽然孩子缺少关注不至于无法生存,但他的心理没法健康成长。关注这个词太抽象,但大家都谈过恋爱,恋人经常闹矛盾的一个原因是觉的对方不爱自己,这个不爱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得到对方足够的“关注”,亲子关系跟亲密关系在心理情感的体验是一样的,补充一点,不被爱的感觉还有一种情况是不被接纳,爱是关注加接纳。我们常常看见一些大人推着婴儿车带孩子散步,大人忙着玩手机或跟其他人聊天,那时你会看到孩子很孤独,这时就是孩子没有得到关注;有了关注,一样的情景,你会看见孩子是温暖的。不给孩子关注,就是一种冷暴力,在金苹果早教老师的选择上,有一条就是能活在当下、专注。跟孩子在一起,老师的注意力要放在孩子身上,像阳光一样照着孩子,可以不说什么,不做什么,但心要在孩子身上,孩子是敏感的,老师心思的走神,孩子是会立刻扑捉到的,我如果走神,正玩的起兴的孩子会立刻停下来问“老师,你在干什么?”表面上看,我依然看着他们,但是他们就是知道。

 

 

作者:金苹果老师说早教那些事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3-26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5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