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在痛苦中成长(上)

137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学会在痛苦中成长(上)

 

《痛苦与荣耀》是一部半自传体式的西班牙剧情电影,故事讲述了一位年近七旬的电影导演萨尔瓦多饱受病痛的折磨,创作灵感枯竭,为了抵御身体上的痛苦,不得不吞服大剂量的药物,甚至吸食毒品。面对现实的“窘境”,萨尔瓦多回想起许多童年经历,关于母亲缝补的记忆,关于西班牙的“洞屋”,关于在马德里与初恋男友的相遇和分离……他在痛苦中“煎熬”,又在痛苦中“清醒”,百转千回,终于找回了最初创作的激情,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贫困生活“剥夺”了童年的选择权

 

萨尔瓦多的童年是在小镇度过的,他的父母都是普通人,没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也没有十分体面的工作。虽然母亲带着他,大包小包千里迢迢来到西班牙,和异地的父亲团聚,但生活的境遇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尽管萨尔瓦多在儿时也有过一些美好的体验,比如:和妈妈露宿车站、独享阅读、在村边的小溪边陪着妈妈洗床单,听一群阿姨歌唱……但年幼的他,无法像那些家庭富裕的孩子一样上正常的学校,而只能被母亲逼着上自己讨厌的神学院,跟从神父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被“教化”成为了一个彻底的“愚人”。不是萨尔瓦多天性愚钝、没有梦想、缺乏创造力,而是贫困的生活“剥夺”了他童年的选择权。在“有限”的条件下,他有再高的天分、再美丽的梦想、再丰富的创造力、都只能暂时被搁置,屈从于母亲为他做出的选择。

 

父亲的“缺位”影响了对男性的认同

 

在长达113分钟的电影中,我一直在寻找父亲的身影。但我发现导演对父亲这个角色着墨极少,在整部影片中,我记得父亲仅有两次“出场”。第一次“出场”,是母亲带着萨尔瓦多满心期盼,千里迢迢来到他所在的城市。在我的预期中,一般男人作为丈夫、作为父亲,面对久未团聚的妻儿,应该是满怀深情与渴望,不至于喜极而泣,最起码也该热泪盈眶。但这个男人没有,他更多的是指责、抱怨妻子没有给他充足的时间做准备。面对妻子的焦虑情绪,还有其对婆婆的不满,作为丈夫,他是“零倾听”与“零共情”。第二次“出场”并没有真正露脸,只是借妻子之口“代入”了一个“父亲”的角色。萨尔瓦多因为高烧突然晕厥,母亲从外面赶回家,她问病中躺在床上的萨尔瓦多:“你爸去哪里了?是不是又去酒吧了?”萨尔瓦多回答:“嗯!”母亲抱怨了一句:“他还跟我说会一直呆在家里……”。尽管电影没有很明显地讲述父亲的“失职”,但从母亲不屑的言语、失望的眼神中,我们不难判断这是一个“缺位”的父亲。而童年时期,父亲的“缺位”,直接影响了萨尔瓦多对男性的认同。在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萨尔瓦多的内在没有一个“好父亲”的形象,更没有一个同性别的“理想化客体”,所以他没有见过一个正常的男人、一个“英雄”的男人该有的样貌。

 

母亲的失望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在电影中,“出镜”最多的应该是萨尔瓦多的母亲。这位母亲总是穿着碎花裙,穿越时空,出现在不同的场景中。母亲的一生都被贫困的生活压抑和束缚着,为了生计,为了儿子不再卖苦力,她让儿子去上免费的教会学校。在母亲眼中,年幼的萨尔瓦多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都是不可理解的“幻想”和“虚构”。所以在车站露宿的那一夜,面对拿着巧克力上的插画玩得“不亦乐乎”的萨尔瓦多,母亲说出了那句话——“这孩子到底随了谁呢?”在多年以后,母亲晚年病重,萨尔瓦多和母亲之间的一场谈话揭开了这句话的“谜底”。当母亲抱怨萨尔瓦多不愿意和自己一起生活,自己和女友们并不希望出现在他的电影中,被当作“素材”满足他的“自我虚构”时,年迈的萨尔瓦多“退行”到了一个孩子的状态,他怯怯对母亲说道:“很抱歉,我没有成为你想要的孩子!”、“我仅仅因为做自己而辜负了你,真的很抱歉!”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3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3-20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