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在痛苦中成长(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学会在痛苦中成长(下)
言语中,夹杂着对母亲的愧疚与愤怒。都说“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宁愿去相信母亲的这句话是“无心之言”,但无疑母亲如此反馈是一次失败的“镜映”。对于年幼、敏感的萨尔瓦多而言,他早已“嗅”出了母亲的“弦外之音”——母亲没有把他视为骄傲,对他很失望。所以,这句话成了萨尔瓦多心头的“一根刺”,扎入心扉、痛彻骨髓。
爱上男人,是令人痛苦的“缘分”
“同性恋”是这部电影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而导演阿莫多瓦一改往日激烈、直白的手法,将萨尔瓦多和同性爱人之间隐秘的情感拍得尤为克制,又不失唯美。第一段“懵懂之恋”发生在那个炎热的午后,泥瓦匠埃杜瓦尔多贴完瓷砖冲澡时,在帮他递毛巾的那个瞬间,九岁的萨尔瓦多被对方健硕的“胴体”吓晕。正是因为这次“特殊”的经历,过度的刺激让他对男性产生了暧昧的情愫。长大后,萨尔瓦多遇到了另一个男人费德里克,并与之相恋。但是这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最终以对方吸食毒品而导致分手。对于童年的萨尔瓦多而言,那样的刺激是他猝不及防,又难以耐受的。九岁的他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这样的经历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在与埃杜瓦尔多懵懂、青涩的情感中,他发现了自己喜欢同性,但这段没有正式开始的恋情其实半路就“夭折”了。而第二段与费德里克之间的恋情,从一开始就是不被世俗认可和接纳的,虽然两人情深意笃,但最后还是不得已分开,终究是“有缘无分”。我想,对于萨尔瓦多而言,爱上男人是令人痛苦的“缘分”。在与同性之间的爱恋中,他体会更多的是异于常人的痛苦,而非光明正大的欢愉。
与痛苦“和解”,也就是与自己“和解”
回望这一生,萨尔瓦多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他吃过亲情、友情、爱情的“苦”、受过生命中“重要他人”有意无意的伤害,好不容易凭着一股子“叛逆”的劲儿“熬”到功成名就,年老了却要饱受各种病痛的折磨。尽管命运没有给他特殊的“眷顾”,但面对人生历经的种种苦痛,这位年近七旬的老者最终也没有屈服于痛苦,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勇敢者的道路——与痛苦“握手言和”。在电影的后半部分,萨尔瓦多在母亲临终之际,和对方敞开心扉地交谈。他们把对彼此的抱怨、不满、失望都毫无保留地通过语言来呈现,彼此袒露、相互理解,最终爱战胜了怨。而当昔日的恋人费德里克深夜登门造访,萨尔瓦多对此毫无防备,却又充满期待。一对暮年的“老情人”阔别已久,在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我发现两人眼里噙着泪。费德里克对过去表示道歉,但他的目光从未从对方身上移开。他对萨尔瓦多说道:“你的每一部电影都是我生命中的一件大事。”萨尔瓦多则淡然一笑,感谢费德里克成就了今天的自己,他对费德里克深情地说道:“没有任何人或事像你一样充实了我的人生。”岁月更迭、四季轮回,那份浓烈的爱犹在,但彼此的人生已改,两个老男人在门口微笑着吻别,时光最终留下了温情、化解了仇怨。在影片的最后,萨尔瓦多克服了对毒品的依赖,直面身体上的痛苦,在女助手的陪伴下积极就医。在事业方面,他也解开了心中多年的“结”,重获创作灵感,开始提笔构思另外一部电影剧本——《最初的欲望》。
从《痛苦与荣耀》中你看到了什么?理解到了什么?又觉悟到了什么?年迈的萨尔瓦多在痛苦中挣扎,在痛苦中成长,最后经由这些痛苦成为了他自己。正如片名所示,是痛苦成全了他、成就了他,赋予了他无限荣耀。我想,痛苦终究是生命的本质和必然,它能“废”掉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人,真正击垮一个人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我们应对痛苦的方式。痛苦存在的意义是帮助我们在“现实”与“渴望”之间寻找一条路径,最后经由痛苦的体验活出自己人生的意义。所以,当痛苦来袭时,你不妨问问自己的内心——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我当下在追求的是什么?我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我怎么活才能不辜负这短暂的一生……当你选择面对痛苦,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