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安全感来自哪(下)

153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女人安全感来自哪(下)

 

浴火重生

 

来到法国,张幼仪彻底觉醒了。她在回忆录里说:我下定决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不要依靠任何人,而要靠自已的两只脚站起来,我要洗刷我的耻辱。张幼仪在二哥和七弟的帮助下,独自一人在德国生下儿子彼得。张幼仪从英国到德国,再生下儿子,多半年,徐志摩从未出现过。当张幼仪拖着虚弱,胀痛的身子回到公寓时,徐志摩出现了,逼她在离婚协议上签字。“林徽因就要回国了,我等不及了,这字你必须得签。”徐志摩态度坚硬地说。当徐志摩看到离婚协议达成,手足舞蹈的庆贺时,张幼仪咽下酸涩的泪。1922年11月6日,徐志摩在《新浙江》发表离婚通告,庆祝高歌他是中国第一离婚男人时,在德国的张幼仪带着小儿子艰难度日。当时,德国的马克币每天都在贬值,为了让钱更顶用,她把徐志摩父亲按月寄来的支票,兑换成小额美元使用。为了节省钱,张幼仪在柏林租住的地方狭小,粗茶淡饭,生活很清苦,但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在柏林,张幼仪先补习了几个月的德文,再进入德国裴斯特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张幼仪希望的好日子即将开始,可是唯一的精神之柱倒了。

 

1924年冬天,小儿子彼得因营养不良,患了重病,夭折了。张幼仪的天再一次塌了,闭门不出,茶饭不思,泪已流干,路在何方呀!就在这时,徐志摩神釆飞扬地出现了,他带张幼仪去意大利散心。不久,张幼仪才知道,徐志摩不是陪她散心,而是避祸,祸从何起?原来徐志摩回国后,林徽因拒绝了他的追求,与梁思成订婚了。失恋后的徐志摩如狂奔的骏马,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再别康桥》等一系引名篇应运而生,徐志摩一下成为文化界的名流。红得发透的徐志摩认识了朋友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就是当时北京红极一时的著名交际花。才子遇佳人,心灵的火花一碰就着,两人很快成为彼此的唯一。王赓发现后,扬言要杀掉徐志摩这个奸夫,徐志摩才去德国找张幼仪。五个月后,胡适写信告诉徐志摩,王赓同意与陆小曼离婚,徐志摩离开张幼仪速快回国。但徐志摩的父母坚决不要陆小曼,只要他们承认的唯一儿媳张幼仪同意,他们才答应。张幼仪又将面临怎样的人生?时隔六年,张幼仪回国,回到自己的故乡,见到了日夜思念的父母,儿子,苦尽甘来,上苍总会善待善良的人。

 

1926年10月在张幼仪的帮助下,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了。但徐志摩的父母看不惯陆小曼的作派,加之陆小曼吸大烟,更让徐家无法接受,在经济上一刀两断。而陆小曼向来过惯奢糜的生活,每个月花费高达几万元。徐志摩为了挣钱养家,在好几所大学讲课,为了节省费用,只能坐廉价的飞机来回跑,日子过得很艰难。常言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此时回国的张幼仪,开始在东吴大学教授德语,之后,被聘为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张幼仪接受这家银行正濒临破产,张幼仪为了省钱,不请律师,亲自逐个跟债务人沟通,帮助他们改善经营,筹钱还上贷款。她每天准时上班,把自己的办公桌安排在大堂的最后面,第一时间掌握情况,解决问题。张幼仪靠着铁娘子的精神和睿智,很快在上海金融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银行家。同时,张幼仪下班后还经营一家服装公司,她卖的服装,款式新颖,时尚流行,连嘲笑她是个土包子的徐志摩也经常光顾。

 

宽厚仁爱

 

徐志摩对张幼仪重新定位,重新认识。他逢人就夸,张幼仪是个了不起的女人,还经常给她写信、说心事。张幼仪很大度,不但帮他排忧解难,还老接济他。每次给徐志摩钱时,为避免不伤自尊,总会说:“这是你爹的钱。”徐志摩母亲病故后,张幼仪帮助徐志摩料理后事。真是福不双降,祸不单行。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的私人免费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邻近触山爆炸。陆小曼听后昏死过去,用拒绝认尸来拒绝事实。张幼仪镇定决断,处理全部事情。张幼仪让弟弟带领儿子徐积锴前往南京招领遗体,之后,为徐志摩办理体面的公祭典礼。徐志摩死后,张幼仪一直悉心照顾徐志摩的父亲,也接济陆小曼的生活。很多人不理解张幼仪为什么为徐志摩做那么多?仅仅是爱吗?我忽然想起《菜根谭》中说:“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宽厚待人,不但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智慧,更是给自己积福。但愿我们在生活中,对待他人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佛说:“因果有轮回,凡事皆有报,你给别人的一切,最后都会回到自己身上。”确实如此。

 

重建家庭,幸福美满

 

张幼仪孤独漂泊了31年,把心思全放在事业和儿孙身上。最后在53岁时才给自己找了一个归宿,并且还是一个与徐志摩长得相像的男人。他叫苏纪之,是张幼仪在香港的邻居,是一位中医(比张幼仪小3岁),被妻子抛弃。相同的命运让两个人走到一起,并且幸福生活了28年。张幼仪真正感受到来自丈夫的宠爱,用甘之如怡来形容她当时的生活再恰当不过了。1967年,张幼仪和苏医生一起,到英国康桥、德国柏林故地重游。她站在当年和徐志摩居住过的小屋外,没办法相信自己曾那么年轻过。1968年初,张幼仪亲赴台湾,找到梁实秋、蒋复璁——梁实秋是赏识徐志摩的文友,蒋复璁是徐志摩的表弟。她说:“希望你们两个出面,给徐志摩编一套全集,资金由我来出……”1969年由蒋复璁和梁实秋主编、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徐志摩全集》,了却了张幼仪的心愿。有人问张幼仪爱徐志摩吗?她只说:“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是最爱他的”。不过,每当提起徐志摩,张幼仪依旧耿耿于怀,即便是到了晚年,也如此。由此可见,徐志摩对她的伤害有多深,也间接可看出在张幼仪心里,徐志摩的分量有多重。

 

1988年1月21日,张幼仪病逝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寓所。掩卷沉思,张幼仪的一生,正应了印度四句极具灵性的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已经结束的,就已经结束了。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失去,不断得到。有人让你哭,就会有人让你笑,让你温柔地善待所有的刁难。有让你痛不欲生的事情,就会有让你重拾希望的事情。而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偿还。你要做的,就是珍惜自己,充实自己,强大自己,心存感恩,生活总会给你最好的答案。文末点个【在看】,但愿大家捧着一颗初心,头顶天,脚踏地,行得端,走得正,站得稳。自问一生无愧事,死后方可对青天。不说悲,不说愁,一生故事独自守,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心理咨询预约:0592—5515516

心理健康官网:http://www.xmxljg.com

3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3-08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8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