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导师是谁?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我的人生导师是谁?
张玲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集中读很多名人传记,看了一本又一本。希望从别人的成长经历中,总结出他们之所以卓有成就的关键因素,好让自己有所学习和模仿。或许你已经能想到,最后这样的学习方法肯定是一无所获的。因为很多名人要么出身世家,要么恰逢特殊的时代,要么有着某种传奇的机缘,而普通人却如此普通平凡,又恰逢太平盛世,他们身上能让人借鉴的东西实在太少了。
到了90年代末期,张玲又迷上各种工具书:记忆的方法、演讲的策略、学习的技巧,包括如何策划一场完美的活动,怎样经营一家小店,如何成功创业,等等。这些工具书对她有帮助吗?是有的。它们让人得到一种“我正在帮助自己”的感觉,给了自己一些精神的力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当时的焦虑和无助。可是在现实的层面,它们并未教会人们任何技巧和能力,也没有帮张玲成为她喜欢的样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像当年的张玲那样,试图找到一个成功人士,听取直接的建议和方案,然后自己去照着做。但最后他们都会感到失望。因为别人创造出来的方法和技巧,大多都是基于自己的人格特点、知识背景、生活经历等因素的,不见得适合所有人。人们当足够了解自己之后才会发现,之所以不能很好地掌握别人的方法和技巧,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并非绝顶聪明之人,但更大的原因是,个人的思考方式、学习习惯、气质类型、知识背景和天赋能力等内在的因素,和写工具书的作者们大不相同,那导致他们教的东西确实很棒,但个人吸收的却非常有限,在生活中的使用和练习机会也没那么多,最后的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炒菜的时候,同样都是“盐少许”,在不同人那里就有着不同的数量;在亲密关系里面,同样都是“多沟通”这句话,在不同人那里也有着不同的意思;在“美是什么”的问题上,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要炒出口味适中的菜,你势必需要很多次尝试,直至找到你自己对“盐少许”的感觉;如果要拥有幸福的亲密关系,你也需要回到自己的内心,通过思考、观察和理解,慢慢找到属于你的沟通风格;同样的,如果要成为内外兼修的女神,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你也需要回到你自身,去创造属于你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最后你终将发现:所有能帮到你的智慧、能力和资源,其实一直都躺在你身体的某个角落,等着你去发现它们,使用它们。就像是你的身体里,住着一个人生导师,并且是你私人专属的人生导师。你的导师有很多好办法、好技巧、好策略,这些好的办法、技巧和策略,比任何一个你读过的工具书作者都厉害,不但能指引你过好自己的生活,还能帮你成为你心目中的读者。而你要做的,只是去看见她,并允许她发挥她的智慧和能力宝藏。
本文来自:心理师肖雪萍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