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加班的意义(下)

119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拼命加班的意义(下)

 

事实上,任何一份工作都必然包含大比例的重复性、同质化工作:比如一个商务每天都要跟一堆人重复说同样的话术,一个客服每天要解答成百个同质化问题,一个小编每天都要用标准模版给一篇稿子排版,一个银行职员每天都是那个流程服务客户,一个滴滴司机每天那样拉客,一个淘宝电商文案每天用同质化的模版写同质化的句子,一个设计师可能做了一年没太有啥区别的课程海报或商品海报…..这个社会分工越细,这个趋势越重,因为这样大家加起来的效率最高,但个人的成长不是如此。

 

你需要有时间刻意练习+复盘反思

 

最初作为职场小白的时候,工作中的重复是可以让你变成熟手的。我给我的写作学员讲过,我成长最快的时候,是我重复讲课的时候,因为学习有个枯燥但有效的方法,就是重复。但是,注意,是有但是的,有个前提:你要有时间刻意练习+复盘反思。我们读高中时,不停的做试卷,这也是重复。但这个重复的过程中,90%的人没有做到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需要你慢慢琢磨着做题的,要玩味那一道道题,这个过程中,还要思考自己思考的过程,但这不大可能,老师们搞的节奏巨快,一套试卷必须快速做完。一套试卷做完,正确的方式,是认真纠错,所谓进步就是错了的不能继续错,这是需要时间的,但现实是,错题还没来得及反思复盘纠正呢,下一套试卷又来了,错的永远错,一年后,不会的还是不会,没有太多成长。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你每天工作量合理,你是有时间在重复的工作中刻意练习和反思复盘的,如果你的工作量是每天工作12个小时,你就是一个牲口,像驴拉磨一样,你好好转圈就行。

 

任何重复单一的学习,对成长的边际贡献都会越来越低

 

我有个做销售的朋友,每天特别忙,做了两年了。我问:你做了两年了,有没有自己一套成熟的销售知识体系了?她回:啥体系?我就每天那套话术给客户讲呗。我说:最近有个讲怎么做销售的课挺火的,老师也有多年的实战经验,你没去听一下、研究一下么?她回:朋友圈里看见过,但我哪有时间学啊。我问:关于营销、品牌的书和文章,你看得多么?她回:我光谈客户做销售都累死了,哪有时间再学别的…所以,就算你刻意练习+反思复盘,成长也不会一直持续大幅度的发生,因为有个词叫边际效应。如果一个人只是从工作过程中学习,那么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必然导致它对成长的边际贡献越来越低。每天一定要让自己有时间成长,其实是让你拓展除工作外的其它成长方式,你学习的方式多元化,对成长的边际贡献就越高,你的成长就越快。

 

像我们做编辑的,写作的,每编辑一篇、写一篇文章,都会有成长,这是必然的,但每天只做这个,就又必然不会持续高成长。还要做一些其它的,读书,听课,见人,历事,丰富自己,比如我们前段时间一起去滑雪,我觉得对我以及其他没滑过雪的同事,都是一次新体验,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东西。我觉得专注非常非常重要,但很多人误解了专注,专注不是一直只做一件事,而是做很多事都是为了那一件事。比如我的主业是写作,专注不是只研究写作,而是我还要研究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写作。一个人在职场里持续上升,必须要有持续的增量成长。一直加班加班加班加班,没有增量成长,上升就会变慢变慢变慢,最后趋于停滞。如果你每天、每周、每个月都忙到没时间成长,那么你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在消耗存量。你的存量是有限的,一定是越消耗越少。一个日复一日消耗存量的员工,必然是一个不能「提供惊喜」的员工,所谓普通人,就是不能提供惊喜的人,有增量才有惊喜,才能持续上升。这个东西,要自己规划,因为老板不怕你停滞,因为一颗螺丝坏了,老板可以换一颗。

 

一份好工作的标准里必须有一条:你有时间成长

 

人人都说要找份好工作,那什么是好工作?标准有很多,但可以简单归纳为三点:有钱、有闲、有成长。

 

有钱

 

工作不主要为了钱,但钱很少,也从一个侧面反应这不是什么能创造大价值的工作。

 

有闲

 

不能工作量大到每天加班到很晚,周末至少能好好休息一天。

 

有成长

 

工作本身价值高、锻炼人;公司属于行业里专业性很强的,可以学到东西;老板、领导愿意培养你,等等。如果一份工作,能同时满足这三点,那一定是很好的工作;如果一份工作,一点都满足不了,那你还留在那耗什么?其中第二条「有闲」非常重要。有个同学跟我吐槽,他说老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工作是最好的修行」,然后鼓励大家多加班,说那些不怎么加班的员工没有上进心之类的。同学说得很精辟,也是我上面提到的:我下班就走了,可能有两种状态——一种状态可能是我下班回家去打游戏了、追剧了、刷抖音了;另一种状态是我可能每天下班后都回家学习去了,读书、听课、提升工作技能等。现实确实如此,并不是每天加班到凌晨才离开办公室的员工才有上进心,你根本不知道一个人下班后去干嘛了,有可能半年后,那个下了班就走的人,表现的比那个天天加班的更好。

 

如果一份工作,钱没有特别多,工作本身也不能给你很大成长,但是你有很多自己的时间,这种工作在很多时候也是好的。

 

因为你可以在自己能力不够强的时候,先领着这份并非高薪但能满足基本生活的工资,在每天快速完成工作后,疯狂的自我成长,直到有一天,你可以跟老板说,我可以做牛逼的事了,或者你有实力找到一份工资更高、价值更大的工作。我有个学员,在山东做公务员,他上班时间跟同事没啥两样,也是按时下班,可同事不知道,他在业余时间写作,读书,做成长社群,搞得很不错,一年还多赚5到10万,赚钱还不是更重要的,而是有一天,他想离开时,他有能力随时离开,还混得更好。

 

如果一份工作收入可观,工作价值也可以,但每天忙得要死,没有时间让你持续有增量成长,你就要小心了,因为你虽然现在月薪1万,但没有成长的话你明年、后年可能还是月薪1万,更没机会升职。一份工作,增长性是最重要的,不要让自己混成一颗钉在一个位置上的零件。

 

我上面提到我们有三个转载编辑,我裁掉一个或者两个,剩下的员工做更多,我可以加工资,一个人干俩人的活拿俩人的工资,但不一定是好事,以延长工作时间换来的工资未必划算,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先追求的是让自己不断做到单位时间更贵。

 

如果一份工作本身价值不够,钱又不多,还每天忙得要死,根本没时间成长,你就很危险了。你很可能会长期在最基层工作很难跳脱,甚至久而久之,你习惯了那状态,丧失了成长的能力。一个人不怕现状不好,怕的是习惯了,心死了,就废掉了。

 

成长这件事,一定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甚至是一辈子的事,任何时候,都不能让自己忙到连成长的时间都没有,你现在再强,如果你的成长是停滞的,你也很快被别人淘汰,因为别人在成长。要有增量思维,持续有增量成长,而不是一直消耗存量。

 

黄峥2016年3月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这段话意思是,一家公司,一个团队的成长发展,要持续迭代。个人发展也是如此。怎么迭代呢?一个洗碗工,每天洗碗12个小时,周末也洗碗,他肯定不能成为厨师,他只能是一个优秀洗碗工,他压根儿就没有学炒菜的时间。一个厨子,每天炒菜12个小时,周末也炒菜,他肯定也不具备开一个饭店的能力。我们追求一份工作「有闲」,不要「拼命加班」,不等同于追求「安逸」,而是追求「可以自主安排的充电时间」,然后「持续迭代」。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2-09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