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接纳自己玻璃心?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如何接纳自己玻璃心?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多向者》“你就是想太多了!”这句话是否经常出现在你的耳边?永不停止的思绪,高低起伏的情绪……是否总在困扰着你?别担心,这并不是因为你有什么缺陷,而是因为你是一个大脑多向思考者。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好像天生就比别人敏感,也比别人想得多,因此很容易被大众贴上“玻璃心”、“不合群”等等这样的标签。然而《多向思考者》这本书却告诉我们,这类人很可能是被社会误解了的“天才”。本书的作者克莉司德·布提可南是法国的“国民心理师”,拥有二十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她在书中用生动的专业咨询案例向人们介绍了“多向思考”这一特殊的思考模式,刷新了大家对高敏感人群的固有认知。该书上市后便畅销于法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韩国等三十多个国家。无数被过度敏感所困扰的读者都通过它找回自信,过上了更加理想的生活。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多向思考者”的神秘面纱。
太敏感并不是你的错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把过度敏感当成是一种性格缺陷。如果一个人常常会因为一件小事出现强烈的情绪波动,那么他就很可能被身边人扣上“不够成熟”的帽子。然而事实上,敏感是一部分人天生就有的特质。在书中,作者把这些人称为大脑多向思考者。那么,什么是大脑多向思考者?他们又为什么会比一般人更加敏感呢?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要了解用左脑思考和用右脑思考的差别。很多人都知道,我们人类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个部分。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日常生活中约70%到85%的人都是以左脑为主导的。用左脑思考的人通常采用的是线性思考的模式。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喜欢按照步骤循序渐进地处理事物。除此之外,还有约15%到30%的人与之相反——他们是一群右脑思考者。这些人善于调动全身的五官,从多方面去接收信息,因此思想就像树枝一样呈现出多维发散状。而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被称为多向思考。在我们的学生时代,几乎每个班上都存在着这样的孩子:他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发散,总是不按照老师的流程进行学习,因此常被看作是不守纪律、无视秩序的“问题学生”。当别人都在用同样的单一模式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的思维却异常活跃,常能想出很多奇妙的解决办法。可由于大多数人很难理解他们的思想,导致他们显得与周围的大环境有些格格不入。其实,这些“问题学生”就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右脑思考者,也就是所谓的大脑多向思考者。
那么,大脑多向思考者为什么会比一般人更加敏感呢?
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在不停转动的磨坊,不断产生着各种各样的杂念。这些杂念干扰着他们的思维,影响着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很难保持在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之中。因此,如果你总觉得自己比别人敏感,千万不要认为这是自己的缺陷。要知道,你只是和大部分人的思考模式有些不同罢了。当你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在用另一种方式处理你所接收到的信息时,你就会对自己多一份理解与宽容。
“想太多”其实是一种优势
由于从小就比别人想得多,大脑多向思考者往往会刻意掩饰自己真正的想法,试图牺牲自己的个性来换取融入集体的安全感。而这么做的结果就是,他们会在社会给他们设定的条条框框中迷失真实的自我。实际上,大脑多向思考者并非如他们自己所想的那样一无是处。相反,他们独特的思考模式使他们天生就在某些方面具备了相当优越的条件。那么,大脑多向思考者与普通人相比,到底有哪些明显的优势呢?
第一,观察力极强。
通常情况下,大脑多向思考者的观察力要比普通人要敏锐得多。很多看似毫不起眼的细节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书中提到了一名叫作方索瓦的咨询者。当他第一次与作者进行会谈时,就注意到作者职业名牌上的字体与其他人不一样,从而推断出作者来到这间办公室执业的时间并不久。除此之外,他还注意到很多一般人难以察觉的细节,比如办公室的第二个门铃坏了,候诊室的杂志都过期了,诊所桌子上没有摆放太多杂物……当他事后向作者描述这些细节的时候,作者对他出色的观察力感到惊讶不已。其实,方索瓦之所以能够捕捉到这些细微的信息,正是因为他的右脑异常发达。
第二,想象力丰富。
前面我们说过,大脑多向思考者通常具备一种发散性的思维。而对于寻找解决方案,这种思维就显得特别有效。比如,当一个人需要从无数套房子中选出自己最心仪的那一套时,发散性思维就能让他迅速汇集各套房子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在各个方面都符合自己条件的那一套。而线性思维的人在处理这种事情时则比较吃力一些。这是因为他们的想法通常是连续性的,所以必须通过一环又一环的测试与排除才能完成如此复杂的筛选。
第三,更有同理心。
由于右脑的主要功能是管理感情与情绪,大脑多向思考者的情感通常要比左脑思考者丰富得多。因此,他们比一般人更善于察觉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情况,也更有同理心。假如你要找一个人来协助、辅导他人的工作,那么大脑多向思考者的表现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他们天生就是善于倾听、抚慰他人的良伴,因而在工作中总是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着想,并尽自己的全力帮助同伴一起完成任务。可见,“想太多”并非是一个人的软肋,而是一个人的财富。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自己源源不断的想法用在合适的地方。如果你恰好就是一个敏锐而感性的大脑多向思考者,那么不妨把你的优势大胆地发挥出来,让身边的人看到你自信的一面。
学会接纳自己,放松享受生活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丑小鸭》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丑小鸭从出生开始就因为自己的特殊遭受了种种不公的待遇,但他长大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只白天鹅。在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像这样的“丑小鸭”,他们就是那些不被社会所认同的大脑多向思考者。诚然,群体对大脑多向思考者的误解和敌视是一种不小的伤害,但比这更可怕的是大脑多向思考者自己对自己的否定与厌恶。研究发现,由于自尊感的严重缺失,大脑多向思考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和酗酒成瘾等心理疾病。而想要让他们走出这样的噩梦,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学会接纳自己。对此,作者建议大脑多向思考者时刻牢记以下两点。
第一,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大脑多向思考者多半都是完美主义者,他们经常会把自己锁定在追求完美的理想状态中,却忽略了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与欣喜。所以作者建议大脑多向思考者适当地降低标准,把目标缩小到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这样,他们才会获得做事的成就感,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自信。
第二,开除内心的破坏者。
每个大脑多向思考者的内心都住着一位破坏者。他总会在某些时刻跳出来,说出一些指责、批评和嘲讽的话语。比如,他会不停地在你耳边重复说:“你是个心地很坏、很自私、不成熟、没有用的人……”又或者说:“你根本不值得有人爱,你现在的一切感觉都是虚幻的。”甚至说:“你就是没有权利获得幸福!”为了避免被这个坏家伙摧毁自信,你必须与他进行抗争,拒绝听从他的指令。正如作者所说,只有你自己才真正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一辈子你都要与自己为伴,直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刻。想象一下,要是连你自己都不肯善待自己,宠爱自己,那么还有谁会疼惜你呢?所以,不妨试着无视那些负面的评价,放松享受你自己的生活,这样你将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喜悦。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这本书中的精华内容。《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中有这样一句话:“你那些所谓的‘缺点’,你身上那些自己都不喜欢的特质,其实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只不过表达的程度有点过于强烈了。”每一种思维模式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如果它给我们带来了困扰,那只是因为我们没能把它掌控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因此,你只需要记住这样一句话:无论你的耳边有多少负面的声音,你都要学会欣赏自己。要相信,再多的质疑和批判都无法改变你本身优秀的事实。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