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优秀孩子(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如何培养优秀孩子(下)
“没事了,没事了,别生气。”
还有位妈妈,为了劝任性的儿子去上学,“扑通”一下面对着儿子直直地跪了下去。而她儿子,翘着二郎腿靠在椅子上悠哉地玩手机,不顾长跪了一小时的生母,还把妈妈下跪的样子拍照发了朋友圈,配文“开心每一天”。甚至高校开学时最普遍的场景,是孩子趾高气扬地在前面空着手走,老爸老妈傻乎乎地走后面扛着行李。
一如魏书生所说:“你最悲惨的不是累着了自己,而是惯出了逆子这颗心。”他从小一点都不知道心疼你,他怎么可能心疼更多的人?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他更不知道心疼了。最后,你的孩子一辈子都不会有幸福感。因为人的幸福感更多的是在心疼别人,关心别人,为别人做事中产生的,被惯着的孩子心里只装着自己,这是人活着最大的悲哀。
4分钟的视频内容,魏教授如是总结:“大家千万别小看做家务劳动这件事情,全中国的学生如果都天天做家务,都知道心疼父母,你试试看,社会风气不一样。老师们,特别是从小知道心疼父母,承担家庭责任的孩子,你想让他学习不努力,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规律,这是问题的根。”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出一座孤岛。别让那些毫无保留的给予,架空了孩子的心。
其实在看了魏教授的视频后,我一直在想:父母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出怎样的孩子?俞敏洪曾说,中国的孩子被给予的过多了,被给予的习惯了,以至于他把“被给予”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当作天经地义的事情,当不再“被给予”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不懂感恩的孩子,喝着父母的血,赚着自私自利的快乐,不懂得为亲情回馈一丝一毫,可以说是全无良知。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过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牺牲掉周遭的一切。一个只顾自己的人,即使混出点出息,你能指望他为家庭带来什么?又能为社会带来什么?家庭里不缺门门功课考第一的优等生,缺的是懂得体谅和关心父母,为他们盛碗饭、捏捏背的孩子;社会上也不缺肩负大任的栋梁,缺的是懂回馈、拥有责任感和健全人格的有德之才。
《容忍与自由》里,胡适有段话说得非常好:“我们糊里糊涂地替社会上添了一个人。这个人将来一生的苦乐祸,这个人将来在社会上的功罪,我们应该负一部分的责任。说得偏激一点,我们生一个儿子,就好比替他种下了祸根,又替社会种下了祸根。他也许养成坏习惯,做一个短命浪子;他也许更堕落下去,做一个军阀派的走狗。所以我们‘教他养他’,只是我们自己减轻罪过的法子,只是我们种下祸根之后自己补过弥缝的法子。”我们的孩子,不是我们的孩子,而是社会的孩子。父母的终极使命,就是从小让孩子独立、自信懂感恩,善良、谦逊有教养。是让孩子触及到了父母给予的温暖之后,自己也成为一个小太阳,去温暖别人。
10年前,重庆“棒棒”冉光辉赤裸上身,一只手扶着肩上扛着的货,一只手牵着儿子冉俊超的照片红遍网络。人们被他“肩上扛着家庭,手中牵着未来”的坚韧所感染。10年后,冉光辉脸上多了不少皱纹,儿子冉俊超从幼童长成了少年。他把父亲的辛苦放在心里,爸爸凭自己的力气、能力,为他扛出了一片天,而他自己想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来安慰爸爸的辛苦。在班里当了班长的冉俊超,每天下课回家,都会给在外辛苦劳作的父母做好一桌饭菜。今年过年,他还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录了一段视频当做新年礼物:“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不需要你去那么拼命,我可以跟你们分担一切,但是你并不一定非要一个人去承担那个压力,我可以跟你一起。爸爸,我非常感谢你用扛货扛来的钱养育了我14年,我现在很想对你说一句,爸爸,我爱你。”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有的互动都是双向的,你给孩子最好的宠爱,就是教他学会做人。知恩感恩,不忘根,不忘本。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