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创伤也会遗传(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你的创伤也会遗传(下)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家族创伤对自己的影响,那么这种创伤会一直延续下去。我有一个好朋友,就有过类似的体验。他工作非常地认真努力,曾经从事的是一些能够赚大钱的职业,但总是没有办法把财富保留下来。经历了多次之后,他也开始感到困惑。比如投资一些生意,最后成了血本无归;或者挣到了一些钱,借给朋友后就没有了下文。他并不是一个挥霍无度的人,他开始觉察自己,结果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在钱被花掉的那一刻,他发现心里分明有个声音在说:“这下好了。”后来,他的分析师问了他一个问题:“你家里是否曾经因为钱的问题而遭受到灾难性的体验?”实际上,朋友的家庭祖上是富有的人家,但到了爷爷辈的时候,却因为富有而差点被枪毙。他父亲也因为家里成分的问题而受到了一些不好的对待,无法正常上学,甚至无法当兵,非常绝望。因为自己的出身被深深地否认,所以他的父亲传递给他的一个价值观,就是好好做人——特指,要“夹着尾巴做人”。如果不是因为财富和地位,爷爷和父亲就不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们的命运也许不一样,所以,财富地位钱被家人视为不好的东西,而朋友也在潜意识认同了这一点。当他即将变得富有时,家族中的创伤体验就会使他本能地感到恐惧,害怕不好的结果会降临,于是他就在潜意识中直接避免了真的变得有钱。创伤性的体验会影响家族的价值观,当然就会影响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如果一些东西给家族带来了不好的体验,羞耻,恐惧,内疚或者威胁了生命,那么它们就会在我们的无意识中变成了特别恐惧的存在,然后影响我们所有的行为,包括我们的人际关系、自我的认知等等。而家族的创伤,包含内容非常广泛:家族丑闻,家族的价值感匮乏(比如从小被送去寄养的孩子、童养媳)过多的早年夭折的家族成员,或者曾经的罪犯等家族成员。当我们意识到创伤性体验的存在时,才有可能把这些家族的创伤在此终止。减弱或终止当然是有可能的,但是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去做。去觉察、分析、思考、改变。一方面,这是自己的责任,作为一个成年人要为自己负责;另一方面,这也是自我成长中必然经历的事情,和过去告别。
觉察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看到家族创伤在我们身上的影响。但走出家族创伤的阻碍其实很困难——因为,有时候,我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多是用忠诚来换取,有了对父母的忠诚,才拥有了被认同的感觉。对于祖辈或者家族的忠诚,往往是制约我们挥别过去的家族创伤,终止家族传承,成为自己的可能。我们会矛盾:一方面想要忠诚于家族的传承,一方面我们又想去脱离这种无意识的传递。因此有痛苦。但是搞清楚了这些东西如何影响自己之后,你还是可以经由思考做出你现在的选择。你可以重新定义。如果你将自己的生命看做独立的而不是从属的话。我们需要重新定义自己。家族的的过去,我可以选择承担,也可以选择脱离。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与过去和解或告别。和自己的长辈聊聊过去的事情。家族荣耀可以认同,因为那些可以成为我们成长的支持性资源。古人的家训,就是家族价值观的传递。而入祠堂宗庙,就意味着被家族认同和接纳。这可以让我们感觉到更有价值,并满足归属需求,当然也就意味着一种有被群体保护的安全感。对有家族传承的创伤保持距离,成为改变者,而不是亲历者,实在不行,可以成为旁观者。例如有一些人可能一直对自己的名字非常抗拒,甚至有想换名字的愿望。名字有时候代表着家族或者家庭对你的期待,当我们无法完成的时候,或者这个期待不是很合理,以至于让自己感觉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想要挣脱。不断满足他人的期待,会让我们一次次地陷入创伤的体验中,也就是你完完全全忽略了自己,延续了他人,而不是你自己。当我们感觉到自己命运痛苦而无力改变的时候,人们总是把期望放在下一代,无能的父母养儿防老,或者因为自己无法完成的愿望让孩子去完成。而内心强大的父母,更愿意自己的孩子享受这个美好的世界,成为他们自己就好。而换掉家族给予的名字,一方面是拒绝家族对自己的期待,另一方面是告别过去的自己的表现。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家族可能会感到背叛或愧疚。但这不是我们的错。
如果我们能够允许自己不那么忠诚,有些可怕的传承也会慢慢被终止或者减弱。过分追求他人(家族)的认同,会让自己忠诚于他人(家族)。忠诚对于我们来说,是寻求归属和认同的一种愿望。但过于忠诚的代价,是没有自我。我们可以尝试着和自己的一些无法释怀的过去做告别,当我们告别了以后,也许我们才有新的发生。我对A小姐说,当你看到一个不被妈妈照顾,悲伤哭泣,又很害怕的孩子的时候,成年的你能做点什么吗?她说,我可以去抱抱她,安慰她,陪着她。那你再次感觉那个人要离开,一个人恐惧的时候,你能做点什么?她说,我可以尝试去照顾自己。过去无法改变,但现在的,一个不被恐惧驱使的我,有很多选择。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