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和选择是否对立?

102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努力和选择是否对立?

 

努力和选择不是对立的,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拥有更多的选择,做更好的选择。

 

「选对」谁都可以,选对了还要坚持下去才是关键

 

选择意味着把握机会,你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加入正确的行业和团队。洛克菲勒、JP 摩根等人类历史上最有钱的人都生于 18 世纪初期。这并非偶然。因为他们正好赶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通过石油、钢铁、铁路,赚的盆满钵满。再看硅谷最有名的大佬,比尔盖茨,1955 年出生。保罗艾伦,1953 年的。史蒂夫乔布斯,1955 年出生。他们的成长经历,恰好与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过程重合。赶在了技术成熟节点上摘到了果子。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浪潮也是一波接一波的,门户网站、移动互联、O2O、共享经济、人工智能,区块链,年年换新词。机会的快速变化让很多人感到焦虑,好像错过了一个风口,自己的人生就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认真的看看科技新闻,就会发现,每次热点到来时,上车的人都不少,但真正能够把握住机会的,如凤毛麟角。自身缺乏能力的人,就算赶上了风口,也不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个。在起步的过程中,你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挑战,对于碰巧选对的那些人来说,每一次挫折都会让他们怀疑自己的选择,并最终导向放弃。那些肯努力、学习能力强、开放性高的人,即使错过风口也总有翻身的机会,而且丰富的试错经验使他们面对困难时更加坚韧。因此,与机遇擦肩,不能给你盖棺定论。你需要训练自己及时止损、调换方向、逆风翻盘的能力。敢于跳坑、善于爬坑、挖掘新坑。这些都是通过努力获得的。

 

努力的反义词是「短视」

 

心理学上将努力定义为延迟满足能力,通过延迟享受或者持续承受痛苦,来追求更大的目标、更好的结果的过程。可能很多人意识不到,其实努力的反义词并不是懒,而是大脑的短视。现代人生活中的诱惑太多了。想读书、想滑雪、想减肥、想玩游戏、想看一看朋友圈的点赞,每一件事都能激活我们的奖赏系统。奖赏系统会使我们对一个具体的、摆在你眼前、快速反馈的事,有强烈的冲动。而对一个不明确的、回报周期长的事,没什么动力。三个月后考试成绩所能带来的刺激感,远不如此刻躺在宿舍床上玩一局 20 分钟就可见胜负的吃鸡游戏。那些看似不努力的人,并非懒到什么都不做。他们往往会把时间花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上,比如发会儿呆,刷刷朋友圈和微博,或者盯着抖音过一天。奖赏系统的短视需要我们的理性来掌舵。前额叶会通过理性的思考作出决策,重新为我们每一个行为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也就是形成计划并监控。努力的人,在别人沉浸于游戏时,可以为三个月以后的考试未雨绸缪,列出复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努力本质上是一种让人看长远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能够确保我们做出对未来更好的选择。

 

如何运用努力的能力,做出更好的选择?

 

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里,为自己未来的选择做出充分的计划和准备,这听起来是不可能的。但换一个思路,我们根本不必具体的计划到,某年某月某时,发生什么事,我该如何选择。而应该把我们的努力聚焦在,如何做出更好的人生选择。这就是目前国际上非常前沿的生涯发展思想,简单来说,就是十个字「提高适应力,规划可能性」。如何规划可能性呢?核心就是两步:

 

1、努力让自己处在一个能够爆发更多可能性的环境中。

 

我不知道什么事情能成功,但是我知道什么样的环境能够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和厉害的人在一起,做没有人做过的事。为什么这件事需要努力呢?因为处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里,你随时会暴露自己的能力缺陷,这是每一个人都本能回避的事,但为了未来成功的可能,你能够持续承受这种压力,这就是努力。

 

2、始终选择那个能产生更多可能性的方案。

 

每个人评价「好选择」的标准都不一样,如果你没有确切的把握,你应该选择那个能产生更多可能性的方案。选错了不可怕,失去选择的机会才是最可怕的。这意味着你需要始终忍受不确定性,并在未来要承担更多选择的责任。这也是一种努力。克服对努力的耻感,你能做得更好一提到努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笨」。很多人会天然的认为,努力是我们在智力水平上低人一等的表现,而「选对」则是智力高人一等的表现。即使成功的人也是如此,上高中大学的时候,班里的学霸总是要当着人的面,显得自己对考试成绩毫不在意,然后在暗处偷偷使劲彻夜苦读。在描述自己的成功经历时,人们更愿意讲述自己如何在关键的节点做出了一次无比睿智的正确选择,而不会告诉你他曾经为此付出了多少不堪的努力。中国人很喜欢说「枪打出头鸟」。在一个环境中,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人反而很受欢迎。而如果你表现的非常勤奋努力,就会受到所有人的排斥,人们甚至指责你在故意表现。但是没关系。其他人把人生当作是一场表演,而只有你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在不断提升、充实自己。意识到这一点,你就已经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7-26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0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