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感的发展信号

180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浅谈安全感的发展信号

 

安全感发展信号一:1 岁以后的孩子吃手

 

一般来说,1 岁前,宝宝吃手多是单纯的吸吮动作锻炼和认知发展方面的需求;1岁以后,则更多是出于一种心理安慰了。因此,若1 岁以后,孩子仍然频繁吃手,就需要考虑孩子的安全感建构是否遇到了些问题。此阶段的宝宝在情感上比较脆弱,他害怕离开父母和身边熟悉的人,对亲人特别依恋,所以常常会在疲劳、紧张、情绪低落、脱离最亲近的人时吸吮手指,利用吸吮手指来使自己得到安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建议父母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另外,父母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改善孩子吃手的行为,比如当孩子吃手或想要吃手的时候,父母可以找一些他喜欢的活动或话题,以分散其注意力,比如和宝宝玩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把小手占用起来。切忌用粗鲁或简单的方式制止孩子吃手,这会造成孩子在口欲期过后仍然吃手、吃指甲、啃脚丫,长大后还会出现贪吃、抽烟、喝酒、饶舌、唠叨等现象。

 

安全感发展信号二:孩子爱哭闹、黏人;或者看起来没事却总喊身体不舒服

 

常会有父母困惑地问我:“罗老师,近来孩子总是闹情绪,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以前也不这样啊。”或者是:“罗老师,我孩子一上幼儿园就生病,带去医院就又好了,或者一回家整个人就活了。是不是孩子故意在撒谎?”其实,不是孩子任性,或者故意欺骗,而是他们真的遇到了问题。孩子的情绪问题,以及由情绪而起的躯体化反应,都源自安全感缺乏。孩子不仅会在某些阶段情绪显得更脆弱,还会愈发黏大人,爱哭,甚至生病。这时大人越是打骂、或者讲道理,孩子越是容易情绪失控,缠人的行为也会越重。因为孩子要的不是批评、道理,而是你的关注和爱。所以,面对孩子们的这些表现,父母最该做的,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哭的时候,妈妈可以抱抱孩子,跟孩子说“妈妈知道你感到委屈”诸如此类理解孩子的话语,也可以给孩子一些时间发泄情绪。此时,大人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恰恰能给 孩子带来安全感。待孩子情绪平复,再逐步询问、引导,即使孩子遇到了些困难或问题,也都能很快迎刃而解了。还有一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也许情绪和言语上没有多少表达,却总爱生病。这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心因性疾病,简单说,就是孩子情绪上生病了,表现在身体上。“病”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表达方式,是孩子们想要引起父母关注的另一种方法。

 

安全感发展信号三:孩子无理取闹,瞬间就可以变脸、失控

 

一位妈妈曾很苦恼地问我:“罗老师,我儿子3岁3个月了,总是动不动就哭、爱发脾气、扔东西。比如,吃饭的时候突然发起火来,不过是因为菜的形状和大小跟上次不一样,或者是给他读绘本的方式、语气、音量和以往不同他就发脾气,情绪波动很大。不知是我破坏了他的秩序感,还是他在试探我的底线,天天这样折腾很苦恼,面对他发脾气、打人、扔东西,我们应该怎么办?谢谢!”这并非孩子成心和家长做对,而是孩子构建安全感的表现。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比如一直都是妈妈坐在孩子左边吃饭,某一天爸爸跟妈妈换了座位,孩子就大哭着,要求爸爸妈妈换回来;再比如有的孩子每天喝水必须用同一个杯子,洗手时必须用同一种颜色的香皂。我还曾收到有妈妈抱怨,孩子要求妈妈必须穿同一件睡衣睡觉,换了其他的孩子就会哭闹。这种对秩序的执拗,其实是孩子们在建构安全感时的必经阶段。对孩子而言,只有事物都保持在他们所熟悉的地方,稳妥地安放在他们已经确认过的位置,一切才是完整的、好的、让他们心里踏实的。所以,尊重是父母最该做的。一方面我们需要放慢速度,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另一方面,当孩子因为某种秩序被打乱而失控的时候,就陪伴孩子,允许孩子把恼怒哭出去,把情绪哭出去,然后孩子自己就会接纳发生的事实。孩子从出生几个月一直到6岁,秩序的敏感期是螺旋状的。整个过程中,最好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有秩序的成长环境、固定的抚养人、设定有规律的日程安排包括吃饭、散步、听音乐、讲故事、如厕、睡觉等等。总之,每一件事情都一定要符合秩序的需求,而这样有秩序的环境,渐渐地就会使孩子产生安全感。

 

安全感发展信号四:孩子恋物,总离不开某件物品

 

要理解孩子恋物,需要先解释下“过渡性客体”。何谓“过渡性客体”呢?对孩子而言,它是第一个“非我”所有物,最早出现在孩童的玩耍中,它不是母亲所给予的,而是孩子自己发现或创造的。它甚至比母亲重要,是孩子“几乎无法切割的一部分”常被用来代表过渡性客体的物品包括:一条毯子、一件旧衣服、柔软的玩偶,还可能是不断重复的动作,或是呀呀儿语等(有些孩子甚至会创造旁人无法理解,但对其有特殊意义的话语)对婴儿而言,过渡性客体有令他感到舒适安慰的作用,能对抗焦虑、寂寞,且能帮助他安然入睡。这就是有些妈妈感到很困惑的事情,比如为什么孩子睡觉要揪着妈妈的耳朵,抱紧妈妈的胳膊;或者抱着小时候的一条被子;或者是握着一件很早时候的玩具……当宝宝有上述表现时,父母就需要注意,对于孩子的关注是否少了些,或者陪伴质量不佳。因此有必要提高对孩子的有效陪伴,多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多抚摸亲吻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来源。而对孩子恋物的习惯,要接受,并且要通过陪孩子玩游戏、做其他更有意思的活动等,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帮他们逐步减轻对其他物品的依赖。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7-21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5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