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的方式方法(下)

16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延迟满足的方式方法(下)

 

厘清了对延迟满足能力内涵的一些误区之后,不得不说这项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孩子与父母相处的各种细节。以下有一些研究人员给出的建议,对家长或有帮助。

 

1、信任

 

信任,是培养的关键词。罗切斯特大学的塞莱斯特·基德等人,在2013年就对信任这一关键点进行了研究。他们给参与实验的孩子分成了两组——可靠承诺组与不可靠承诺组。他们用蜡笔对这两组进行了“棉花糖实验”,不可靠承诺组在最后并未兑现承诺,而是对孩子道歉,并劝他们使用最初的那套蜡笔;相反,可靠承诺组会获得预设的礼物。随后,两组人员再次进行真正的棉花糖测试。结果令人惊讶:那些第一次受骗的孩子,平均只等了3分钟就开始吃棉花糖,而经历过可靠反馈的孩子,平均等待时间达到12分钟之长。在不可靠的小组中,14名儿童里只有1位等待了15分钟,而在可靠的情况下,这个数量增长到了9位。组织者之一的阿斯林表示:“这个结果难以置信,最初我们设想承诺可靠与否只会产生1分钟左右的差异。”显然,孩子们对未来的回报十分敏感,越是不可信的环境,他们越在意当下利益。这就要求家长有诺必达,避免被孩子打上“不可靠”标签,导致延迟满足力的培养本末倒置。

 

2、主动与被动

 

米勒和蕾切尔曾就延迟满足的“主动与被动性”进行了研究:当孩子觉得“自己掌控延迟过程”时(他能随时停止延迟),那么其延迟的意愿会更强;相反,如果发现“他人掌控延迟”(自己处于被动状况下),那么延迟意愿就会大幅减弱。所以,家长们可以尽量减少主观的命令,少用“我觉得”,多用“你选择”。

 

3、物品特性

 

贝格雷和莎茨基于2011年,研究了物品特性对孩子延迟满足力的影响:越是珍贵、越不常见的物品,那么孩子的延迟满足时间就越短,即他们很难克制想要获得的欲望。这或许能从侧面证明,为何从表面上看,家境较好的孩子延迟满足能力更强。当然,这并非指延迟满足能力是被客观经济水平所决定,而是指孩子是如何体验家庭与财富之间的关系的。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体验到家长对物质的态度是苛刻与匮乏的,而另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体验到家长对物质的态度是满足与自在的,这两个孩子会发展出的延迟满足能力很可能会是不同的。对于家境普通的家庭而言,处理好这样的关系可以依据这三点进行:

 

一、是帮助孩子区分欲望与需求;

 

二、是接纳孩子围绕“不可得”的感受,比如买不了头等舱,不代表不能向往和谈论头等舱与经济舱的区别,表达愿意努力挣钱买头等舱的意愿;第三是,帮助孩子看到物质以外还存在许多无价但珍贵的东西,比如健康,自由,亲情等等。

 

4、合理等待

 

棉花糖实验的发起人沃尔特,强调了合理等待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方向:合理的等候时间与截止点。首先,告知孩子一个明确合理的等候时间,有利于其明确目标,权衡利弊。当孩子确认这一选择有价值,等待有结果之后,他们坚持下去的意愿会更加强烈。其次,截止点也要合理。小任务的等待可以设置在5-15分钟,大任务可以割裂成小任务进行。盲目布置大任务,会让孩子由于目标过远,丧失等待的动力。当然,完成大任务后的奖励,也可以是适当增加,以资鼓励。

 

“延迟满足”的反思

 

不过,在社会广泛追求培育孩子延迟满足力的同时,我们或许也需要停下脚步,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延迟满足这件事。

 

1、压抑孩子的需求是否必要?

 

沃尔特与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珍妮特,用“冷与热”的交替,来归纳心理控制的变化。“热系统”,是指内在的冲动与需求,“冷系统”,是指人的理性情感。他们认为,这两种系统都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即对立又统一,帮助我们反思自身行为及其后果。如果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而经常性打压孩子的需求,或许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愿望是不被重视的,是不值得的。对于真正成熟的人格而言,需要一定的灵活度,既满足自己,又能符合社会要求。缺少了冲动与即时的渴望,独留理性的孩子,真的会是家长想要的吗?

 

2、当代少年真的经不住诱惑?

 

随着电子设备与游戏的普及,相信不少家长渴望培养孩子延迟满足力的初衷,都是让其更具定力,脱离诱惑。但当代孩子的意志力是否真的若不经风?美国心理协会一项对棉花糖实验的复制实验,或许能让家长放下焦躁的心。参与研究的明尼苏达大学博士斯蒂芬妮(Stephanie M.Carlson)说:“虽然生活在一个即时满足的时代,所有东西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互联网获得,但如今的孩子比起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的孩子,其延迟满足时间更长、能力更强。”实验结果显示,新千年的孩子,其平均延迟时间较60年代同龄的孩子多出2分钟(达到了10分钟),比80年代同龄的孩子多出1分钟。斯蒂芬妮认为,这可能与家长们对早期教育重视度的增加,以及新科技革命产生的数字技术能培养孩子抽象思维有关。可以明确的是,在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孩子也在不断进步。因此,如果对“延迟满足”教育存在巨大的焦虑,使得孩子的内心需求从未占据主导地位,家长们恐怕会觉得难以忍受孩子缓慢的发展。年幼的孩子在他们看来,像是一台漏洞百出的机器,不修修补补就无法运行。与其焦虑于孩子的各项能力达不到预设,不如将视线转向自己。当家长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内驱力等也都更充实饱满的时候,孩子也将会更加受益,并学到更多。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7-09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9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