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找借口

1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不再找借口

 

作者:邓丽娟

 

我们大多数人都信奉因果关系理论,民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说明了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有因才有果。然而,阿德勒的目的论颠覆了这种思想。他认为人们是想达到某种目的,而把原因作为手段。他还举了个例子,比如:母亲对哭闹的孩子吼叫,当她接到一个重要的电话,声音变得恭敬礼貌,一挂掉电话,她又恢复刚才的愤怒状态。事实上,不是孩子的哭闹激起了母亲的愤怒,而是母亲根本不想好好对孩子说话,把孩子的哭闹作为自己愤怒的借口。看到这个例子,我立马想起我儿子的哭闹,以往我会从他伤心了这个角度看来,他一哭,我就慌了。但是后来的经历以及阿德勒的目的论让我相信,他的确是把哭闹作为一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他想喝酸奶,我拒绝了他,他便哭闹起来。当我说,好好说,妈妈听不清时,他便能瞬间收声,做到情绪平静,语言清晰。哭闹和平静之间切换如此自如,他的哭闹不是手段是什么?知道了这些以后,我就能冷静地对待他的哭闹。

 

阿德勒举了另一种更隐晦也更普遍的例子:一名男子从小父母不和,因此他选择不结婚。在现实生活中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例子,有一名青年中医,他高大英俊,事业有成,但是是一名不婚主义者。他在他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因为他的父母从小就告诉他,他用的都是父母的钱,将来要把钱还给父母。他于是从大学开始便不再从家里要钱,事事都要与父母分开,还决定这辈子一定不结婚,也坚决不要小孩,因为他的父母给他留下了阴影,他认为自己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也不想伤害孩子……可是,阿德勒说,父母的原因和不结婚没有直接关系,是男子想要逃避爱的课题制造的借口。美国有一个实验可以说明这一点,有科学家跟踪记录了几十个自幼家庭不幸的孩子的生活,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过上了幸福成功的生活。可见,原生家庭不是一个人生活不幸的原因,而是个人为自己的不努力找的借口罢了。

 

我也常常会想,假如我没有焦虑症,我就能阳光积极,热爱生活,不沉迷于头脑中的思想,好好爱我自己爱我的孩子……现在看来,这只不过是我自己的美好幻想,也是我为了逃避亲子关系制造的借口。很多次,我想我太痛苦了,我带不了孩子,得要找奶奶过来帮忙带孩子,事实上我一次又一次地坚持了下来。我也认识到,就算我找奶奶来,我一样是孩子的妈妈,我一样要给孩子爱,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这是逃不掉的。阿德勒的目的论,使我醒悟我为逃避生活找了很多替罪羊,青年时期以自己不自信逃避失败,错过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现在以父母不和,身患神经质症,想让周遭的人照顾我,给我便利。我更以现在的不幸作为报复母亲的理由,觉得都是她害我如今这样。我有手有脚,头脑清醒,有什么事是我不能干的?之前我也总是说害怕头脑中的批判,不敢对自己有期待,不敢做事情,害怕失败了自己骂自己,现在想来,骂就骂吧,我不能因为害怕被骂就什么事情都不做了,自我批判不该成为我裹足不前的理由。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为自己负责,我的每个反应都是出自我的决定,没有人能代替我做选择。我的所思所说所做所带来的后果,我都要去承担去面对,不可以逃避。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6-27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3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