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神童的神秘特征(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浅谈神童的神秘特征(下)
2、正义与共情
资优儿童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和卓越的共情能力。
案例1:
老师批评于连和阿莱克斯。7岁的玛丽对老师说:“跟于连交头接耳的不是阿莱克斯!”老师奉劝她不要掺和与己无关的事,但 玛丽依然坚持:“我确定你真的搞错了,因为他们的声音听起来差不多。”结果,老师把玛丽的父母请了过来,毫不留情地批评玛丽不尊重老师。
案例2:
富朗索瓦的爸爸回到家,拥抱了所有人。晚餐像往常一样,大家插科打诨,聊着趣事。然而,富朗索瓦却高兴不起来,他知道爸爸今天过得并不如意,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即便爸爸没有明说,富朗索瓦也知道,并为爸爸感到担忧。他是家里唯一一个体会到这些隐蔽情绪的人,而妈妈和兄弟姐妹一点儿也没有察觉。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资优儿童的正义感和共情能力超出了同龄人,甚至成年人。这既是一种禀赋,也是一种负担——玛丽坚持正义,却换来了老师的批评;富朗索瓦为爸爸担忧,却被家人当做莫名其妙。也正是这些难得的天赋,让孩子在众多寻常人面前,变得格格不入。
3、答非所问
有时,跟资优儿童说话很费劲。一句在平常人看来再清楚不过的话,在资优儿童那里却出现了歧义。在一次智力测验中,面对“铁为什么会生锈?”这个问题,一个13岁的资优儿童回答道:“我不知道。”这怎么可能呢?铁会生锈,不就是因为氧化吗?于是,测验者问道:“你不知道什么?”他回答道:“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氧化的化学过程。”在一般人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清楚,就是“氧化”。可在资优儿童看来,“氧化”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所以不是答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资优儿童理解语言的一些特点:首先,虽然用着同样的字句,对资优儿童而言,每个字词代表的含义却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可能无法理解别人的要求,答非所问;其次,资优儿童特别执着于字词的字面含义,对他人不精确的说法可能很计较。也正是对含义精确性的超高要求,使得资优儿童养成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比如他问你“人是怎么来的?”你如果回答:“人是猩猩变来的。”那么他可能继续问你:“猩猩又是什么变来的?”直到问到宇宙的起源,问到你答不出来。而在通常情况下,上面这几种情况,一般会不为家长和老师所理解。资优儿童可能被公认为班里最聪明的学生。但如果答非所问,或者有“十万个为什么”,大人可能不相信他们是真的没理解,而认为这是没礼貌,是在挑战权威等。实际上,他们之所以这样,真的是因为思维方式不一样。资优儿童的其他特点资优儿童还有很多特点。比如,他们拥有异乎寻常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一种近乎直觉的数感。平常孩子需要模仿老师的解题步骤,按部就班地解一道题,资优儿童却可能直接写出了结果。你问他们是怎么算出来的,他们也不知道。因为答案如此显而易见,没有过程。而这时,老师往往认为不写过程是骄傲、偷懒、态度不端正。比如,资优儿童的思维可能比较发散、跳跃。在资优儿童的头脑中,有个无比复杂的网络,节点和节点间有着复杂的链接。换句话说,资优儿童更接近网状思维,而普通人更接近线性思维。网状思维听起来似乎更厉害些,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实则不然。考试中标准的解题步骤往往是线性的——第一步如何,第二步如何等;考场作文的格式是线性的——先写开头,再分点陈述,最后总结;即便工作以后,如流水线一般的工作流程,也都是线性的;而过度活跃的联想网络使得资优儿童无法有条理地、结构清晰地完成一项任务。他们的考卷、作业、笔记,也常常比一般学生的草稿纸还要像草稿。这不是态度的问题,也不是学习能力低下,而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资优儿童的特点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尽述了,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可以读读《资优儿童》这本书。
写在最后
资优儿童在人群中的比例只有约2%,大多数孩子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天赋,却都是普通孩子。不过,资优儿童与普通儿童并没有非此即彼的界限。实际上,前文列出的敏感、焦虑、发散性思维、文字理解的困难等,不仅是资优儿童的问题,也是许多普通孩子的问题。只不过,在资优儿童的身上,这些问题被推向了极端。所以,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教大家如何鉴别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资优儿童——一来,鉴别需要权威的心理测评;二来,即便孩子是资优儿童,并不意味着他成功的概率更大;再者说,资优儿童的比例很小,是一种遗传上的偶然,不是人能左右的。那么,普通孩子的父母了解资优儿童,有什么用呢?因为这使得我们明白,人和人是不同的,即便是妈妈和孩子,即便是亲兄弟。而孩子在我们眼中之所以有问题,或许只是因为:我们是这样的人,而他是那样的人。了解了这一点,相信我们也能换一种角度去看待孩子的与众不同。那些你以为的缺点,换个角度,或许就是天赋所在。因此,接纳孩子不同的性格和特点,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你的孩子在思维方面有与众不同之处么?面对孩子的“不知所云”,你又是怎么处理的呢?欢迎留言分享!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