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听话不一定是好事

283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 孩子太听话不一定是好事

 

编者按:中国的文化传统里面鼓励服从观念。在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浸润下,现如今早已经没有人提起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其实可能已经深埋在我们的意识里面。反应在家庭教育上就是家长普遍喜欢”听话“的孩子,把”听话“这个行为本身当作优点来鼓励和推崇。

 

“吃个苹果吧?” ,“不要!”,“外面冷,加件衣服”,“不要!” “…………”“不要!” 这个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大多数孩子从接近两岁到三岁左右会迎来所谓人生中第一个“逆反期”而且因人而异持续时间可能会很长。(其实我并不喜欢“逆反期”这个词,因为它让我想到“叛逆”“反了”等等在传统等级观念下天生带有贬义的词汇。这个词的存在本身就默认为孩子就需要听父母的话,听话才是正常的,否则就是逆反,不正常。)这个时期常常让父母头疼——这种说不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强大到在成年人看起来完全满足蛮不讲理的标准,以至于对父母亲天生的或多或少的控制欲是一种强烈的挑衅。但是,在漫长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困难和冲突往往就代表着机遇。老父亲一直认为作为父母应该珍惜和把握好孩子每一个心理发育过程中会给大人制造一些麻烦的时期,因为这是孩子进步最快的阶段——包括生理和心理。

 

出现所谓“逆反期”的原因

 

先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出现这样一种叛逆的时期——尤其是在经历了婴幼儿和一岁多点很多孩子都有的那个蜜月期(对大人几乎是完全的服从,大人这个阶段会觉得孩子特别乖)以后。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在这一个阶段孩子正在经历一生中最快速的大脑发育时期,大约每秒钟会建立约700个新的神经系统连接,说“不”正是这种快速神经发育的一个表现。孩子们在这个时期大脑快速发育的帮助下,逐渐开始建立了自我意识,慢慢明白了他们不是成年人的一部分,而是独立的个体。这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分离,而这种分离对他们成为独立的个体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说“不”也是他们对成年人的一种试探。他们会很好奇,爸爸妈妈会让步吗?他们会从爸爸妈妈对于他们说“不”的反应中初步学习和理解复杂的人类社交场景。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说“不”并且达到目的来在人生中第一次建立自我边界,从而帮助他们将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甚至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比如说不算罕见的对未成年人的性侵犯)。比如说,孩子需要明白,如果他们真心不愿意被别人(孩子或者成年人)拥抱或者有任何的亲密行为,他们完全可以拒绝并且他们的意愿应该得到完全的尊重。

 

看到这里,有没有很惊讶呢?看上去孩子有点任性地说“不“,不但不是什么不好的逆反期,反而是他们树立独立强大人格的大好机会呢。这个阶段如果受到父母亲的打压,不但可能会经常以哭闹收场,而且还可能会影响第一个分离期的顺利完成从而导致青春期以致成年后的性格极端化(过份唯唯诺诺或者过份叛逆)。说到那有些父母可能会想,就算这样,那也不能什么都由着孩子吧?老父亲认为,当然不能什么都由着孩子,应该怎么处理孩子这个阶段的行为,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永远不要在孩子说“不“的时候去针锋相对地讲道理,因为你肯定会输,最后肯定是孩子大哭、大闹情绪崩溃收场。

 

2.在没有原则性的不良后果的前提下(我认为99%都没什么原则性的不良后果,比如说就算外面零下十度,孩子不愿意穿衣服,那就不穿好了,体会到了冷,自然会穿,就冻那么一下别说还不一定有什么后果了,即使真的冻感冒了也不是啥原则问题,下次孩子自然就明白了冷还是要穿衣服的。)。老话说的好,给人方便,自己方便(用在这里不见得十分准确,但是大概是这么个意思)。父母应该在孩子最需要支持很肯定的童年早期尽量支持孩子的“不“,等人家长大了以后还真的不见得啥事都需要你们同意了呢!这种童年早期的支持和认可,不仅会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人生中第一个分离,还会极大地加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感,为将来可能面对的别的成长过程中的困难打下一个健康的,非常坚强和互相信任的亲子关系。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1-21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5 + 5